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你的人生有Plan B嗎

2018-01-08 09:00

來源: 
Summmeer

作者

作者: 
Summer

你的人生有Plan B嗎

你的人生有Plan B嗎

連續在7-eleven吃了一周的泡麵之後,鄭如薇碰到了建築設計師湯有彥。

她透過她被泡麵的熱氣化成一團霧的鏡片看面前這個男孩子,全然不知這個橋段是他在默默看她吃泡麵一周的時間裡設計好的。

在之後的日子裡,鄭如薇的泡麵多了些營養。

湯有彥從黃昏市場匆匆買來生的雞腿和調料,加上便利店的食鹽和料酒,用一隻保溫壺做出了香氣誘人的雞湯。

這一次,鄭如薇的心和鏡片上的霧氣一起化開來。

台北傍晚的風裡,湯有彥騎着機車載着鄭如薇,聲音擲地有聲:

等我三十五歲的時候,我們結婚,然後買自己的房子。我會把它設計得很別緻很溫馨。然後我們可以每天一起吃早餐,一起吃晚餐,一定會很幸福啦。

而鄭如薇站在一個手足無措的路口。

湯有彥父親不慎摔倒骨折住院,而她得到了去上海工作的機會。

她掙扎在‌‌“希望自己可以稍微不平凡一點‌‌”‌‌“每天和愛人一起吃晚餐‌‌”的選擇里。

擺在她面前的是Plan A和B。

2

Plan A。

鄭如薇去了上海,從不識一人開始打拚。

加班,趕方案,做危機公關,忙到沒有一絲喘息的空隙。

晚上跟湯有彥視頻沒說幾句,對方因為白天上班夜晚照顧住院的父親,已經睡著了。

趕在小餐館打烊之前一個人去吃一碗雪菜肉絲麵,小夥計看她一個人,神情疲憊,多給她加了一隻煎蛋。

她好像離自己想象中的樣子近了一點:

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優質的生活品味;

穿職業裝,踩着高跟鞋,工作忙得四腳朝天也能妝容精緻地獨當一面,奔波在大城市的海市蜃樓里。

一個周末,湯有彥安頓好住院的父親,飛來上海。

面對着眼前這個,熟練使用刀叉,請他吃昂貴西餐廳的鄭如薇,平靜地說了分手。

他終於還是,選了一個,能陪他面對繁瑣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人。

鄭如薇後來又遇到了幾個人。

第一個閱歷能力都高於她,短暫時間裡,讓她學會自愈傷口快速成長,教她生存之道。告訴她:

不要讓讓自己變成一個,被丟掉的東西,別看自己失去的,只要專註在自己可以擁有的;

學習以擁有的快樂,來超越失去的悲傷。

另一個是獨自來上海打拚的男孩子,樂觀,愛笑,眼睛里的未來像星星一樣閃。

那個神情特別像,當初騎着機車載着她,飛馳在夜晚台北街道上的湯有彥。

後來人走茶涼,她還是一個人吃晚餐,甚至一個人面對一桌豐盛的年夜飯。

鄭如薇望着冷得像焰火一樣的城市夜景,猶豫着要不要棄城投降。

3

Plan B。

鄭如薇留在了台北,辭職。幫忙照顧住院的湯爸爸,耐心對待因為生活壓力而煩躁焦慮的湯有彥。

結婚生子。一家人的開支越來越大,成為家庭主婦的鄭如薇,每日忙於一家人的三餐和瑣事之中:

