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860年冬天英法聯軍佔了北京後

  • 歷史

minasdgiche

丁韙良和他的學生

1860年冬天,英法聯軍佔了北京,卻沒有像中國人想的那樣,另立新朝,跟清政府簽約之後,就走了。而此番簽約,中心意思,就是要拉大清進西方的世界體系,遵守那邊的規矩,老老實實開放通商。

這個事實,讓朝野中一部分明白人感到震動,原來,眼下的洋人,跟以往的蠻夷大不一樣,他們不大貪圖大清的國土,不僅船堅炮利,而且也講道理,只是,這個道理,是按照那邊的規矩講的。因此,曾國藩悟到,跟洋人打交道,不能打痞子腔,還得以誠相待。而朝中主政的恭親王奕訢,則模模糊糊想到了,是不是有了解洋人規矩的必要?

而在這種時候,一個旁觀者美國傳教士丁韙良看得很清楚。他覺得,中西衝突鬧到最後不得不決裂開戰,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國人不了解西方的道理,西方的規矩。所以,在他的中國學生配合下,他開始翻譯西方國際法的著作,想把國際法引進中國,讓中國人知道什麼是那邊的規矩。

在這個時候,總理衙門準備開辦一所語言學校同文館,急需一位總教習。相對而言,跟總理衙門關係相當好的美國公使蒲安臣,和名義上隸屬總理衙門的總稅務司蘇格蘭人赫德,把丁韙良介紹給了奕訢。丁韙良把正在翻譯的國際法,即中國人所謂的萬國公法,帶進了總理衙門。在簡單介紹了這本書的內容之後,奕訢和同為總理衙門大臣的文祥大喜,不僅總教習的事兒落實了,而且馬上指派了四名官員,幫助修訂此書。

聽聞此事之後,英國公使普魯斯先生,倒是感到欣慰,他說,這本書是有用的,可以讓中國人看看西方國家也有「道理」可講,他們也是按照道理行事的,武力並非他們的唯一法則。他還說,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助的,盡可以提出來。但是,法國臨時代辦克士可士吉卻不大高興。他對蒲安臣說,辦這事兒的傢伙是誰?竟然想讓中國人對我們歐洲的國際法了如指掌?殺了他,掐死他!他會給我們找來無數麻煩的。

顯然,法國人還懷有利用中國人不懂國際法,矇騙欺負的壞心思。但是,當年對華的整體國際格局,是英國人主導,得到美國人讚同的,所以,法國代辦的反對,阻止不了丁韙良的行動。很快,丁韙良在他的學生的幫助下,不僅翻譯了國際法,而且譯出了相關的解釋和研究的著述。這些著作,在歷史上是第一次被介紹到了東方,不久,就傳到了日本。由於當年中日文字語言的相近,日本人稍加修飾,就變成了日文。對日本的開放,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

當然,不幸的是,這一系列國際法的著述,在中國的作用還相當有限,即使是總理衙門大臣,肯花點功夫研究國際法的人,幾乎沒有。下面的辦事人員,總理衙門章京,能坐下來好好翻閱這些著作的,也不太多。但是,畢竟從這以後,中國人有人知道了那邊的規矩是怎樣的。知道在國際上,跟洋人打交道,該用什麼道理跟人家講話。

儘管,整個朝廷,還在心懷僥倖,幻想著有一天,大清再振神威,能把洋人都趕出去,這個世界,還是按照我們的規矩講話。但在眼下,該應付人家,還是得按那邊的規矩來。至少,辦洋務辦外交的人,對丁韙良的事業,還是相當讚許的。

來源: 張鳴

作者: 張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