Skip to content

盛世破產的漢朝中產階級

  • 歷史

來源: 游歷史

作者: 周淮安

huangidgn

01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凡日月所照,山河所至,皆為漢土!

在中國歷史上,漢朝是一個讓無數人嚮往的時代,很多網路知識青年說起漢朝就熱血沸騰。

的確,漢朝處在民族的歷史上升期,血液里沸騰著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漢家衣冠的寬袍廣袖並未束縛住民族血液中的野性與血性,人們開疆拓土,縱橫四海,氣吞萬里如虎;人們極富冒險精神,無畏萬里黃沙,不懼千里鹽澤,僅憑一匹瘦馬、一峰駱駝,便有走遍世界的雄心壯志。

「漢武盛世」無疑是大漢王朝這幕歷史劇的高潮:國家空前強盛,思想空前統一,疆域空前遼闊,鑿空西域,北擊匈奴,國威遠播蔥嶺,控扼絲綢之路……漢朝與同時代的羅馬並立為東西方影響深遠的帝國。

「寧為太平犬,莫作離亂人。」中國人最怕生逢亂世,最盼的就是太平盛世。

「盛世夢」不僅是皇帝夢,更是百姓夢,老百姓連唱歌都希望「今天明天都是好日子,趕上了盛世咱享太平」。

因此,「漢武盛世」的子民應當是空前自豪、空前幸福的。

02

漢朝第五位皇帝劉徹,小名「劉彘」。「彘」者,豬也。豬者,福相也,比那些叫「狗剩」「狗蛋」的不知高到哪裡去了。

劉徹的確有福,之前「文景之治」給他留下了豐厚的遺產——一個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的帝國。這和後世的乾隆有點像,康熙、雍正父子兩代為後任打下基礎,孫子乾隆坐享太平盛世。

漢初的七十年內,面對秦末戰亂帶來的社會凋敝,劉邦的繼任者們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訓,堅持「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奉行「清靜無為」的黃老治術,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治國的大智慧,使用權力容易,難就難在知道什麼時候不去用它。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對內不折騰,最大限度減輕老百姓負擔,給民間以發展空間;對外韜光養晦,維持周邊和平,創造一個穩定發展環境。

「都鄙廩庾皆滿,而府庫余貨財。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

這是《史記·平準書》對漢武帝初年社會富庶程度的一段描述,在《漢書·食貨志》中也有幾乎一模一樣的記錄。

從漢初「人相食,死者過半」,連天子也找不到四匹純一色的馬拉車,到漢武帝初年國庫中錢多得連串錢的繩子都朽爛了,國家糧庫糧食多到腐爛,田野間馬匹成群結隊,騎母馬都不好意思去參加聚會,大漢王朝開啟了過去未曾有的太平盛世篇章。

作為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又接盤了一個繁榮富強的帝國,漢武帝絕不會滿足於當一個守成之君,他要讓大漢的聲威無遠弗屆,讓全世界都聽到我們的聲音。

治大國若烹小鮮?切,大國就要有大的樣子,天朝就要有天的高度!「小鮮」上不得檯面,我們要猛火烹「海鮮」。

戰爭,就是最猛的烈火。四面出擊,連年征戰,哪裡不服打哪裡,成了貫穿漢武帝一生的主旋律。

漢武帝在位54年,史載有用兵的年份超過30年,可以說是「戰鬥的一生」。自公元前133年策劃馬邑之謀,漢武帝便持續對匈作戰。此外,漢軍在東南西北四方出擊:東平朝鮮、南討兩越、擊敗西羌、開拓西南……國庫為之一空,就連庫藏舊存之錢和常年的賦稅收入都已全部竭盡。

03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領軍出擊匈奴,取得重大勝利,匈奴十餘年再無南下之力。

勝利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損失10萬匹軍馬,還不包括後勤供給保障的巨大費用,漢武帝決定賞賜有功將士五十萬金。《漢書·食貨志》記載:「是時財匱,戰士頗不得祿矣。」也就是說,沒錢了,連軍餉都發不出來了。

連續十五年的戰爭之後,曾經富庶的國家沒錢了,匈奴也再無還手之力了。按道理,軍事上的絕對勝利可以帶來和平了,但38歲的漢武帝的選擇是,繼續打。直到漢武帝去世前三年,還派十幾萬大軍征討匈奴,結果李廣利軍7萬人全軍覆沒。

沒錢還要繼續打,怎麼辦?

