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詩詞中的四大喜事,看完心情大好

2018-01-05 06:21

來源: 
古詩詞賞析

作者

作者: 
古詩詞賞析

詩詞中的四大喜事,看完心情大好

詩詞中的四大喜事,看完心情大好

或許你每天看到的詩詞是這樣的: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又或許是這樣的: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

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唐•高蟾《金陵晚望》

於是,有些讀者反饋,為什麼總發這些憂愁悲傷的作品呢,就不能來寫積極向上振奮人心的嗎?

當然可以,只是太少

其實,不僅限於古詩詞,從我國整個文學史來看,感人至深的還是那些感時傷世、憂國憂民,抒寫窮苦與愁恨的作品。這大概與我國古代社會亂離,民生多艱,知識分子大都具有憂患意識有關。

韓愈在《荊潭唱和詩序》中對此有較好的總結——‌‌“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看悲傷的詩詞,過樂觀的生活。悲傷並不是讓你消極失落,而是讓你擁有一顆活潑的心,一個善感的靈魂。

那麼詩詞中的喜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一、金榜題名之喜

古代男子實現理想抱負的一個重要門徑就是科舉入仕,然而並非所有有真才實學之人都能順利進入仕途。著名的苦吟詩人孟郊就是一個典型,他兩試進士不第,直到四十六歲時才中進士,放榜之日,他喜不自勝,當即寫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詩《登科后》: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正值春風駘蕩、春暖花開的美麗季節,詩人考中進士,遂了平生所願,他心中的歡暢之情是難以抑制的。他喜不自勝,跨馬疾馳,打算一日之內就把整個長安的繁花看盡。

句中的‌‌“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又是詩人臉上洋溢的喜悅之情;而‌‌“得意‌‌”,既有登科后的揚眉吐氣,也有展望前程的躊躇滿志。因而,這兩句是所有時來運轉、長驅在理想道路上之人的共同寫照。

二、久別重逢之喜

古代交通條件不便,沒有便利的通訊手段,每一次離別就有意味着再難重聚,因此,久別重逢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許久不見,不期而遇本應該高興,但世事滄桑,人生無常,又為重逢增加了一絲悲的成分。所以,詩詞中的驚喜往往是悲喜交加的: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州故人》

相別十年得以重逢,實屬不易,這珍貴的相會是值得人高興的。他們或許一起回憶其十年之前的暢飲之事,充滿了溫馨幸福。然而這歡娛只是一時的,又或許只是表面上的,他們最多的還是悲傷。

悲傷的是時間飛逝,人事全非,十年的漂泊生涯使得整個人都變得蒼老了,這一副衰老的形象擺在眼前,不言悲而悲情溢於言表。

三、獲罪遇赦之喜

安祿山攻陷長安后,王維被捕,並被迫出任偽職。戰亂平息,王維因在叛軍任過職,按理當斬。但因他被俘時曾作《凝碧池》,抒發亡國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王維才得寬宥。他心中感戴皇恩,寫下《既蒙宥罪旋復拜官伏感聖恩竊書鄙意兼奉簡新除使君等諸公》這首詩:

忽蒙漢詔還冠冕,始覺殷王解網羅。

日比皇明猶自暗,天齊聖壽未雲多。

花迎喜氣皆知笑,鳥識歡心亦解歌。

聞道百城新佩印,還來雙闕共鳴珂。

詩人遇赦心情舒暢,看到花兒彷彿也被人的喜氣所感染,一齊含笑開放;聽到啼鳴,就好像鳥兒也懂得人的歡心,而紛紛飛來歌唱。花自然是不會因人而‌‌“笑‌‌”的,鳥也不會因為人的歡快而‌‌“唱歌‌‌”,詩人用這些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現象,來寫自己的喜不自勝之態,十分生動形象。

四、天降甘霖之喜

中國古代經常發生旱災,如果沒有良好的救災措施,會造成局部地區人口銳減,甚至會引發社會動亂,危及王朝存亡。在這種情況下,天降甘霖無疑是全國的一大喜事兒。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據記載,在詩人寫作此詩的前一年,京畿一帶有嚴重災荒,‌‌“米斗至七千錢,人相食‌‌”(《資治通鑒•唐紀》)。因此,杜甫一聽到這美妙的雨聲,就感到無限的喜悅,這喜悅的背後恰恰反映了詩人崇高的憂國憂民之情。

在詩人的筆下,春雨不再是冷漠的無情之物,而是一位溫柔體貼的女子。她不想打擾正在入睡的人們,所以,等到夜深她才悄悄地降落下來,滋養着整個乾涸的大地。‌‌“潛入夜‌‌”和‌‌“細無聲‌‌”相配合,表明春雨是有心‌‌“潤物‌‌”,無心討‌‌“好‌‌”人們,這是多麼無私的奉獻精神。詩人妙筆生花,熱忱地表達了對無私春雨的讚美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