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八月的最後一天 我拚死也要把孩子生下來」

當父母的,除了怕放假,其實也怕開學。

臨近九月,又一批中國父母瘋魔。

「9月1日,年滿6週歲的兒童才能入學」,不少省市的這項硬性規定,讓許多家長在8月下旬這個時間點,各顯神通。

在這場和時間的賽跑中,托關係、想辦法修改孩子出生日期,成了不少下半年出生孩子的家長常規操作。

上海一位家長,為了讓9月3日出生的孩子邁過六週歲的門檻,創造性地自己用筆改了戶口本上孩子的出生年份,一度瞞過審查入學資格的老師,讓孩子成功入學。

直至學校和派出所核對信息,他們才發現這位家長的「小秘密」。

一部分更有「遠見」的父母,把孩子的搶跑線放在出生前。

新聞報導,這幾年每到8月份,湖北武漢各大醫院產科都是一派忙碌景象,擠滿產婦和待產孕婦。

武漢市婦幼保健院的醫師表示,8月份通過剖宮產搶生「開學寶寶」,已成為近年來的常見現象。

20180904034009900

武漢一產科醫生表示,這些年8月份的產科往往都因9月1號要開學,而異常忙碌/中新網

在門診,還有人預約8月31號生產,如若這一天前不能自然生產,就會剖腹,讓寶寶提前降生。

這些努力生下「開學寶寶」、用各種騷操作送孩子入學的父母,都有著合乎情理的動機: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點入學,總歸沒錯。

1

有一種焦慮

叫為人父母

搶生下孩子,把孩子提前送入學,對中國的父母而言僅僅是個開始。

數不盡的父母,把自己活成了最焦慮的那群人。

某大數據平臺曾發布過一份《中國媽媽「焦慮」指數》,數據顯示,為孩子、家庭操碎了心,是很多80後、90後媽媽的常態。

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超過60%的媽媽們,生活怎一個「愁」字了得。

20180904034010695

北上廣深,是媽媽們最好的焦慮生產器/《中國媽媽「焦慮指數」》UC大數據

幸福的媽媽各有各的幸福,不幸的媽媽們大都有著同樣的焦慮。

十大焦慮相關因素中,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高居前兩位,與之相關的關鍵詞是,生病、奶粉代購、學區房、入園、升學……

20180904034010187

孩子,是老母親們的心頭肉,也是每一個媽媽煩惱與幸福的根源/《中國媽媽「焦慮指數」》UC大數據

孩子們人生中的每一道坎,都為媽媽們貢獻著新的煩惱。

而行動大概是緩解焦慮的最好方式,一些家長,開始在孩子成長路上「揠苗助長」。

畢業於某名牌高校的吳先生,希望自己10歲的女兒能取得好成績,從今年暑假開始,便要求女兒每天完成4篇高質量作文。

有網友提調侃:「曹雪芹都沒你家閨女寫得勤」。

吳先生給女兒佈置的任務太多,連妻子都看不下去,經常和他爭吵。

直到8月2日,對丈夫高壓教育勸告無力的妻子,最終無奈選擇報警解決問題。

主持人撒貝南曾說:

「千萬別相信什麼人生別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話,只有百米短跑,才在乎起跑線。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起跑你看過誰站起跑線上,大家都一堆出發,誰能堅持到最後才最關鍵。」

焦慮的父母,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既無益孩子的人生,也給自己帶來了數不盡的憂傷。