要惦記買今天特價的菠蘿包,要幫丈夫分擔事務所繁重的畫圖工作。

一日傍晚,在麵包店排隊的時候接到湯有彥電話。聲音刺耳而急躁,責備她為什麼還不去接在學校發了燒的孩子。

她付了錢,匆匆去學校把孩子帶回家。用新鮮的果汁哄好小朋友,開始煎晚餐要吃的魚。

婆婆在樓下按着門鈴,要她下去扶從醫院複查回來的湯爸爸。她拜託家裡的小妹看一下廚房,圍裙也來不及摘奔下樓去。

回來才發現廚房的魚已經焦了。婆婆在客廳抱怨為什麼還不帶孩子去醫院。

她覺得委屈,但每日疲憊歸家的丈夫已沒有耐心再聽她講下去。

以為相互扶持在生活的泥濘里深一腳淺一腳走出來的感情足夠堅固,最後敗給了生活里嚙齒一般的細碎。

感情如鯁在喉。食之無味,又棄之可惜。

湯有彥心知她做出的犧牲,然而他自己也陷在生活的泥濘里,呼救不得。

鄭如薇有時候也會想着,如果當初去了上海,現在會不會好過一點。

4

這是楊丞琳的新劇,《荼蘼》。

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就是把生活最本質,最真實的一面一點點鋪開在觀眾面前。

不願為任何人捨棄驕傲,又巴不得為某個人放棄矜持。

Plan A和Plan B的鄭如薇,把這一個完整的句子都演繹了。

但是你發現了嗎?沒有一條路是好走的。

我們都幻想能夠輕盈地生活,讓自己變豐盛,讓自己變篤定,然後一步一步走向目的地。

然而生活的真相是一地雞毛——

Plan A的鄭如薇要面對空無一人的公寓和人走茶涼的繁華上海;

Plan B的鄭如薇要面對一家老小的一日三餐和需要搶購的新鮮菠蘿包。

我發過一條微博:

坦白講,好像沒什麼遠大志向。能經濟獨立,滿足一下克制的物質慾望,有時間更新一下公眾號,每年跟發小聚到一起打打麻將,就夠了。至於投身學術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什麼的,離我太遠了。

我能想到最勇敢的事兒可能就是找個人結婚,打磨一下脾氣,嫌棄又不分開地走一段路,當個最天真的勇士。

長大就是一件,一點一點拉高失望忍耐度的過程。

現在想一下,高中那年數學不及格算什麼,愛而不得又算什麼,後來能一個人吞咽了比這大的多的失望。

高考去念哪一所大學,要不要讀研,什麼時候工作,什麼時候出國念書,是否握住那一個人的手,這些時刻你的世界風起雲湧。

而他人眼裡,不過是又普通的一天。

時間向前走,只有路口,沒有盡頭。站在每一個路口,用了全身的勇氣去選擇向左還是向右。

當初的一腔熱血和單薄決心僅僅夠支撐着走一小段路,身臨其境深夜痛哭的時候才開始想:

如果當時選了另一條路,現在會不會好過一點?

可是人生吶,永遠不會給你知道答案然後再做選擇的機會。

‌‌“誰都只能在人生的考卷上,慌張地寫下那唯一的選擇。‌‌”

5

每一個需要轉向的岔路口,都通向不同的Plan ABC,各個路口交叉組合,形成萬花筒一樣的萬象人生。

時間走得太快了。心智,勇氣,能力都要用力追趕才不能被遠遠甩下。

所以那些已經做的選擇,就是唯一的選擇。而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就是唯一的能發生的事情。

通常,長大並不是讓你成為一個新的人,而是成為一個你註定要成為的人,並且其實你一直都已經是那個人了。

張姐跟鄭如薇說:

‌‌“下了決心,就不要回頭想東想西的,沒有意義。往前沖,沒有退路咯。‌‌”

那些懷疑當初做的選擇的時刻,你只需要告訴自己:

我們所有的得到都是為了失去,而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別急着追向幸福,那樣的幸福,往往會讓你失望。最重要的是要替自己找到定位。‌‌”

不要懷疑是否來得及,是不是錯過了,還有沒有出口。其實擁有選擇權,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我們高估了自己自控的能力,卻也低估了自己承受的能力。

被時間捶打之後,縱使嘴巴上再喊着苦不堪言,到底也是一步一步走過來了。

凡人的軟肋就是,無論人生的選擇是什麼,都會對想象中那個沒有被選擇的自己心懷不甘和憐憫。

希望我們能看到生活越來越多脆弱的真相,然後愛它。

愛自己做過的每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