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鎮元子嘰嘰歪歪死磕孫悟空 還真就不是為了那顆人蔘果樹…

鎮元子嘰嘰歪歪死磕孫悟空 還真就不是為了那顆人蔘果樹…

五庄觀遇到的鎮元大仙死磕孫悟空(網路圖片合成)

人們常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西遊記中找彆扭的妖怪特別多就不用說了,但是西遊記里卻獨獨的有那麼一位找茬的神仙,就為了一顆樹,就把唐僧師徒像是綁小雞一樣的綁了兩個來回,不依不饒,他就是萬壽山五庄觀的道人鎮元大仙,地仙的魁首。話說這麼大一位神仙,你也不至於這麼嘰嘰歪歪的跟人過不去吧,這是為什麼呢?最後竟然還和孫悟空結拜成了兄弟,鎮元大仙你這是鬧哪樣呢?

說實在的,唐僧這一腳邁出大唐,一路遇到妖魔鬼怪幾乎是天天的提心弔膽,嚇壞了。先是見到這個貌似人樣的猴子精,還好觀音菩薩給了自己一個緊箍咒,不然成天跟一個上竄下跳的猴子精在一起也是夠緊張的。緊接著又遇到了那沒個人樣站立行走的豬,又是嚇了夠嗆,還遇見老虎攔路吃了代步的馬,還有那個殺氣騰騰的河妖,還有黑熊怪,等等。總之是出了大唐之後幾乎是沒有怎麼跟正常人打過交道,天天是一個妖怪接著一個妖怪,一看見高山密林就覺得心裡哆嗦,腿肚子轉筋。

還好遇到這些可怕的非人類中收了三個做了自己的徒弟,還有了一匹寶馬。

鎮元子嘰嘰歪歪死磕孫悟空 還真就不是為了那顆人蔘果樹…

鎮元子嘰嘰歪歪死磕孫悟空 還真就不是為了那顆人蔘果樹…

唐僧的取經路上,幾乎是遇到山就會遇到妖怪。(pixabay)

於是這一天來到一個去處,擋在面前的又是一座高山。但是第六感告訴唐僧,這裡的氣氛比較溫馨祥和。滿山的青鸞白鶴飛,梅花鹿和兔子隨處可見,青松翠柏綠草紅花的,讓人覺得沒有了緊張的感覺。

見過大世面的孫悟空告訴自己的師父唐僧,這裡一定沒有妖怪,俗話說:“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這座山上一定有道德高尚的居住。

看著這美麗祥和的景色唐僧問悟空,難道咱們這是到了靈山了嗎?孫悟空說:“師父啊,咱這剛出家門沒多少日子,若是咱們現在這個速度前進,不知道什麼年月才能到靈山呢。”

好不容易放鬆心情看看這美麗的山水,於是繼續向前走看見了一座精美大氣的道觀,於是師徒四人路過進去化緣。

出來迎接師徒四人的小道童說自己的師父出門了,但是師父出門前已經囑咐了,說會有故人來訪,要好好招待。

很多人都解讀過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其實是一個人,孫悟空其實就是代表著修行人的心,所以在西遊記的很多章節的題目中會出現“心猿”這個詞,說的就是孫悟空。

細心的人們發現孫悟空當年所住的花果山與今日遇到的這個五庄觀的門上的對聯有一種相似的氣質。這也就是說,五庄觀這次的化緣遭災還真是化解了一段緣。

且說唐僧師徒走進五庄觀,《西遊記》二十四回:“三藏離鞍下馬,又見那山門左邊有一通碑,碑上有十個大字,乃是“萬壽山福地,五庄觀洞天”。

《西遊記》第一回:石猴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觀右看,只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刻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十個大字。

可見喜愛花果山的孫悟空與這愛好福地洞天的鎮元大仙真是有幾分相似的氣質。

再說當年唐僧沒有轉生前是如來佛的弟子金蟬子,在於蘭盆會上與鎮元大仙有過一面之緣。

這就是有緣分的才會聚到一起的原因吧。

於是撒潑耍賴貫了的孫悟空就遇到了固執的鎮元大仙。

鎮元子嘰嘰歪歪死磕孫悟空 還真就不是為了那顆人蔘果樹…

鎮元子嘰嘰歪歪死磕孫悟空 還真就不是為了那顆人蔘果樹…

本來是路過五庄觀化緣就走,但是卻惹出了這麼多是非。(視頻截圖)

偷東西只不過是孫悟空做猴子的時候經常做的事情,算不得什麼大事,而今卻遇到了對頭,專門修一個“真”字的老道,就是較真兒!

