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回國過年半個月花了13萬元!加拿大華人扎心了

作者:吳小憂

最近,一位華人在網上吐槽:“雖然我知道父母很希望我們能回家過年,但我還是決定不回去……不是不想回,是不敢回。”

然後他就說了自己上一次回國,半個月花掉13萬元人民幣的事兒。

回國過年半個月花了13萬元!加拿大華人扎心了

在國外就是混得好,紅包都該比別人大

“我屬於很不幸的,奶奶和姥姥都生了很多孩子,兩個叔叔、三個姑姑、三個舅舅、一個姨,只要是新年回家,這幾位長輩至少一人2000塊現金,還不算買的各種禮品。而這些長輩們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四代同堂,他們的孫子孫女張口一句‘過年好’就是500塊錢的。我家的大長輩都已經80多歲,奶奶已經去世了,爺爺、姥爺、姥姥,每個人給5000塊。”

更扎心的是,這些錢都是針對他這個“海外華人”的專屬定價,跟他同輩的兄弟姐妹們,都不是這個價。

因為……“在國外生活就是混得好,紅包都該比別人大!”

“我媽總安慰我,反正也不經常回家,多花點錢就多花錢吧。其實我從沒說過,每回國一次,我們全家在國外一個月的工資和開銷就花完了。”

回國過年半個月花了13萬元!加拿大華人扎心了

其實花點錢還不是最可怕的

“其實花點錢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大姨突然說‘我孫子學習特別好,他爸媽準備送他到國外讀書,到時候你幫忙照看照看。’”

“這邊三舅又說‘在國外打工是不是賺錢特別多,我朋友家的孩子想過去呢,你能幫忙給介紹個工作不?’”

他說,真的超級害怕應付這些,幫忙照顧孩子、幫忙找工作這些實在是太大的責任。

“我跟我老婆在國外一路過來也是很不容易的,我們賺的每一分錢真的都是辛苦錢。我剛走出國門的前幾年,在電商公司打工,真的是很苦很迷茫,經常坐在公司門口的噴泉旁偷偷抹淚。想想自己哭得跟個傻逼一樣的時候,靠過誰?還不都是自己扛過來的?”

“現在混得有點樣子了,這些親戚們就覺得你應該幫他們,我覺得這種親情綁架太可怕了。”

回國過年半個月花了13萬元!加拿大華人扎心了

回趟國,一年工資都沒了

其實,每年一到這個時候,要不要回國過年,就成了加拿大華人圈子裡經久不衰的話題。

多倫多畢業的留學生小張吐槽說,國內的親戚總覺得我們在加拿大的就是人生贏家,整天衣著光鮮亮麗,呼吸著新鮮的空氣,食品安全不用愁,但事實上我們並不是生活在粉紅色的夢幻泡泡里。

“在這裡賺錢很辛苦,存錢更難。不能時常出去旅遊,就算回趟國過個年,可能一年的工資……說沒就沒了。”

真的,網上還有華人給大家算了一筆帳——回國過個年,至少要花掉20,000加元。

回國過年半個月花了13萬元!加拿大華人扎心了

機票

起初,每年1月2月新年前後的機票價格沒有大的波動,但近幾年來情況有變——隨著華人移民數量日漸增多,中國遊客也樂意在長假期間踏出國門,漸漸的,新年時候的機票開始緊張,價格也水漲船高。

兩個大人帶一個孩子的往返機票,算3000刀吧。

人情

回國過年,花錢的大頭是人情。小孩滿月、喬遷新居、老人祝壽、親朋結婚應該是新年期間最容易遇到的酒席,還有紅包。國內的隨禮紅包一個1000已是常態,所以保守估計的話需要1000、2000加元。

送禮

每次回國,總覺得要帶點加拿大特產見人。三文魚、深海魚油、藍莓干、楓糖漿……其實這些東西現在國內都能買得到,而且人家未必愛吃,但不親自背回來總顯得禮數未盡,所以回國時常常像逃難似的大箱小箱一大堆。

孝敬父母

平時沒有好好陪他們,回到家裡恨不得缺了什麼趕緊添,壞了什麼趕緊換。父母自然是說:“不要買什麼,我們不缺什麼。”但越是這樣,我們的愧疚感就越強。

捯飭自己

回國後你八成會發現自己真的就像鄉下來的,沒有髮型、膚色暗沉、各種老土。不捯飭一下自己都不好意思串門去。

來源:加國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