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它是何物?擁有上到王公下至平民都抵擋不了的魅力

  • 生活

20191027104413957

宋人的雅事特別多,之前說過“香”,這一篇來說說“茶”。

和其他生活美學的追求一樣,飲茶在宋代蔚然成風,也和才富八斗的宋徽宗有關。一本《大觀茶論》,短短二十篇寥寥幾百字,已將當時貢茶的生產、採摘、製作、品鑒、儲存乃至器具等講了個清楚明白。

01大觀茶論

在《大觀茶論》的開篇一段,宋徽宗將茶賦予了特殊的文化內涵,稱其“雅高致靜”。他認為茶是有靈性的,它集天地萬物之精華,靈秀高雅,用以陶冶人們的性情,提升人們的品位,滌盪人們的心靈。這本書對於茶文化的推而廣之,愛茶品茶的風氣傳播,起了很好的宣傳作用。

《大觀茶論》:“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閑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

宋徽宗《大觀茶論》

書的內容主要是圍繞“北苑貢茶”展開:北苑,地處福建南平市建甌市,成為貢茶產地緣於唐,盛於宋,一直延續到明,有幾百年的歷史。詩人陸遊在《建安雪》中的“建溪官茶天下絕”,贊的就是這兒的茶。

為什麼貢茶基地選在南方?這是茶樹天性使然:縱觀古今名茶產地,基本在南方,而人工栽培茶基地以浙江、福建居多。茶樹喜歡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陰,更愛雨水豐沛——南方具備產好茶的天然條件。

至於熱帶地區的茶,如錫蘭和印度,據考證說是英國人於十七世紀從我國福建帶去的“正山小種”栽培而成,而那已經是清朝時候的事情了。

可以說,在喝茶種茶這件事上,中國的鼻祖地位無可匹敵。

不過前不久看過的一則新聞卻很意外,世界人均茶消費第一位的國家竟然不是中國!“根據調查機構歐睿(Euromonitor)2018年的統計數據,世界上每年人均茶葉消費量最高的國家是土耳其,每年人均消費量是3157克;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別是愛爾蘭(2191克)與英國(1942克);而中國則以人均茶葉消費量566克,全球排名第19位。”

說回《大觀茶論》,在書里提到一種極為珍貴的“白茶”:宋徽宗贊它自成一品,和其他茶與眾不同;非常偶然才有機會得到,絕不是人力可以掌控;因此產量稀少而更加珍貴;蒸或焙的過程更要小心翼翼,火候一旦不對則前功盡棄;如果成功,則如玉從原石中重生一般,無與倫比——字裡行間的熱愛之切溢於言表。

《大觀茶論》:“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林崖之間,偶然生出,雖非人力所可致。正焙之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於二、三胯(銙)而已。芽英不多,尤難蒸培,湯火一失則已變而為常品。須製造精微,運度得宜,則表裡昭徹,如玉之在璞,它無與倫也;淺焙亦有之,但品不及。”

為什麼白茶如此受到寵愛?除了它的產量極低、製作複雜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它是“點茶”最佳的原料:青白的顏色,在加水起泡之後最易達到色澤雅緻的視覺效果。據古書記載,白茶的口感偏寡淡,其實並不適用於飲食,只不過它在點茶中的出色表現,讓它在宋代茶史上佔據了二把交椅的位置。

那麼,頭把交椅是什麼茶呢?當推“龍團勝雪”!聽著名字已經美不勝收令人神往了,何況實物呢。雖然已經失傳很久,不過從古書記載的文字中我們可以想像一二。

據《宣和北苑貢茶錄》的記載,這種茶是將本已經十分珍貴的銀絲水芽,再取其最核心的部分——色澤光潔雪白,晶瑩剔透。有史說,這種茶在貢茶中也是佼佼者,價值更是高達每片黃金數兩,珍貴程度可見一斑。

《宣和北苑貢茶錄》記載:“宣和庚子歲,漕臣鄭公可簡始創為銀絲水芽。蓋將已揀熟芽再剔去,只取其心一縷,用珍器貯清泉漬之,光明瑩潔,若銀線然。其制方寸新銙,有小龍蜿蜒其上,號龍園勝雪。”

“龍團勝雪”另有妙處在於包裝:和今天的茶葉被塞進了不相關材質的瓶瓶罐罐的做法不同,宋代貢茶的團茶包裝講究的是“型、神”兼具。

型:模具有圓形、方形、八角形、茶花形、梅花形、雲形,不一而足;

