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必讀!如今的中國孩子幸福嗎?

必讀!如今的中國孩子幸福嗎?

“現在的孩子真是幸福啊,什麼事都不用做”。在一個家庭的聚會中,老人看著女兒手忙腳亂地給孫子喂飯,搖搖頭如是說。

您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感受和觀察呢?那就是,在現今的中國,許多父母並不是富翁,卻把孩子養成了“富二代”。今天就對這一現象以及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下面先引用幾段過來人在網上發表的感受:

-那會兒姊妹眾多,最苦的就是老大了,小小年紀就要承擔起家庭的重任,照顧弟弟妹妹,放牛、挑水、洗衣、做飯,有時還得把讀書的機會讓給弟弟妹妹們;

-如果出生於貧窮的家庭,那就更苦了,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縫縫補補又三年,只有過年時才能吃上一口肉,唉,說多了都是淚啊!

正因為中國有不少人的童年過得艱苦,有太多的遺憾,現在物質生活好了,成為父母后,自然會想彌補這些缺陷,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幸福快樂的童年。

於是,父母們成了孩子的“傭人”,孩子哭了,他們手忙腳亂地哄著;孩子想要啥,他們儘力去滿足……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

中國大陸流行的一句話典型地描述了這個現象:給兒子當兒子,給孫子當孫子。

曾經以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是富翁的專利,沒想到父母還沒成為富翁,孩子卻早先一步成了“富二代”,過著輕鬆愜意的生活。

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院社會學教授鄧曉剛表示,出現這樣的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社會和時代不同,文化傳統和道德觀發生了變化,科技的迅猛發展也影響到人們的行為和思維,多方面原因造成這種現象。從獨生子女角度看,父母和祖父母多人把關注放在一個孩子身上,不像過去兄弟姐妹多,即家庭結構和成長環境發生了變化。另外一個因素是經濟和物質條件發生變化,上個世紀6、70年代買糧食要糧票,一個人一個月兩斤肉。大饑荒時有兩千人被餓死。這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對過去非常恐怖,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再走自己的路。”

河北自由撰稿人,教師朱欣欣老師對此也有同感:

“首先,這一代年輕人的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再經歷自己受過的苦,可以說是舔犢之心;二是一家就一個孩子,都圍著一個孩子轉,沒有兄弟姐妹的經歷,沒有學會和別人去分享和共擔,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特彆強;三是這一代子女的父母生長在動亂時期,所受教育貧乏,既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又沒有先進的子女教育的經驗,因此不是過分嚴厲,就是過分溺愛;四是中國經濟自90年代以來快速發展,但文化方面卻貧乏,快餐文化流行,缺乏心靈文化的熏陶,孩子們在物慾的滿足中尋求刺激。”

朱欣欣老師說,人們經常說“快樂”這個詞,快樂快樂,快快地就樂過去了。就像兒童買玩具,新鮮兩天就膩了,又去找新的。年輕人用這種很淺的心靈或肉體的刺激,來替代精神層面的東西,永遠不可能滿足。就像人渴了,喝的卻是不解渴的東西,就更渴了。

事實上,父母的所謂無微不至的照顧,卻把孩子養成了一個“不懂感恩、只求回報”的人。中國相關媒體的報道列舉了這麼一個例子,有個孩子玩手機,玩得沒日沒夜,成績下滑明顯。爸爸搶過孩子的手機說要沒收,孩子竟暴跳如雷,跳起身狠狠揍了媽媽肚子一拳。

後來,這個孩子竟還賭氣“絕食”,把自己反鎖屋內,餓了一天,以此來要挾父母歸還手機。最後,孩子的爺爺奶奶來了,他們責怪孩子的爸媽態度太過強硬,傷到了孩子的自尊心,不懂教育子女,把爸媽狠狠批評了一頓。最後的結果竟是,孩子爸媽“歸還手機”,還向孩子誠懇地道了歉……

美國耶魯大學教師康正果老師說:

“剛才列舉的狀況,我也注意到了,問題非常嚴重。但同時也覺得非常奇怪,因為古今中外,從未看到這種社會現象。這是改革開放以來,而出現的這麼一種特別的社會怪象。往上追究,中國沒有這個傳統;往下再看,改革開放國門打開,西方社會也沒有這種東西。在這改革開放後的30多年中,突然在中國的土地上就滋生了如此嬌寵孩子的現象。”

此外,康老師認為,我們也不能這種現象完全歸咎於獨生子女。他說,這與祖父母和父母本人精神空虛也有很大關係,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喜歡攀比:

