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你的音樂品味出賣了你

2018-01-07 05:26

來源: 
三聯生活周刊

作者

作者: 
貝小戎

你的音樂品味出賣了你

你的音樂品味出賣了你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的音樂品味很獨特,也正因如此,你喜歡的音樂能暴露你的很多東西,比如你的年齡,甚至你的成長背景。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說,最能確定一個人所屬階層的是他的音樂品位。可以根據一個人喜歡的音樂準確地判斷他的性格,或者他想投射的性格。

音樂數據分析公司Echo Nest的首席技術官布萊恩·惠特曼說:‌‌“如果我只知道你剛看過的五本書,我可能對你的了解並不多。但如果我知道你剛聽過的五首歌,我對你的了解就很多。‌”他說,你喜歡的電影也不太能反映你的內心,因為電影數量更少,看的機會也更少。電影的分類也不像音樂那麼吹毛求疵。看電影更具社交性,你妻子會讓你去看一部電影。聽音樂則是人們獨處時乾的事情,在汽車裡,戴上耳機,聽他們自己的播放列表曲目。對音樂的喜好非常個人化。

你喜歡的歌曲會暴露你的年齡是因為,人們最喜歡的音樂是他們在感知力最強時聽的那些,研究者把它確定在23.5歲時。為什麼成年初期聽的音樂能給人留下那麼深的印記?美國記者湯姆·范德比爾特說,這大概是因為,在成年初期,比如讀大學的時候,你有時間去搜尋和消費音樂。其次,那時大部分人都沒有華美的手錶或者汽車,音樂就成了標明自己身份的一個廉價的、重要的手段。爭論自己喜歡的樂隊就是爭論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人們對音樂的偏好是如何形成的?很簡單,你聽得次數多了,你就有可能喜歡上。有研究發現,如果給一群英國孩子和大學生播放他們不熟悉的巴基斯坦音樂,聽得次數越多他們越喜歡。DJ就是這麼打造熱門歌曲的。聽廣播時聽眾無法暫停,好像一些DJ明白,只要讓你把一首歌聽上二十遍,你就會喜歡上它。心理學家解釋說,當我們反覆接觸一種刺激,如音樂或圖形,我們的感知流暢度就會提高,我們學會了更容易地處理那些刺激。我們把這種解讀時的輕鬆感翻譯成了好感。甚至播放順序也會影響我們的偏好。

但如果接觸次數太多,我們就會不那麼喜歡了。當一個東西太簡單或太複雜時,我們喜歡的程度就會降低。而一首歌我們聽得次數越多它變得越沒那麼複雜。學者發現,一首歌進入前十位的速度越快,它下榜的速度越快。

大部分人喜歡聽的歌都不會很高冷。我們以為自己喜歡的音樂和我們真正喜歡的音樂可能不一致。《金融時報》一篇文章說:‌‌“在流媒體和數字音樂播放器上跟蹤我們的聆聽習慣的分析工具會無情地揭穿這種不一致。你也許以為自己很更成熟,欣賞John Coltrane的薩克斯風音調,但你一個禮拜就聽了29遍賈斯丁·比伯。喜好上的自我欺騙對大數據的算法來說一目了然。‌”

音樂被認為是一種很長尾的產品。克里斯·安德森2006年在《長尾理論》中認為,數字音樂讓屬於尾巴末端的作品也能找到活路。他說熱門歌曲的產生是因為過去供需受到制約,商店只會出售他們認為能賣掉的CD。數字音樂將終結這一點。超級巨星的主導地位將被弱化。但是在2013年,排在最前面的1%的歌手佔到了唱片銷量的四分之三以上。當年,Spotify上20%的音樂從未被播放過。

一位朋友說,她發現我居然喜歡聽某一首很甜膩的歌曲,我有點擔心,還能繼續做朋友嗎?其實情侶間的音樂品味也會大相徑庭,這並不一定會破壞他們之間的關係。‌‌“人們之間的關係越密切,他們品味上的爭議越明顯。地盤越小,戰鬥越激烈。這是弗洛伊德著名的小差異的自戀,類似的人之間微小的差異導致了他們的敵對。這部分是因為喜好以知識為基礎。喜好一個東西的人和不喜歡一個東西的人卻很接近。因為對一個小眾的作品來說,不喜歡它也要以理解它為基礎。喜好是公共的。一個人的衣服表現了他的喜好,但不一定能表現他不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往往是私密的。討論喜好的東西可以幫你判斷一個人能不能成為你的朋友。但你往往只跟自己社交圈裡的人討論不喜歡的東西。‌‌”

在現代史上的大部分時間,品位成了區分階層的槓桿。精英們在古典文學、建築、音樂方面,能夠做出跟他們的身份相稱的選擇。高眉和低眉這兩個詞最初出現於1902年,源自所謂顱相學——眉骨越高,大腦越大。1949年,《生活》雜誌的一篇文章對日常品位從高到低做了排列:芭蕾舞是高眉的,戲劇是中上眉,雕塑是中下眉,捲心菜是低眉。

上世紀90年代初,彼得森和他的同事發現了一個趨勢:從1982到1992年,高眉人士開始喜歡更多種類的音樂,包括鄉村音樂和布魯斯等低眉音樂。這並不是說音樂和階層之間的關聯已經消失了。聽古典音樂的人仍然是年齡較大、較為富有、受教育水平更高的人。聽不太有聲望的音樂的人也不會突然去聽歌劇。這只是說明高眉人士的品位變得更寬了,在水平方向而不是垂直方向重新繪製了品位的等級。這也是一種生存策略上的選擇,太勢利不利於社交,會降低一個人打通不同社交網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