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8年來了!如何達成新年目標

2018-01-02 07:46

來源: 
BBC

2018年來了!如何達成新年目標

2018年來了!如何達成新年目標

減肥、多運動、戒煙、學一門新語言……說到新年目標,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列出一份典型、但沒有成功的清單。

但BBC事實核查(BBC Reality Check)部門想要弄清楚,究竟有沒有什麼目標是更容易保持的?

雖然我們不能告訴你具體該列出哪些目標,但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研究尋找一些線索,告訴你應該怎樣執行並達成目標。

有證據表明,人類受‌‌“損失厭惡‌‌”(loss aversion)驅使,即相比其爭取收穫,我們更傾向於恢復損失。

打個比方,這說明,制定一個恢復損失的目標——譬如說重拾舊時興趣或回復以往體態——可能比一個收穫新能力的目標更有效。

這也跟另一個建議息息相關——這些目標必須實際。

讓其他人參與其中

英國華威大學有一位哲學家約翰·邁克(John Michael)博士,他的研究領域是制定和保持承諾所涉及的社會因素。

他表示,如果我們認為,自己的目標對別人比較重要,我們的失敗‌‌“可能會影響他人的幸福‌‌”,我們就更傾向於保持這些目標。

這種目標可能是跟朋友一起上課。如果需要先付錢,效果可能會更強。一旦我們覺得有人對某件事投入了時間和金錢,我們就更有可能將這些目標執行到底。

邁克博士目前正在測試一個理論。這個理論認為,在他人和自己中間,我們更傾向於防止他人蒙受損失。

現時已經有初步證據表明,即使面對一項無聊或困難的任務,只要有其他人為之付出努力,人們會更有動力繼續執行這個任務。

具體提示

保持聲譽也是一個強大的驅動力。把目標公之於眾也有助於保持目標。因為你會擔心,如果沒能完成目標,別人會看輕你,從而會更有動力執行。

牛津大學尼爾·利維(Neil Levy)教授認為,‌‌“我們都不想被別人認為不可靠,所以公開自己的計劃可以讓我們更積極。採用打賭的方式會更有激勵作用。‌‌”

他還補充道,有詳細、具體的目標十分重要。

他說,‌‌“我會每周二下午和周六早上去健身房‌‌”就比‌‌“我要多去健身房‌‌”更容易成功。

他同時還推薦對自己的目標給出具體提示,他把這種行為稱為‌‌“執行意向‌‌”(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打個比方,如果你想要學一門語言,你可能要先定下目標,每天早上通勤路上都要收聽學習語言的播客(podcast)。

接下來,為了提高成功率,你可以每晚在方向盤上貼一張紙條,提醒自己每天早上路上收聽播客。

這樣一來,你不僅僅有一個意向,你還有了具體步驟執行以達成目標。

例外

利維教授還警告說,要注意‌‌“決定變成先例‌‌”的可能。

他說,‌‌“我們隱隱意識到,有一些例外(如果我們家着火了我是不會去健身房的)。但我們可能會擴大例外的範圍,阻礙我們(達成目標)‌‌”。

‌‌“一年一次的生日可以是合理的例外情況。但如果例外情況是更加頻繁發生的事情,那所有事情都可能會變成例外。比如現在是這個月的最後一周,計劃最好從第一周開始執行;或者現在太冷了,不適合早起等等……‌‌”

把目標作為長期計劃的一部分

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行為心理學家安妮·斯威本(Anne Swinbourne)博士認為,最好的目標是寫在一大串長期計劃中的,而不是那些模糊但野心勃勃的。

如果你一直對體育都不感興趣,那成為優秀運動員為目標顯然不現實;如果你一直都夢想在50歲以前環遊世界,那以存錢為目標可能更容易成功。

斯威本博士還說,計劃是保持目標的關鍵。

不論是你想要避免的消極行為,還是想要培養的積極行為,首先要找出觸發這種行為的因素。比如說,如果你想要少喝酒,以後就不要與朋友約在酒吧里見面了,可以改去咖啡廳。

斯威本博士表示,‌‌“依靠意志力的人大部分都會失敗‌‌”。

‌‌“要想保持一個目標,你必須要小心翼翼到枯燥的程度,你必須要制定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