神:因為是貢茶,模具的花紋通常以龍、鳳為主題,輔以花式包邊或者吉祥紋理鑲嵌,變化萬千,神采各異。模具按照茶品、茶類分別設計,個個不同。

20191027104414987

茶模具花式,出自《宣和北苑貢茶錄》

20191027104415218

現代人仿製的茶團

02點茶

宋時流行“點茶”,不僅為皇室所喜愛,文人士大夫階層更是它的忠實粉絲。因此“鬥茶會”幾乎是佳節假日、聚會休閑的必備節目之一。

點茶,聽起來就很有趣味了,玩起來更是有千萬種方法。

基本步驟

▷將茶粉放入茶器,加入少許沸水(古人稱之為“湯”),均勻攪動,使得茶成為膏糊狀,稱為“調膏”

▷繼續注入沸水,稱為“點湯”

▷點湯的同時,要用茶筅適度地擊打、拂動茶湯,讓茶湯泛起湯花。

▷最後得到的茶湯應該泛著乳白色的湯花。

20191027104415551

20191027104416449

宋劉松年《攆茶圖》

要講求效果出色,每一步都有玄機:

茶粉是什麼茶?上文講到,白茶是最好的點茶用茶,因其色澤青白;

茶器是什麼顏色什麼材質?這個又和宋代的瓷器工藝水平不可分割了,下文會講到;

沸水的溫度、注水的速度和角度?宋徽宗的《大觀茶論》中對“點茶”更是用了最長的篇幅來描寫,單單注水就要求有七道工序,道道不同,道道精彩,每一道過後茶湯狀態也顯現出不同變化;

此外,茶粉和水的比例如何?攪動的力度和手法?等等,這其中的學問,若詳細描述起來,寫一本鴻篇巨著都不為過。

03鬥茶會

既然“點茶”這麼有趣又這麼多人喜愛,那比試比試總要的,由此就衍生出“鬥茶會”。

根據史料記載,其實鬥茶在唐代已有,只不過遠不及宋代這樣被人追捧和普及。北宋范仲淹的一篇《和章岷從事鬥茶歌》,洋洋洒洒幾百字,把鬥茶的樂趣描繪的淋漓盡致。而評判的標準主要是湯色、湯花和茶味。

湯色即茶水的顏色,以純白為上,其次分別為青白、灰白和黃白色。顏色除了和茶的種類有關,也受到烘焙的程度火候控制。

湯花是指湯麵泛起的泡沫。決定湯花的優劣也有二條標準:首先是湯花的色澤,以鮮白為上;其次是湯花泛起後,水痕出現的早晚。如果茶末研碾細膩,點湯、擊拂恰到好處,湯花勻細,就可以緊咬杯邊,久聚不散,被稱為“咬盞”。

反之,如果湯花泛起,不能咬盞,就會很快散開。湯花一散,湯與盞相接的地方就露出“水痕”。水痕出現早者為負,晚者為勝,因此鬥茶的勝負以“水”來計算,輸一次為“一水”,兩次為“兩水”,依此類推。

20191027104417514

宋劉松年茗園賭市圖

宋代的文人雅士們總會把雅趣發展到極致,鬥茶會也不例外。漸漸的,鬥茶會有了“鬥茶令”“分茶”等內容,熱鬧非凡。

“鬥茶令”和“行酒令”類似,即興的詩作供現場助興。

“分茶”在北宋陶谷在《荈茗錄》有所記載,就是使茶湯的水紋形成圖案,或花鳥魚蟲,或山水百草;不過這些圖案僅僅可以停留片刻便會消失,像魔術一般,因此稱為“茶百戲”。這種玩法唐代已有,到了宋代稱為“分茶”,兩者一脈相承。

喜愛“茶百戲”的文人很多,其中就有著名詞人李清照,她寫有有“生香熏袖,活火分茶”,“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等詞句。宋徽宗趙佶也精於分茶。可見宋時,上自帝王,下至文人、僧徒,都會玩分茶且各有招數。

上述種種,是不是聽起來有一點耳熟呢?熟悉咖啡製作的朋友可能會會心一笑:這好多竅門和咖啡調製有異曲同工之妙啊!沒錯,調製咖啡也要講求咖啡豆(粉)的品質、水的溫度,而拉花工藝,就考驗加入牛奶時的手上功夫了;最後,一杯好的咖啡,是需要“掛杯壁”的,這是不是和“咬盞”也有幾分類似呢?可以說,如今咖啡師把玩的這些技巧,宋代的文人雅客們早已是欣賞體驗在先了。

