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這兩種行為正在傷害孩子的耳朵 你還在做嗎

我們的耳朵不僅有聽聲音的功能,還有維持身體平衡的作用。如果不小心,會讓自己的重要器官受損,所以懂得一些保護保健耳朵的方法是必要的。既然耳朵的重要性很明顯了。那就要保護它。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傷害孩子耳朵的行為?如何保護孩子的耳朵呢?

傷害孩子耳朵的行為

1、讓寶寶長時間戴耳機

有些父母感覺MP3很時尚,於是也想讓小寶寶“享受”一下。但是,因為寶寶的年齡比較小,他們可能控制不好音量。如果音量很大的話,對於寶寶的聽力是有損害的。另外,耳機的耳塞直接被塞到耳朵裡面,聲音直接刺激鼓膜,然後通過鼓膜來傳導,時間長了,鼓膜很容易疲勞,也容易造成聽力下降。

2、捏鼻子灌藥

捏鼻子時孩子會掙扎哭吵,這樣可能導致鼻腔分泌物或藥水通過孩子短直的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其實捏著鼻子喝葯除了聞不到苦藥味外,並不能影響味蕾。另外,孩子的鼻腔黏膜、血管比較嬌嫩,捏鼻子喂葯時,家長的力度如果沒控制好,還會導致鼻黏膜和血管損傷。

如何保護孩子的耳朵

1、避免雜訊侵蝕耳朵

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雜訊,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雜訊。當突然出現雜訊時,應該及時用手把耳堵住,並張大嘴巴。小孩子不要學著用耳機聽,因為耳朵等的器官還沒有完善發育,時間長了會損傷耳朵。

2、防病

一些疾病可影響耳的健康。感冒就是是引起中耳炎的一大罪魁(75%的中耳炎系感冒作祟),故防止中耳炎的最好辦法莫過於預防感冒。其次,麻疹、腮腺炎、風疹等急性傳染病也是中耳炎的導火線,應該按時接種疫苗,防止這幾種傳染病上身。

3、避免意外傷害

耵聹是人體耵聹腺產生的一種油脂分泌物,它存在於外耳道,有保護耳朵的作用。不要用棉簽更不能用發卡或火柴棍等給小兒挖耳內耵聹,如果用力不當,不僅會傷及外耳道,還有可能傷到鼓膜。

4、避免異物入耳

游泳、洗澡時不慎進入耳朵的髒水,淘氣玩耍時塞入耳朵的紙團、小球,模仿成人掏耳朵時用的發卡、別針、火柴棒……這些不起眼兒的小東西都可能成為損壞寶寶聽力的罪魁。所以媽媽們一定要注意避免異物進入寶寶的耳朵,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