首先,國家壟斷最重要的產業,實行專營,管制市場,禁止民間染指。在古代,鹽、鐵無疑是最重要的產業。尤其是鹽,是比今天石油還更重要的戰略物資,鹽泉、鹽井、鹽田等鹽資源不僅代表著財富,還是中原王朝羈縻少數民族的重要手段,在一些部落,一包鹽的價值等同黃金。

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漢武帝下令將全國各地的煮鹽、冶鐵全部收歸政府管理,收入用以補充賦稅。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又在全國推行均輸、平準法。所謂均輸,即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統購統銷;平準,則相當於物價管制。均輸和平準法的實行,在漢王朝建立起了一個由中央統一管理的國營商業網路。

其次,瞄準有產者,用各種方式將私人財富轉移,或者說搶奪到國家手中。在一個以農業人口為主的國家裡,工商業主、高利貸者、囤積商、手工業者等就算社會的中產階層了,也是漢武帝看中的「肥羊」。

漢武帝出台了《算緡令》,對這些有產者徵收財產稅。規定不論是否屬於登記在冊的商人,都要據實向政府呈報自己的財產,並據此徵稅。皇帝一句話就要「剪羊毛」,有產者當然激烈反對。《史記·平準書》說,算緡令公布之後,「富豪皆爭匿財」,與朝廷玩「躲貓貓」。

這一下正中漢武帝下懷,出台《告緡令》鼓勵群眾檢舉揭發藏匿財產的人。商家被發現隱匿財產貨物不報者,或所報不實者,就要被發配邊疆,戍邊一年,而且所有財產全部沒收充公。對於那些檢舉揭發的群眾,收上來的財產分給他一半。

從《算緡令》到《告緡令》,漢武帝從容地實現了從稅收到沒收的質變,民間財富眨眼便滾滾流入皇帝手中。根據《漢書》的記載:「(全國)中家以上大氐皆遇告」,全國中產之家悉數破產,而皇帝呢,「得民財物以億計,奴婢以千萬數……」由於沒收的財產太多,政府不得不設置專門的機構,管理經營沒收的財物。

這是歷史上空前的一次對有產者的剝奪,漢朝的中產階級基本破產,同時給商業造成毀滅性打擊,讓整個社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商者少,物貴」(《史記·平準書》),徹底打破了自漢初以來,建立在相對寬鬆自由基礎上的經濟繁榮局面。

04

也許有人要說,《算緡令》《告緡令》打擊的都是有產者和富豪,漢朝普通百姓說不定還幸災樂禍,拍手稱快呢。

「等了十年,我原以為國家早把我忘了。」

「怎麼會呢?就算是一條內褲,一張衛生紙都有它的用處。」

這是港片《國產凌凌漆》中周星馳和司令的對白,用在這裡講道理也挺合適的。

鹽鐵專營、平準均輸等國家壟斷一切的政策,對私營工商業和有產者的打擊與剝奪,其最終的成本都均攤到社會的每個成員身上——即使你一無所有,總會有用的。

窮人雖然沒有錢,但是基數大,集腋也可成裘。漢武帝時期大幅度提高了「人頭稅」,向成年人徵收的算賦從120錢增加到「民賦數百」,向未成年人徵收的口賦從每人每年20錢增加到23錢,但徵收年齡從7歲提前到3歲,以致許多貧困之家「生子輒殺」。

「武帝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用,奢泰亡度,天下虛耗,百姓流離,物故者半。蝗蟲四起,赤地數千里,或人民相食,畜積至今未復。」這是漢宣帝時期的長信少府夏侯勝描述的漢武帝執政後期的西漢社會,看起來像「末世」而非「盛世」。

歷史學家葛劍雄對漢武帝時期的人口狀況進行研究之後得出結論:漢武帝晚年西漢王朝人口銳減,造成了國家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死亡,如果再算上本應自然遞增的人口,損失的人口達到三分之一。

05

考察中國封建王朝的所謂「盛世」,我們似乎能發現一個從「不折騰」到「瞎折騰」,然後由盛而衰的規律。

盛世之前,毫無例外都有一個與民休息,少折騰乃至不折騰的歷程。漢代的「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唐代的「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清代的康熙、雍正到「乾隆盛世」,莫不如此。

作為一個資源豐富、疆域遼闊的大國,中國人又出奇的聰明勤勞、安分守己,只要為政者不折騰,多點無為而治,多給予點自由空間,自然而然就會發展起來,甚至走向盛世。

但一旦進入盛世,為政者往往又開始「瞎折騰」,然後由盛而衰,走不出歷史的周期律。

所以,黑格爾說:「中國的歷史從本質上看是沒有歷史的,它只是君主覆滅的一再重複而已,任何進步都不能從中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