2

提前入學

實際上是在坑孩子

家長搶生開學寶寶的初心,是不想讓孩子們輸在年齡上。

殊不知在孩子尚未成熟時,提早學習是在傷害孩子。

這一點美國著名心理學家Gsell的「成熟優勢說」佐證了。

他認為個體的身心成熟,是有順序、有規則地進行,只有當個體發展成熟了,學習才會起作用。

理論的提出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源於Gsell經典的「雙胞胎爬梯」實驗。

Gsell選擇了各方條件非常相似的雙胞胎T和C進行控制對比研究,得到這樣的結果。

寶寶T:出生48週後,每天訓練爬梯10分鐘,持續6週之後,能夠熟練爬梯。此時T剛學會走路,東倒西歪地走幾步路。

寶寶C:出生53週後,才開始每天訓練爬梯10分鐘,2週後與T水平相當。53週的T能很好地走路,腿部肌肉更為發達。

一母同胞出生的雙生子,另外一個多了5週的成長時間,只花了對方1/3的時間,就達到同樣的學習成果。

為了更科學論證這一現象,Gsell找來了百對雙胞胎,進行了多次對比試驗。

結果發現,不管雙胞胎的種族、性別如何,發育更為成熟的孩子經過短時間的訓練,能得到更熟練的成果。

耐心等待,時機成熟時結果往往事半功倍。

隨著相應年齡階段的劃分,兒童的智力也是逐步成長的,各個階段的順序不能逾越。

逾越就擾亂了兒童的發展進程。

小孩一年一個樣,5歲多的孩子,和6歲的孩子差距必然存在。

這群提前入學的兒童,被催促著跳過某個正常發展階段快速成長。

自卑心理和厭學情緒可能會就此產生,同時,年齡尚小的孩子還有可能受到高齡同學的孤立。

提早入學的弊端並不只是表現在兒童早期學習階段,還會影響日後初高中的學習生涯。

清華大學《我國青少年體質發展的現狀、趨勢及對策研究》項目的研究者,根據陝西省某市全體中小學學生入學年齡和年級數據,確定了79475個研究樣本。

他們將學生分三類:適齡入學(6∼7歲)、提早入學(小於6歲)和超齡入學(大於7歲),分別對三類學生的身體機能、視力不良檢出率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提早入學的學生,在初中和高中階段,有較高的營養不良與體重偏輕情況。

此外,與適齡入學和超齡入學相比,提早入學的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明顯較高。

總體而言,提早入學的學生在身體機能和視力水平上都差於非低齡學生,這對他們的健康非常不利。

提前入學,說是為孩子省下一年時間,實際可能是在坑孩子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最後結果可能像網友調侃那樣:以為可以趕上9月上學,殊不知,高中復讀了……

3

過分期待

對孩子和家長均無益處

出身於普通家庭的父母們,憑藉自己的努力在社會上有了立足之地。他們擔心回到過去的生活質量,對孩子的未來也充滿焦慮和擔憂。

於是除了對自己狠,同時也將壓力下放到孩子身上。

幾年前,郎朗橫空出世。人帥琴技好,一瞬間成為了全民偶像。

一篇對郎朗爸爸的報導也引起了熱議。郎朗父親曾因為小郎朗耽誤了兩個小時的練習,就「讓他跳樓去死」,甚至給他吃「安眠藥」。

這樣的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呢?

還有一部分家長,會讓孩子來替自己實現未完成的人生夢想。

讀書時看到一個故事,具體細節記不太清。

一位父親一直有一個足球夢。於是他把自己讀小學的兒子送到了足球學校。

放學週末,孩子都要被送去練球。

在一次訓練比賽中被人鏟倒,孩子受了嚴重的傷。爸爸說:很多偉大的運動員都受過很多傷,不能因為受傷耽誤了訓練進度。

不幸的是,重新開始的兒子又受傷了,傷的是同一部位,醫生說他再也站不起來。

不要讓孩子替你圓夢,那是你的夢,不是孩子的。

想靠砸錢來緩解焦慮,結局往往財夢兩空。

有報告稱,從直接經濟成本看,0到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將達到25萬元左右。如估算到子女上高等院校的家庭支出,則高達48萬元。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李培林在《2005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中指出,「連續數年,多項關於城鄉居民儲蓄目的調查中,子女教育費用均被排在第一位,超過養老與住房。這不是件正常的事情。」

有些東西可以速成,但教育,永遠急不得。

望子成龍沒錯,只是請不要忘了,多給孩子一些緩衝時間,而這從長遠的人生來看,未必不好。

參考文獻:

[1]賈蕾.初探格賽爾的「成熟勢力」心理髮展理論對現代教育的啟發[J].大學時代論壇,2006(02).

[2]李長眠.對兒童智能早期開發若干問題的評價—兼論提前入學對兒童心理髮展極為不利[J].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93(01).

[3]H.P.Ginsburg&S.Opper.Piaget』s Theory of IntellectualDevelopment(3rded).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1988.

[4]李曼麗,詹逸思,張羽.低齡入學利弊分析——基於陝西省某市中小學學生體質健康與學業表現的實證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01).

[5]UC大數據.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R].2017.

來源:談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