而且,分茶和咖啡的拉花一樣,都是曇花一現的美麗:需要現場欣賞,即刻品嘗,這才是“鬥茶會”的最大樂趣所在——因為短暫,所以特別難忘;因為美味,所以久久回味。這視覺上的片刻歡愉和味覺上的持久體驗,正是點茶、品茶帶來的極致感官享受。

20191027104419239

宋徽宗《文會圖》

04茶具

點茶的效果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環,那就是茶具。宋代的茶具在前朝的基礎上也有了很大發展,分門別類各有專職。在南宋審安老人《茶具圖贊》中,甚至將所有茶具命名,給予生動形象的稱呼,令人莞爾。比如,舀水的茶勺稱為“胡員外,名惟一,字宗許,號貯月仙翁”。

這個容器姓胡,和“葫”同音,暗指以葫蘆製成;員外是官名,而“員”和“圓”也是同音,暗指形狀為圓形;而“貯月仙翁”四字更妙,既說明了功能,又賦予了詩意,讓人拍案叫絕!

而盛茶的容器“盞”樣式很多,鬥茶中以“建盞”為至上。為什麼呢?首推視覺效果的原因。既然宋代鬥茶崇尚白色茶湯,那麼最佳匹配當然是黑釉的茶盞。不過,簡單的黑釉色是無法滿足挑剔的宋人口味的,因此演化出來多種微妙的紋理變化,其中以兔毫、鷓鴣斑、曜變為上品。當純白色的茶湯激蕩於黑釉色的茶盞中時,這份視覺衝擊力是強烈的、美崙美奐的。

按照史料來看,宋人最愛莫過於兔毫盞,蔡襄的《茶論》和宋徽宗的《大觀茶論》都曾專篇書寫。

20191027104419656

宋,建窯黑釉兔毫盞,故宮博物館藏

不過如今最為珍貴的應該是曜變盞:已知傳世的只有四件,三件於日本,僅一件於中國杭州出土,且為殘品。有新聞說最新的工藝研究已經可以燒造出很類似的效果,這對古代工藝的傳承和延續是個好消息。

20191027104420669

20191027104421796

建窯曜變茶盞日本藤田美術館藏

05吃茶?飲茶?

說了這麼多,最後說說“吃茶,還是飲茶”的話題吧。

在我們幾千年的品茶史中,這茶的食用方法也是經過了諸多變化,幾乎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流行做法。有一種說法“唐煮宋點明清泡“,算是對歷代的一個小結。

唐代“茶水並食“:先烤茶,至餅茶冷卻後,研成粉粒狀;然後煮茶,水沸後用竹筴在沸水中邊攪邊投入茶的粉粒;最後酌茶、斟茶,將茶湯舀入碗內,茶及水一併食用——可謂“吃茶”。

宋代,剛剛講過的“點茶“是主流,和唐代一脈相承。

明代“泡茶法“:制茶法和飲茶法一再簡化。用沸水直接沖泡散茶。置茶於茶壺或蓋甌中,以沸水沖泡,再分瀝到茶盞(甌、杯)中飲用。明朝人認為這種飲法“簡便異常,天趣悉備,可謂盡茶之真味矣”——可謂“飲茶”,而這種茶葉沖泡的方法也延續到了今天。

可見,茶確是經歷了從食用到飲用的歷程,從“吃茶”到“飲茶”的演變。不過,在很多地方習俗和語境里,這些辭彙還帶有其他含義。比如,粵語地區的“飲茶”,指的是到酒樓里喝茶、吃點心;而杭州話里的“吃茶”則有那麼一點點“品”的味道——三五知己坐下來,泡一壺茶,點幾樣茶點,慢慢品,細細聊——從地方話中或許可以窺得一點點傳統的延續。

總之,茶事和香事一樣,既是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又是遊離於生活之外的閑情雅趣之一。宋代流傳下來許多關於茶的著作,讓我們有機會神想一下當年古人“舉杯清酌、飲滌塵煩”的美妙場景。

宋代的點茶之道,和今日風行海外的日本茶道,並不是一個概念,這一點筆者很認同日月洲先生在《大觀茶論》譯註中的說法。然而如今,海外對茶道的理解卻多來自日本,這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如何讓傳統中美好的部分符合今天的審美情趣,如何讓民族的成為世界的,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來源:36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