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成大事者 不謀於眾 何以見得

成大事者 不謀於眾 何以見得

“論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出自《商君書》中第一章《更法》。“成事者不謀於眾”的意思是:要成就大事,不應該去聽從身邊人的意見或者建議。為何這麼說?

1、沒有一個成功的老闆會問:“我這麼決定大家覺得如何?”

工作這幾年,遇到的人和事也算不多不少,各行各業,不同職位,不同層次,也算有一些。我見過的厲害的角色里沒聽過類似的話。因為想成大事的人,心中肯定有一定的想法,眼光跟見解。想做一件大事時,如果聽這聽那的意見,思想就會出現動搖,就會影響自己的決定,所以基本選擇相信自己原本的決定。

而且,別人見識層次不夠,心胸狹小,氣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會動搖你的意志,也會破壞你的信心和情緒。成大事不可謀於眾。

2、人心多雜,走漏風聲,葬送機會

秦孝公時,商鞅就對孝公講一番道理:“對於一般人,事情開始的謀劃,和他們談不攏,只能成功之後和他們共同享樂。講究崇高道德的人;不附和於俗人,欲建立大功大業的人,不必和普通人商議。”

一般來說,胸懷大志的人由於人生目的和知識見解與普通人有很大距離,有些事不必和普通人商量,應當說是正常的。成大事者不謀於眾,對於其它人雖然不與人商議,在其本人卻必是深思熟慮的。另外,他必須確實具有成大事的謀略和能力,心中的計劃還必須合乎事物發展的規律。如果僅僅是自以為了不起,自大狂妄,那只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還有,即使願望是好的,行為有人支持,但計劃脫離實際,雖然雄心勃勃,也必須放棄幻想。

3、不謀於眾,必是深思熟慮

成大事者不謀於眾,對於當事人來說,雖然未與人商議,在他本人卻必是深思熟慮的。另外,他必須確實具有成大事的才幹和能力,他胸中之謀還必須合乎事物發展的道理。如果僅僅是自以為了不起,不知天高地厚,那只有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看此文切記:遵循事物發展的道理,把握自身所具有的實力和資源,悟成大事者不謀於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