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瑞金紅軍的經濟來源靠壓榨蘇區百姓和到白區掠奪綁票維持

  • 歷史

20191008090334535

中央蘇區的紅軍待遇:紅軍指戰員的待遇是平等的,他們採取了實物供給制度,每人每日發給糙米一斤四兩,青菜半斤,植物油四錢,鹽三錢;另外,每人每月發給零用錢二元(後改為一元,到最後兩年是很少發給了)。服裝每年夏季發粗布軍服一套:冬季發棉衣一件,夾褲一條,這些衣褲的布料,是很粗劣的。內衣內褲,原定是每年兩套,其實是只有一套。棉被呢,在新兵入伍時,發一張夾布被。天天在行軍作戰中過活的士兵,那一年一套的粗布衣當然是破爛不堪的了。襪是從來沒有的,鞋是依靠著蘇區的婦女們製造送來的慰勞品,或可一年分到一對,主要的是靠自己拿著稻草和爛布條來打草鞋,否則就只有赤著兩腳,爬山越嶺,行軍作戰了。可是紅軍官兵,誰也是肉體做的,而不是鋼筋鐵骨,吃的不足維持身體所需的營養,穿的不能保持身體所需的體溫,天天在挨飢受寒,而又天天做著超過體力和精神所能負擔的工作;他們的身體,也就只有一天一天的衰弱,走上疾病和死亡的道路。就算身體強壯,在艱苦戰鬥,營養不良之下,腳部都會生瘡爛疼,患者為數甚多。在一九三三年的統計中,士兵爛腳的佔百份之二十以上。因此紅軍的死亡率極大!這完全是由於待遇惡劣,才使官兵受到這種痛苦與死亡的威脅。

怎樣去籌集供應這麼龐大的紅軍糧食?說穿了——紅軍糧食的主要來源,無非是取諸蘇區內的人民。中共除了在蘇區徵收土地稅外,並運用統制人民的糧食,廉價收買糧食的辦法。在蘇區內的人民,每人只限每月存谷二十斤,平均每人每日約有米八兩,其餘的就是餘糧,統由政府定價收購。還要運用勞軍、獻金、獻糧各種手段,來搜刮人民全部所有,這是紅軍在蘇區內解決軍糧的主要方法。

他們還不斷的深入到國府統治區內籌糧、籌款、就食;所以紅軍沒有作戰時,便開到“白區”去打游擊。這是紅軍官兵們最喜歡的工作。因為到“白區”去打游擊,就有土豪打。不僅是可以有充足的糧食,而且可以吃一頓豬牛肉下酒。他們打土豪的方式,是由政治部負責調查出某家是土豪之後,再由經理機關派出徵發隊,由政治人員率領,協同紅軍部隊到土豪的家裡,將其家所有盡數沒收。在屋內牆壁里及地下埋藏的金銀首飾,也要搜劫凈盡。要是土豪家中還有人留在家裡,無論男女老少,一律拘回勒榨罰款,甚至槍斃處死。而他們打土豪的收穫,是食物交由經理機關及政治部統一分配;金錢財物,就全數歸公家所有,以充軍餉;這也是紅軍的糧餉來源之一。中共就是這樣的維持了它龐大的軍費政費的開支,及長期戰爭的消耗。

紅軍的彈械補充,主要的來源是從國軍手中奪取過來。每當彈藥缺乏的時候,官兵都希望打仗來補充自己。紅軍的編組中,每個步槍班,有兩名以梭標大刀為武器,及攜帶四個手榴彈的士兵,在作戰時,紅軍傷亡士兵的步槍,或當時繳獲的敵人槍彈,立即交給他們使用。所以紅軍作戰,不論是戰勝或戰敗,只有增加槍械,很少損失槍械的。另外蘇區內設有修械廠、翻制子彈及製造手榴彈廠。紅軍作戰時,非常珍惜子彈;就是子彈殼,他們都能儘力保管,以便帶回交給經理機關,轉交制彈廠翻制子彈。制彈廠研用的火藥,有黃色葯和黑色葯兩種;黑色葯是用鹽硝和以硫磺炭末製造。黃色葯是用枯木製成的黃色塵灰,和以硫磺炭末製成的。子彈用黑色葯、手榴彈用黃色葯製成。其爆炸力雖不甚強,但尚可用;這就是蘇區唯一的軍事工業。

這些少量的彈藥生產,當然未能供應長期戰爭的消耗;因此,彈藥補充是紅軍最感困難的事。

蘇區內沒有適合運輸的河流,又沒有汽車。糧食、彈藥、傷兵的前運後送,均要依靠人力。他們動員蘇區內的人民,男的、女的,編成運輸傷兵的擔架隊,及運輸糧食軍用品的運輸隊。共產黨就是這樣不惜人民的生命,來克服自己這些困難。

來源:龔楚將軍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