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解讀周恩來評價414的兩句話談文革中誰更老辣「高明」

作者:胡鵬池

解讀周恩來評價414的兩句話談文革中誰更老辣「高明」

1967年8月23日,414派人參加了“火燒英國代辦處”的行動,周恩來很生氣說:“沒有想到清華414也參加了。”

1968年2月15日,周恩來在接見浙江省軍管會、省聯總、紅暴派時說了一段話,涉及了蒯大富及414,涉及蒯大富的是兩句話:“蒯大富開始是受劉鄧路線的壓制,我也親自去過,好,後來什麼都不聽!當然我們要幫助他,教育他。外地都說要見蒯司令,他出了不少壞主意。”涉及四一四的是一句話:“當然對方四一四也不見得高明。所以對立情緒很厲害。”

這就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周恩來對414的兩句評價:

第一句:“沒有想到清華414也參加了。”

第二句:“對方四一四也不見得高明。”

我們先來解讀第一句。我認為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

如果蒯大富參加,那倒不奇怪,他是極左的;但居然414也參加了,真是沒想到。

這句話當然表達了周恩來對414的不滿與失望,話氣也不是輕飄飄的,情緒也是比較強烈的。

因為在此之前周恩來對414的印象頗好,在他看來414主張17年是紅線佔主導地位,這個觀點是與他高度吻合的,全國各地的造反派很少有像414那樣觀點鮮明的,414也是比較溫和的造反派,比較講政策,對他的支持與擁護也是鮮明的,而他對414是抱有希望的,甚至可以說是有一定信心的,他也是愛護的,所以他才肯冒了一定的風險,拒不參加蒯大富的革委會成立大會,在關鍵時刻出手打擊了蒯大富,同情並支持了414。

在周恩來看來:“火燒英國代辦處”這種“打砸搶”的極左行為應該能為414所識別,更不可能去參加。讓他沒有料到的是414不僅不能識別,還居然參加了。

所以,周恩來這才帶著深深的遺憾說:“沒有想到清華414也參加了。”

顯然,通過這件事,他對414的看法有了變化。

但是,周恩來是不是據此就認為414也是極左的?那倒也未必。

周恩來是不是對414不再抱希望了,那更未必。

他當然知道他的話一定會傳到414,他想對414告戒並警示,希望414好自為之,吸取教訓,在複雜的文革中能夠把握住自己。

1967年8月23日,414派人參加了“火燒英國代辦處”,這件事說明了什麼?

414總部的一把手沈如槐在他的回憶錄中說:

參與火燒英國代辦處”這一愚蠢之舉,被認為是414的奇恥大辱。

圍困中南海、揪軍內一小撮、火燒英國代辦處,這三大極左事件,414件件有份。這一事實充分說明,414內部的極左思潮也是泛濫成災。414中還有人據此做出結論:414對外政策是完全失敗的,只要414走出校門,就必然要犯極左的錯誤。

1967年的夏季,極左思潮肆虐神州大地,聲稱以反對極左思潮為已任的414中的一些人也被裹脅其中,足見其來勢之猛,影響之大、危害其深。

筆者認為文革的所有群眾組織全都是極左路線的產物,也無不打上極左路線的烙印,即使是保守組織的清華大學紅衛兵,雖然存在的時間並不長,雖然是保守組織,但是同樣也犯過很嚴重的極左錯誤的,更毋論也以造反派自居的414了。

414犯極左錯誤是很正常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也談不上什麼“奇恥大辱”。如果它沒有犯過極左錯誤,那才是不正常了。無論是在校外,還是在校內,414都犯過嚴重的極左錯誤。

414確實也是以反對極左思潮為已任的,但是鑒於當時的社會、歷史環境,414所能識別的極左思潮只是極左思潮的一小部分,一個小小部分,更大量的極左思潮它也無從識別,一樣渾渾噩噩地被當作正確路線在執行著。

414與團派當然是有區別的,過去我們強調的是本質區別,現在回過頭來看看,這是言過其實了。414與團派的區別大致可以用50步與100步來形容。

周恩來評價414的第二句話是“414也不見得高明”。

我們首先得承認周恩來說的這句話是有道理的,確實“414也不見得高明”;

其次,我們也得指出周恩來的這句評論恰恰反映了周恩來的“也不高明”。

毛澤東說過這樣的話:在階級社會中,各種思想無不打上階級的烙印。套用毛的這句話,在文革中一切群眾組織也無不打上文革的烙印。

作為一個雖然以“反對極左思潮”為已任,更是以“緊跟毛主席幹革命為命根子”的群眾組織怎麼可能“高明”得起來呢,除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除非不在文革中的中國“食人間煙火”。