“以前在毛時代是越窮越光榮。毛時代顛覆和扭曲了傳統價值,在延安時,毛澤東說老貧農的牛糞腳最香,資產階級小姐的手最臭。現在出現的一系列現象,就是因為毛的階級鬥爭,拒絕和歪曲西方先進文化。改革開放後,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果然中國人生活水平提高了。現在在中國是越富越光榮,所以祖父母和父母一代都處於價值混亂的情況下,從貧困的生活到突然富起來以後,就沒有了任何標準,導致社會醜態百出,這確實是當代中國的一個特產。”

康正果老師說,毛時代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當年人民公社通報表揚知青,因為發了大水,公社的木頭被衝到了河裡,知青們下餃子一樣跳下去撈木頭,淹死了被稱為英雄。與天斗與地斗,作無謂的犧牲。而現在的年輕人沒有任何理想,把消費當成終極目的,實際上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從以前虛偽的高點墮落到可怕的深淵。而現在這種驕奢淫逸的風氣,就是從毛的時代越窮越光榮,越窮越革命發展而來的。

美國麻省大學波士頓分院社會學教授鄧曉剛則從社會學的角度分析說,社會學上有言傳身教的理論,孩子會學習和模仿父母。另外,社會道德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傳統文化在文革中消失殆盡,剩下的只有官方推導的文化。後來改革開放,鄧小平說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開始出現個人利益至上,道德觀念受到極大摧毀。這一系列的變化都對下一代產生影響:

“年輕人學的是,在大街上看到老人摔倒了,你不要去扶;開車把人撞傷了,怕經濟賠償找麻煩,索性再次把人撞死。官場就更不要說了,當官的有100多個情婦,還有兩個官員共享一個情婦的,對人們的道德觀造成影響。西方國家包括美國有宗教信仰,而現今的中國是既沒有宗教信仰,也沒有道德約束,沒有關心別人,愛護別人的普世價值。”

河北自由撰稿人,教師朱欣欣老師補充說,中國家長呵護孩子,過於溺愛,也與中國社會保障體系沒有給年輕人創造更多的安全保障和提供創業成長的空間有關,缺乏平等公正的競爭環境。年輕人面臨種種困難,家長也沒有辦法從其它方面去幫助他們,只好靠物質刺激,節衣縮食來滿足孩子。這一代的很多家長自己沒有多少文化,在學習等方面也很難幫助孩子,再加上代溝。所以家長對孩子們的幫助只能依靠金錢,缺乏精神方面的溝通和幫助。朱老師接著說:

“我這兩天給孩子們上課時,問他們寒假過得怎麼樣,有的孩子就說成天在家,除了寫作業就是看電視或者玩電子遊戲,寫作文時說沒的可寫,生活和內心都很貧乏。”

言傳身教非常重要。朱欣欣老師說,他教的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從孩子的言談舉止可以看出他有一個什麼樣的家庭和教育。他說,你不可能讓孩子去學習,而家長在一邊玩手機看電視打麻將。朱老師說,普遍來講,中國家長受教育水平較低,現在很多教育都是控制下的黨文化。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培養的幾代人都很失敗,包括不少老師本身都是教育失敗的殘品,更何況孩子呢?朱老師接著說:

“因為中國很多家長不懂愛的正確方式,在應試教育下,家長只顧孩子的學習成績,物質生活上竭盡全力來保障孩子,也不讓孩子幹活,缺乏動手能力。我在上課時發現,有的3、4年級的孩子,不會把一個長方形的紙裁成正方形。”

朱老師說,家長認為,做家務勞動和學習沒有關係,看不到動手能力和勞動能力特別能培養孩子的智慧,即所謂心靈手巧。各方面原因,促成了這一代年輕人的不正常的消費觀,生活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誠如中國網民所指出的那樣:我們捨不得孩子受苦,捨不得孩子受委屈,可我們努力長成了一棵大樹,把孩子庇護在身下,風雨冰雹全部擋在身上,換來的卻是孩子的不理解、不感恩和別人的指責,我們做錯了什麼?

很多父母,都在培養“白眼狼”卻不自知,引證網友的話:

總有一些人,你活得青春無敵、你過得光鮮亮麗,卻看不見你身後,默默供養著你的父母,

當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滿頭大汗地從事體力勞作時,

當父母在小小格子間里腰酸背痛地從事腦力勞動時,

當父母被領導大呼小叫的時候,

當父母被客戶呼來喝去的時候,

你卻在呼朋引伴、瀟洒度日

你一頓大餐就消費掉他們一天的薪水,

不少人結了婚,還讓爸媽背房貸。

當你穿著一身說得出名字的品牌,

一雙鞋就要幾千塊的時候,

父母卻在穿著被你淘汰的舊鞋,

他們不懂你說的品牌,你還笑他們落伍。

有句笑話這樣說,“我視金錢如糞土,爸媽視我如化糞池。”