別說這個人蔘果如此的珍貴,就是普通的事情,按照道家修“真”的思路,是一個就是一個,是兩個就是兩個,這是含糊不得的。

於是受不得委屈的孫悟空就和這兩個認真的童子杠上了。

這兩個認真的童子認定了少了四個人蔘果子,但是孫悟空只拿到了三個。小童子認為偷了果子就是賊,說謊就是騙,這種德性還說自己是修行人,於是破口大罵師徒四人。

而孫悟空覺得自己偷東西可能有點兒不對,但是明明只是三個卻說是四個,受不得冤枉的悟空就火冒三丈起來。原諒自己偷東西容易,但是原諒這小童子冤枉自己?這萬萬做不到,於是使了個神通,跑到院子里把院子里的果樹連根拔起,推倒在地,這棵生於天地初開的人蔘果樹就這樣的被打個稀爛,痛痛快快的出了胸中一口惡氣。

於是小童子在唐僧師徒四人吃飯的時候,把這四人鎖在房間里等著師父鎮元子回來處置他們。

被鎖在屋裡這點事情難不倒古靈精怪的孫悟空,想當年在天宮的蟠桃園裡都照樣偷桃子的猴子,處理這偷人蔘果的事情是輕車熟路——趁著不注意就溜。

於是趁著天黑,孫悟空用個小神通打開了鎖頭,帶著師父和師弟們溜出了五庄觀。

為了防止小童子們追上來,悟空給小童子們粘上了瞌睡蟲,小童子們就一直睡著不醒來。

這時鎮元子從外面回來,用冷水潑醒童子後問清了情況,聽說這師徒四人竟是偷了東西又溜走,修行人做這種齷齪的勾當,一定得找他們問個清楚。

於是架起祥雲追趕,沒想到祥雲一起就是一萬里,而這師徒四人走了一天一夜才走不到百里,鎮元子又折返九百里,按下雲頭。

想試探一下這師徒,於是假裝還沒有回道觀,問師徒四人有沒有去過道觀,悟空又開始說假話,說更本沒有去過道觀。

鎮元子一聽就生氣了,做了錯事不承認還扯謊,於是一揮手將這師徒四人裝進口袋裡,帶回觀中對峙。

綁上這師徒四人,鎮元子責問唐僧,教徒無方,掄起鞭子就要抽打。

雖然偷東西撒謊是習慣,但是真是躲不開了也不能連累了自己的師父,自己的師父一定不能因為自己挨打。於是孫悟空說這事情是自己做的和師父無關,師父不知道這件事情,於是鎮元子覺得這個孫悟空挺仗義,就允許了他代替師父受鞭子。

打完悟空天色已晚,於是鎮元大仙和徒弟們回去休息了,悟空又用了一個小神通,將四個木樁化成四人的形象,師徒四人又逃跑了。

第二天鎮元大仙發現四人是木樁變的,就又追上四人,師兄弟三人棒子、耙子、鏟子一起上,使出了渾身的本事還是被鎮元大仙用袋子一裝又帶回了五庄觀。

鎮元大仙決定這次油炸了悟空,但是悟空又用了個小神通將門口的石獅子變成自己的樣子,扔到油鍋里,把鍋砸漏了。

於是鎮元大仙見捉不住悟空,就又換了一口鍋,炸唐僧。

悟空一看師父要被炸了,這可不行,於是趕快向鎮元大仙求情,說自己的錯,自己去彌補,不要為難師父唐僧了。

於是悟空跑遍了十洲三島,最終是觀音菩薩幫忙救活了人蔘果樹。

按照約定,鎮元大仙與悟空結拜為兄弟。師徒四人得以繼續上路了。

按說這位這麼厲害的鎮元大仙,嘰嘰歪歪就差這一棵樹嗎?至於這幺小氣嗎?到底為什麼呢?

在明人楊致和所著的《西遊記傳》中有這樣一段話“三藏聞言,兩眼流淚。行者密語:“莫慌,待我做個解數。”摘了四根毫毛,變作四人形狀,他師徒真身又一徑跑去。走了一日,行者恐打傷自己假體,收轉毫毛。那大仙只見四人無些蹤影,乃嘆曰:“這猴子曾鬧天宮,果是來得,但不可容縱他,免至日後脫大,且還要趕他轉來問罪。”復駕祥雲趕上,又把法衣張起四眾、轉到觀中。叫徒弟取四應綿布將四人一齊殮起,重加密裹縫,燒起一鼎油鍋,要把四眾熬死。”(出自《西遊記傳》之孫行者五庄觀內偷果)

這下看明白了,原來這位鎮元大仙真不是故意的找茬,可能也是以過來人的心態幫助師徒四人明白這個道理。

那孫悟空鬧過天宮,自是有一身的壞習氣,現在是要去西天取經,這些壞毛病帶著是不能到達靈山的。於是不依不饒的讓孫悟空明白這個道理。

也讓唐僧知道,帶好徒弟是自己的責任,徒弟做不好師父也要跟著受到懲罰。

鎮元子嘰嘰歪歪死磕孫悟空 還真就不是為了那顆人蔘果樹…

鎮元子嘰嘰歪歪死磕孫悟空 還真就不是為了那顆人蔘果樹…

西遊記中的師徒四人(素素/大紀元)

說起來《西遊記》這種神話故事覺得很玄幻,但是從這其中我們也可以讀出一些做人的道理。

就像是這孫悟空,以一種村裡一枝花的傲嬌,又撒潑耍賴的心態,參與到一這個團隊中,捅了簍子逞強說,不關別人的事,都沖著我來吧,但是有誰會願意這樣想呢?給整個團隊造成的麻煩又如何挽回呢?

唐僧看孫悟空惹了事後就要跑,跟著就跑了。做為一個團隊的核心若是抱著這樣投機取巧的心態處事,這個團隊怎麼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呢?如果不經過五庄觀這次教訓,遇事就跑,如此猥瑣,那日後大唐聖僧的名號估計也就沒那麼響噹噹的亮了。

來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