就說周恩來本人,他在文革中的許多作為是“高明”的,但也有許多作為也同樣屬於“也不高明”,比如他對於毛澤東為首的文革極左派的過分遷求,對“劉少奇專案”結案時的落筆無情,對於林彪、江青等的曾經的吹捧,對於瞿秋白評價所引發的毀墳毀廟的風潮,對於“自覺改造”、“保持晚節”的絮絮叨叨——也都是“也不高明”、“很不高明”、“極不高明”的歷史行為。

文革中的中國沒有高明的群眾組織,蒯大富抵制王光美工作組的鎮壓群眾曾一度是高明的;到頭來證明他卻是被毛澤東、江青利用了,而且最終當了犧牲品。一個被人利用,又被人當作犧牲品的人還有什麼高明可言。

就像中國人的俗話所說,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也像中國的典故“藥渣”,幾個身強力壯的男人被太醫當作藥方引進後宮,治癒了宮女們的“性饑渴”產生的萎靡不振,宮女們容光煥發了,自己卻被搞得形銷骨立。皇上問太醫這些男人怎麼處理啊?太醫說:他們成了藥渣了,扔掉算了。文革中的造反英雄們一度被偉大領袖當作炮彈打倒了劉鄧司令部,最終卻被偉大領袖當作藥渣扔了。難道不是這樣嗎?

周恩來評價414的第二句話是“414也不見得高明”。

如果孤立起來看,這句話當然也是對414的批評。但從前後文看,這句話也實在算不上什麼“批評”。1968年2月15日,周恩來在接見浙江代表時說:“蒯大富開始是受劉鄧路線的壓制,我也親自去過,好,後來什麼都不聽!當然我們要幫助他,教育他。外地都說要見蒯司令,他出了不少壞主意。當然對方四一四也不見得高明。所以對立情緒很厲害。”

在這段話中,周恩來對蒯大富的批評是非常厲害的,語氣很重,情緒很失望,性質也很重。“什麼都不聽”,“出了不少壞主意”,還要怎麼嚴厲呢?

周恩來他為什麼要如此嚴厲的批評蒯呢?

因為蒯大富確實搞得太不象樣子了,野心膨脹,到處插手,對周恩來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干擾。

當然周恩來也知道他這樣嚴厲的批評蒯大富,勢必會造成他打擊蒯大富,支持414的印象,豈不容易被人抓住“拉一派、打一派”的把柄。如果414拿他的這句話做文章,敲鑼打鼓的慶祝,那就給他幫倒忙了。所以周恩來在講話的最後必須要捎帶批評一下414,表白他不是“拉一派,打一派”,表白他是一碗水端平的。

老實說這樣的“批評”與其說是批評,還不如說是為了平衡。

當年,筆者也是414,也聽到過關於這句話的傳達,當時怎麼想呢?

第一、老老實實,承認414也不高明;

第二、沾沾自喜,即使414也不高明,但畢竟比蒯大富高明。

楊繼繩的文章中說:“毛澤東支持蒯大富,不喜歡‘四一四’。周恩來是同情‘四一四’的,雖然他沒有明確表態,但兩派是明顯地感覺到了的。”

其實,毛澤東與周恩來對清華兩派的不同態度,這在清華園裡是半公開的秘密,不同的是414始終不敢正視這一點,心中有嘴上無;而團派的一些人對周恩來是內部敢怒敢言,但不敢公開反對。

所以說當年414就曾說過團派中存在著一股反對周恩來的暗流,團派說414中存在著一股否定文革的暗流。當年兩派都使勁否認,其實說的並不錯。

嚴格來講,文革中沒有真正高明的人,包括毛澤東自己。雖然在文革中處於絕對安全地位的只有毛澤東一個人,只有他一個人是“無敵大將軍”,是“通天教祖”,他不斷的煽風點火,推波助瀾,掀起一陣一陣的文革惡浪,但是到頭來呢?帶著“只有天知道”的無限遺憾離開了人世,屍骨未寒,他指定的接班人卻抓了他的未亡人,他身前重用的閹豎城鼠:眼睛張、姚胖子、小流氓王均遭一網打盡。他高明嗎?他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兩手空空見閻王。

但相對高明的人總也是有的。比如周恩來,雖歷經狂風惡浪,總算沒有被打倒。

鄧小平也是相對高明的人,敢於拒絕毛澤東評價文革的要求。這一點作為政治家也是至關重要的,畢竟在文革這個問題上他保持了清名。

陳雲也是相對高明的,因為他早早就裝病躺倒不幹了,就像“徐庶進曹營,不發一言,不獻一策”,他成功的保全了自己。

在群眾中,所有的造反派有的直接作了“享祭”,有的則被當作“棄子”。能被當作“棄子”而沒有被當作“享祭”的,就算“相對高明”了。

但在大量的逍遙派中卻存在了少數比較高明的人。比如我們的學長H,自從文革最初,他的名字曾經出現在一張保蔣南翔的大字報上,在整個文革期間,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他第二張大字報,他毫髮無損的存活下來了,保存並積累了政治資本。

來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