當你覺得你的知識、素養、視野都遠超父母,

因此嫌棄父母“沒見過世面”的時候,

有沒有想過,其實,正是父母托舉著你到更高的地方,

你才有機會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說到這裡,再介紹一下最近在心理學領域流行的一個概念,就是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是一種設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感受,並作出相應情緒反應的能力,也就是常說的“換位思考”能力。

其實,孩子在很小的年紀就產生了同理心。不管是爸爸媽媽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他們主動張開小小的手臂,以擁抱表示安慰,還是對父母情緒的變化察言觀色,從而小心控制自己的行為,或者給同伴的安慰等,這些都是同理心的表現。

而同理心不等同於同情心,同理心是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而不是可憐別人的遭遇。

同理心對孩子的成長有什麼影響?

美國杜克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做了一項研究,他們花了20年的時間,跟蹤、記錄了超過750個孩子的成長過程。研究發現,那些在幼兒園時期曾經善於分享、幫助他人的孩子,很多都從好學校畢業,並獲得了不錯的工作。不僅如此,他們還資助那些自己不認識的貧困孩子。

而那些不具備“移情”能力的孩子很多中途輟學,沒有正式工作,甚至需要政府援助才能生活。

對此,鄧曉剛教授作了進一步的解釋:

“英文有一個詞叫Empathy,就是體諒別人,換位思考,把自己放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你是否願意爺爺奶奶父母對你嚷嚷?朝你扔東西?你想沒想過,你自己處於那個地位,你會怎麼樣?心理學研究發現,一個人的社會資本就是你的情商,你是否能換位思考,也就是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別人開車把你撞傷,再撞死,你會怎麼想?現今中國的社會價值是為了自己,不管別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家人。只要能賺錢,不管別人死活。”

鄧曉剛教授說,最近看到文章,日本人對中國人印象不好,太自私,又不團結,又臟。一個社會環境好,是大家共同去保護的結果,不隨地吐痰,不扔煙頭,都是基本道德。再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外國人,是掃大街的,你又會怎麼想呢?鄧教授接著說:

“作為孩子,要對父母感恩,要知道節省父母掙來的血汗錢,把自己放在父母和爺爺奶奶的角度,去想去看問題。人之初性本善,應當怎麼保持這種善良?現在年輕人只強調,我是學霸,我能進北大清華,這只是一個方面。如何做人?沒有學會。”

鄧曉剛教授說,看看今天中國的幹部子弟,紅二代,富二代,再看看美國的比爾-蓋茨,有錢,但不把大筆遺產留給孩子,而是捐善款改善環境和醫療,援助非洲。他說:

“美國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素不相識的陌生人會去網上捐錢。美國是基督教國家,崇尚共享共建國家。中國人富了,全世界滿處花錢,炫耀,到日本搶購馬桶蓋;美國和澳大利亞也滿處都是中國人在花錢搶購名牌。生活的目的難道就是這些嗎?”

美國耶魯大學教師康正果老師說,他在美國生活多年,大家都知道,不管是比爾蓋茨還是巴菲特,還有臉書的扎克伯格,本身生活簡樸,對子女要求也非常嚴格。特別是猶太人,有錢的猶太人不但不以揮霍為榮,反以為恥。西方多數有錢人都不會讓子女去亂花錢,而是讓他們過儉樸和自食其力的生活。

康老師認為,中國的富二代現象,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怪胎。

美國施惠基金會(Giving USA Foundation)發布的2016年年度慈善報告顯示:2016年美國人一共捐了3900億美元,相比上一年增長了3%,創了歷史新高。2017年的慈善捐款比2016年預計將增加3.6%,2018年預計再增加3.8%。在美國,“裸捐”這種極端的方式(一文錢都不留給後代)也屢見不鮮。

很多人以為,美國幾千億的捐款大部分都出自一些大公司或富翁,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在美國2016年3900億的捐款中,個人捐款比例佔到了70%以上,人均捐款872美元,而這裡70%都是普通人。

美國人的金錢觀是:我只是財富的保管者,而非擁有者。許多美國人都認同卡內基的名言: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他們也把回饋社會、幫助窮人作為自己的一項義務和道德要求。另外,美國人熱衷捐贈也要歸功於美國有一個對慈善事業發展十分有利的法律環境。

最後,用鄧曉剛教授的一段話結束:

“社會學心理學常常問這樣一個問題:什麼是幸福和成功?美國哈佛大學長期跟蹤哈佛畢業生70年,研究這個問題。研究發現,善於與人分享的人,能夠善待別人的人,不僅成功,而且長壽,是正能量。”

來源:自由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