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從廣州中山八路地鐵站出來,穿過繁華街市,轉進泮塘路,在荔灣湖公園的一側拐個彎,沿著龍津西路一直行到恩寧路,最終會抵達喧鬧無比的上下九。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街道兩旁蔥蘢的細葉榕,巷口的石立牌坊和青石板路,老屋趟櫳門上深沉的木色,以及無數以X記命名的老店,提醒著你,這裡就是傳說中的“西關”了。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西關到了喵

如果說一座城市也有記憶,西關一定保存著老廣州記憶里,最富有煙火氣的部分,並且以食物的美好滋味,讓這記憶溫暖又鮮活。

今天,帶你看看那些西關老酒家的往昔繁盛,與今日的風華。

1|“味在西關”

要是有來自廣州的吃貨朋友,你想必聽過 TA兩眼發光地說起西關的美食多麼好吃。

明清時期,“西關”其實是老廣州城西門外一帶的統稱,如今則被歸入荔灣區。這個模糊的地理概念,放在今日版圖裡,可以理解為廣州城區以西,北起龍津路,南臨珠江,東至人民路,西瀕荔枝灣的這片城區。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廣州人常說“東山少爺,西關小姐”,因舊時權勢官宦人家,多住在東山一帶,而西關則因為商市繁榮,聚集著富貴巨賈,這裡的富家小姐們也就成了西關風情的象徵。

作為彼時廣州最富庶的區域,西關一帶商鋪林立,食肆繁華,你可以想像,一百年前荔灣湖上遊人如織,水上人家爭相賣著“艇仔粥”,小巷裡深宵飄出誘人的雲吞面香,而製作布拉腸的灶台上永遠雲蒸霧繞。

雖然如今,西關風華早已褪去,但食物的味道,卻挾著城市的故事,長久地保存了下來,留在一代代廣州人的記憶里。

2|西關百年老酒家

陶陶居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創始於光緒六年(1880)的陶陶居,原是西關一大戶人家的書院,最初名為“葡萄居”,主要製作姑蘇茶點為主。後為富商譚傑南買下,取“樂也陶陶”之意,更名為“陶陶居”。

大門口氣勢磅礴的金漆牌匾,旁邊一行小字“南海康有為題”。相傳康有為在廣州講學時,常來此飲茶,因而應老闆之邀,題下了這幅字。到民國時期,魯迅和巴金也曾是這裡的座上賓。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和老酒樓一樣,陶陶居自然也少不了玲瓏花窗,廳內的七彩玻璃屏風上鐫刻著詩畫,仍可見舊日文人風雅的痕迹。

在一眾西關老酒樓之中,陶陶居的出品,也堪稱出色。

榴槤酥是鵝君最愛,外皮酥脆,牙齒輕輕一觸即碎,榴槤內餡柔軟濃醇,暗暗帶著一股奶香。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傳統的豉汁蒸鳳爪,外皮炸得稍稍鼓起,而經過蒸煮後則紅香酥軟,又富有嚼勁,入口脫骨,豉汁鹹度與甜度的平衡恰到好處,連浸在豉汁中的花生米,也十分入味。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豉汁蒸排骨肉味頗正,油而滑嫩,底下還搭配粉嫩芋頭塊,混合著肉味和豉油,相當可口。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而燒鵝更是驚艷,鵝皮香脆,皮下油脂滲進肉中,口感滑嫩無比,全無油膩之感,連骨頭都透出香味。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2回頂部

蓮香樓

與陶陶居一街之隔的蓮香樓,也是歷史超過百年的茶樓。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蓮香樓以糕餅起家,前身是專營糕點的“糕酥館”,光緒十五年(1889)改名“連香樓”,而以蓮蓉餡糕點最為出名。宣統二年(1910),一位名為陳岳如的翰林學士,在此嘗過蓮蓉糕點後,為它的清香滋味傾心不已,於是寫下“蓮香樓”三字,連香樓也因此更名為“蓮香樓”。

香港商人看中了它的名氣,1918年在香港中環威靈頓街開設分店,營業至今。因為百年茶樓不變的典雅氣氛,當年電影《花樣年華》的記者會,就選在香港蓮香樓舉行。

去西關老酒家 找廣州人記憶里的老味道

香港蓮香樓,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