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婚姻測試是否能夠挽救婚姻?

婚姻測試是否能夠挽救婚姻?

中國的離婚率這些年來一直不斷上升。為此,中國幾個省份的地方政府去年開始要求打算離婚的夫妻先回答一些有關婚姻的測試問題。進行這種測試的理由是,也許能防止夫妻的“衝動型離婚”。但回答這類問題能解決中國離婚率高的問題嗎?

據《紐約時報》報道,中國至少有兩個省份從去年開始對打算離婚的夫婦進行“婚姻測試”,測試卷里的問題包括“你們的結婚紀念日是哪一天?”,以及“你在家庭中盡了什麼責任?”等。

江蘇省連雲港市民政局婚姻登記處主任劉春玲在接受中國一家媒體採訪時,就為何要對打算離婚的夫婦進行這種測試解釋說,隨著一個又一個問題的引導,讓他們回憶起夫妻之間的點點滴滴,反思自己在婚姻家庭中的角色與責任。

另外,四川省宜賓縣人民法院觀音法庭去年也曾推出“離婚考卷”,60分以上的有挽回餘地,60分以下的可以初步認定婚姻關係快要破裂。

中國離婚率一直越來越高,去年達到50%以上。那麼,對要求離婚的夫妻進行測試等措施,能否起到減少中國離婚率的作用呢?在美國威斯康辛州任客座教授的中國人口問題專家易富賢認為,作用可能不會太大:

“我想作用可能不會太大。中國的離婚率一直在上升,原因就是有關婚姻的社會觀念發生了變化。而且,中國的婚姻法幾乎可以說是離婚法,使人們很容易離婚,離婚的成本很低。”

據中國最高人民法院今年3月出台的一份有關離婚糾紛的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2016年1月到2017年12底的全中國離婚糾紛年度一審審結案件數量基本持平,但2017年較之2016年略有上升,為140餘萬件。

報告還提到,導致夫妻婚姻離婚的因素首先是女性的地位得到提高。數據顯示,在全中國離婚糾紛一審審結案件中,73%以上的案件原告是婦女。

中國央視新聞的報道說,其實,婦女提出離婚這個趨勢始於10年前。如果說,過去人們把離婚看成是件醜事,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維有所轉變。中國女性維權意識逐漸增強,在家庭生活中,女性不一定需要依附於男性。女性主動提出離婚,一方面反映了現代婦女更加註重婚姻的質量,不大願意委屈和將就;另一方面,這個趨勢也是女性經濟收入提高的體現。

中國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所顯示的中國離婚率不斷提高的另一個因素是,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期。央視新聞的報道說,分析人士認為,年輕人個性較強,對婚姻決策草率,在婚姻生活中不願妥協,在工作壓力和婚姻磨合期家庭生活壓力的挑戰下,婚姻很容易出現危機。

中國的離婚率為什麼這些年來不斷上升呢?中國人口問題專家易富賢認為,過去的一胎化政策對國內如今離婚率不斷上升也負一定的責任,因為許多獨生子女缺乏責任感和一些重要的社會技能:

“中國的離婚率目前確實很高,人們的家庭觀念也變得越來越淡薄了。我認為,中國過去的一胎化政策對如今的離婚率太高也負有一定的責任。”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離婚糾紛的司法大數據就國內離婚率趨高所提供的另一個解釋是,家庭暴力,77%以上的夫妻因感情不合向法院申請解除婚姻關係,其中近15%是因家庭暴力而向法院申請解除婚姻關係。家暴在離婚原因中位列第二。

司法大數據還顯示,廣東、貴州和廣西涉及家庭暴力的案件量排名靠前,91%以上男性對女性實施家暴,方式主要以打罵為主。

除了對打算離婚的夫婦進行婚姻測試之外,為了減少離婚率,中國幾個省份還採取了一些試圖防止離婚最終發生的措施。據《北京青年報》去年3月22日的報道,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人民法院向一對“85後”鬧離婚的夫妻發出了該省的首份“離婚冷靜期”通知書,限定這對夫妻冷靜3個月,這期間不得向對方提出離婚。

報道說,全國已有不少地方在進行離婚冷靜期的探索。其背景是,中國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在全國推行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的試點工作,並下發了《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開展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

對打算離婚的夫婦進行測試或責令他們經過3個月的冷靜期等措施,能否起到減少中國離婚率的作用呢?旅美中國學者謝選駿認為,離婚率不斷上升似乎是一個全球性趨勢,至少在可預見的將來,上述措施不能起到扭轉趨勢的作用:

“中國的這些措施可能會起到挽救少數幾個婚姻的作用,但是,離婚率不斷上升這個趨勢可能不會改變。離婚率上升是一個全球性趨勢,隨著人類文明的個性化,離婚將變得越來越普遍。”

除了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人民法院向一對鬧離婚的夫妻發出“離婚冷靜期”通知書,限定他們冷靜3個月以外,廣東中山市、上海靜安區等地的法院也決定,在審理離婚事宜期間,讓鬧離婚的夫婦雙方經過一段“冷靜期”,試圖以此來協助他們挽救婚姻。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