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歷經30天的海上漂泊後,第一批”留美幼童”跨海三萬二千里,橫渡太平洋抵達美國舊金山。上岸前,他們換好嶄新的華服,我們來看看這張珍貴的合影,為了顯示大清威儀,幼童們上岸時一身中式打扮:瓜皮帽,嶄新的緞褂,黑色的布鞋,排著整齊的隊伍踏上了美國的土地。

當時的《紐約時報》對他們的評價這樣的:”昨日到達的30位中國學生非常年輕。他們都是優秀的有才之士,並且外表比從前到訪美國的同胞更加整潔。”而此時,容閎已經在三個月前到達美國,為孩子們安排好了在美國的衣食住行。

要問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是什麼樣,”火車時代”無疑為最好的概括。當”留美幼童”抵達美國時,這個年輕的國家剛剛修築了橫跨大陸的火車幹線。由於要前往美國東海岸的紐約學習,幼童們依依不捨地離開舊金山,搭上了橫貫美國大陸的火車。在經過6天6夜的行程後,火車終於到達了美國東部康乃狄克河畔的,一個叫做斯普林費爾德的地方,中國人給這座城市起了個清新的名字”春田”。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留美幼童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第一批留美幼童

為了讓這批年紀尚小的中國幼童儘快掌握英語,並得到家庭的關懷,在容閎的積極奔走下,康州當局決定,將幼童三五一組,分散到康乃狄克河谷的美國人家中。消息傳出,願意接受中國幼童的美國家庭踴躍報名。當第一批幼童到達時,已有122個家庭表達了意願。

剛抵達美國的小留學生們首先遇到的不僅僅是語言問題,住在美國友人家裡,西方的生活方式更是讓他們摸不著頭腦。有些美國家庭的女主人出於愛憐,經常一見面就抱起小留學生親吻他們的臉頰。這讓初到異國的東方孩子滿臉通紅,不知所措。還有好多孩子吃不慣西餐,經常餓肚子,以至於帶隊清朝官員自備的醃黃瓜,沒幾天就被孩子們偷吃光了。當然更為困難的是學習方面,這些初來乍到的孩子們既要補習英文,又要學習中文。那麼,這些留美幼童是如何適應在美國的學習和生活的呢?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留美幼童初到美國適應風俗習慣

容閎首先要求接受幼童的美國家庭,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教孩子們學英語,解決好一般的語言交流問題,然後,容閎又要求孩子們參加各種社團活動和體育運動,主動融入當地的校園生活。在容閎的悉心安排下,這些幼童以驚人的速度克服了語言障礙,成為各校中最優秀的學生。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容閎在美國康乃狄克州為中國學童設辦的學堂的介紹圖畫。上排中間是容閎的畫像,其餘五張描繪了中國幼童在美國學習的場景。

從1872年第一批留美幼童到達斯普林費爾德開始,到1880年共有50多名幼童進入哈佛、耶魯、哥倫比亞、麻省理工等著名學府深造。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留美幼童在美國上課

在實施中國留美幼童計劃之初,曾國藩和李鴻章更多的是出於學習西方軍事技術的考慮,希望把留學幼童送入西點軍校和美國海軍學院等軍事院校,來獲得懂得西方軍事技術的專業人才。但容閎為了實現「以西方之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之境」的理想,不斷勸說李鴻章,才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主張,將更多的孩子送進綜合性大學學習深造。這樣一來,這批留美幼童回國後,對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教育等各方面的發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容閎

1876年5月10日,在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上,容閎等官員帶領著113名幼童,興高采烈地前往費城參觀,引起轟動。幼童們個個精神煥發,舉止端莊,談笑自如。他們用流利的英語回答各國朋友提出的問題,自信而不傲慢,恭敬而不謙卑,「有外洋風派,又不失中華儀態。」

在留美幼童們的導引下,很多歐美遊客來到中國館,被典雅精緻,富有濃郁東方神韻的中國建築所深深折服。

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

美國費城萬國博覽會上的中國館

面對這種令人振奮的場面,作為清政府出席費城世博會的官方代表――李圭,甚感榮耀。回賓館後,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悅,挑選了幾位年齡較大的幼童進行座談。李圭對幼童們的回答很是滿意,在日記中感嘆道:「言皆簡捷有理,心甚愛之」「西學所造,正未可限量。」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留美幼童參觀萬國博覽會引起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