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華裔發現英語有口音 會帶來差別對待

華裔發現英語有口音 會帶來差別對待

(資料照)

近期一份新研究報告發現,美國一些最大品牌汽車經銷商,在銷售汽車和融資時歧視有色人種。不僅如此,不少新移民也發現自己的口音,會帶來和他人不同的對待。律師則指出,在法庭等正式場合,有些人會因為說話者有口音,便偏見地認為,此人沒有水準或不聰明。

南加一位華裔去年替孩子買了一輛2015年豐田Camry舊車,賣車公司只給了一把車鑰匙,他希望多打一把鑰匙。結果英文帶有口音的爸爸,和沒有口音的成人子女,在不同時間向同一家公司問價時,價格竟然相差50元。當時爸爸問到的價格為200元,孩子問到的是150元。

華裔丁女士則說,有口音的英語,會帶來較差的服務態度。例如她最近在機場遇到出票機器問題,她向櫃檯人員問詢,對方就“一臉不爽”地表示,是丁女士自己看不懂不會弄,態度極其不耐煩。

其實這樣的情況對華人新移民不是什麼新鮮事。多名華裔留學生表示,學校也有這類問題。華裔留學生Rosalyn表示,她本科學表演專業,當年是該校表演系裡唯一的華人。其中一門形體課,每次上課前大家需排成一排,每人以舞蹈姿勢往前邁一步說自己名字。結果從第一堂課開始,每次輪到Rosalyn,這位白人女老師就會說聽不懂她在說什麼。

Rosalyn表示,最關鍵的是,她只是在說她的名字而已,卻每次都被要求重複十幾次!這樣四、五堂課之後,同學都表示支持Rosalyn,稱“我們不認為她的英文口音很糟糕”。於是課後Rosalyn去找了學校的學生辦公室,反映這一情況,之後也跟這個女老師私下溝通,才算是和平解決。

Rosalyn表示,也見過其他族裔同學,遭遇這樣的口音窘況時,直接跟老師起了衝突,最終有理變無理,遭學校處分。她表示華裔同學可以直接找學生辦公室,避免衝突。

華裔律師杜惠莉表示,她在處理案件時,常常遇到在警察報告中,因為警察聽不太懂證人說的英語,也沒有耐心試圖去理解對方說什麼,就會在報告上評估表示,此人不是一個好的目擊者。但事實上,如果讓這位證人用母語講述,能提供更多信息。

她表示,在法庭、警察這類場景中最常出現這樣的情形。她舉例,日前不久一位華裔遇到某事時,對方白人或許沒聽懂,也或許故意不願了解,便向律師表示“他就在那不斷嘀咕”(He was rumbling on and on),但事實上這位華人說的只是非常簡單的句子。

杜惠莉表示,她感覺,尤其在法庭等正式場合,有些人會因為說話者有口音,便偏見認為此人沒有水準或不聰明,其實這是很不公平的。

來源:世界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