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過年給您提個醒:定製年貨 別貪「古法」「私房」

過年給您提個醒:定製年貨 別貪「古法」「私房」

過年臨近,不少人開始準備年貨。相比起超市裡標準化生產的成品,根據需要私人定製的年貨越來越受歡迎。無論是線下實體作坊的代加工食品,還是線上各地農家自製的土特產,甚至朋友圈裡的私家菜,都陸續走上人們的餐桌。然而,這些定製年貨在生產過程中衛生狀況如何?添加成分是否超標?儲藏運輸條件究竟能不能得到保證?這些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

加了板油又多加10斤辣給父母灌了60斤香腸

這幾天晚上,張亮家裡的餐桌上總會有兩碟香腸,一種加了板油的,還有一種是加麻加辣的,這都是張亮給遠在內蒙古的父母寄完定製年貨後剩下的自留品,“都是我在門口肉店定的,我媽和我弟弟他們都愛吃辣,我這定製的加料香腸,他們都特別喜歡。”

這也是張亮第一次給父母準備定製的年貨,以往過年回家的時候,他都是從超市裡買一些特色產品帶回家。但今年元旦,他在小區門口買菜時偶然發現的這個香腸灌制點讓他改了主意。“我還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家裡比較窮,不太捨得買肉,我媽媽跟別人那兒得到一個做香腸的方子,我爸買來小腸刮好做成腸衣,我們自己在家裡灌香腸,想起來挺溫暖的。”一番懷舊之下,張亮當天就定製了10斤標準口味的香腸,兩天後取貨。

拿到香腸蒸熟後,張亮覺得特別滿意,還跟父母打電話彙報自己的“大發現”,聽到父母說老家現在已經沒人灌香腸,他便萌發了定製香腸給父母當年貨的念頭。第二天,他興緻勃勃地去定製了兩種,“加了板油的更香,我父母他們肯定愛吃。他們口味重,我就又在標準配方上多加了10斤辣,一共做了60斤香腸。”

給父母快遞迴去後,張亮又跑去加灌香腸,這一次他只灌了5斤,因為灌制香腸的老闆說,需求太多,需要的配料已經用光了,得等到年後從四川老家帶回來才能接單。而他的父母收到了這份定製年貨也特別開心,張亮的媽媽專門打電話誇兒子用心,“你爸特別喜歡加板油的那種,他牙口不好,別的香腸都咬不動,就你給定製的這個特別好,你爸一頓飯就吃了小半斤!”

和張亮類似,小雨給父母準備的年貨也不是多麼貴重的東西,勝在定製:她在自家單位的餐廳定了10個醬肘子,20斤醬牛肉。

小雨說,她小的時候,每到臘月廿六,都是由爸爸生火用大鐵鍋燉肉,“上午燉牛肉、肘子,下午燒豬蹄子和雞,然後再做一鍋皮凍。”幾年前,他們家的平房拆了,住上了樓房,爸爸的這個固定節目就取消了,“灶台上那個小鍋,一共也盛不下幾塊肉,我爸覺得做起來沒動力。”沒有了“爸爸”牌的皮凍、醬牛肉,小雨一家總覺得飯桌上少點什麼。

今年臨放假前,小雨聽說單位食堂接受過年外賣訂單,幫員工定做肉食。她趕緊訂上了,跟父母彙報了之後,父母高興之餘又讓她把訂單數量翻了一倍,“多帶回來點,給親戚們也送點。大家現在都很少自己做,你們食堂的東西吃著放心。”

“純天然”“無添加”全憑直覺上的信任

相比起線下專程上門採購,程璐更喜歡在網上買年貨,“過年不管想吃哪個地方的特色風味,都能足不出戶輕鬆買到,特別是農家自製的土特產,感覺更有年味兒。”

在她的購物車裡,已經選好了5斤來自貴州的農家土豬臘排骨、3斤來自廣東的自製腐竹和2.5升來自江西的自榨野生茶油,“賣家介紹里,能看到製作過程中的照片,有點像當時《舌尖上的中國》裡面那種場景,一般都是主打‘純天然’、‘無添加’、‘古法手工’,價格也不便宜,買的人還挺多的。”

打開其中售賣腐竹的網頁,記者發現沒有生產許可證編號、廠名、廠址等信息。通過照片可以看出,加工腐竹的過程中,操作人員沒有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半成品腐竹晾曬在路邊的竹竿上,一旁就有車輛經過。

“網上那些陌生人加工的還是不放心,不像朋友圈裡,都是自己認識的人,吃起來踏實多了。”最近,徐迪正打算從朋友那裡買五斤泡椒鳳爪,帶回老家過年,“她老公是四川人,剛好有這門手藝,去年開了個微店,經常在朋友圈發廣告,買過一次嘗了嘗,味道是不錯。”

對於原材料從哪裡購買、做過哪些處理、製作過程中添加過什麼成分、加工環境如何,徐迪一概不知,“覺得是熟人,就沒想那麼多,全憑直覺上的信任。”

這並非徐迪第一次在朋友圈裡買自製食品,“之前還有朋友做的手工蛋糕和麻辣小龍蝦,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比外面賣的要靈活很多,吃起來也別有一番風味。”

“古法”不意味著安全個體作坊衛生狀況堪憂

“一些消費者在採購年貨時,會更傾向於選擇那些標榜‘古法工藝’、‘手工自製’的‘私房菜’或‘土特產’,認為這類食品‘無添加’、‘有特色’,吃起來也帶著一種‘人情味’。殊不知,其中存在很多誤區和風險。”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和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范志紅表示,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要求,即使是在網路上從事食品生產和銷售,也必須依法取得許可,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很難監管到位。不少所謂的“私家製作”,恰恰是出自“無經營許可、無衛生許可、無監督抽查、無專業培訓、無產品標準”的個體作坊。

“工業化的量產食品在加工中的確可能會用到添加劑,但至少有國家標準可循,使用範圍和用量也都是受到嚴格監測的,而‘私家製作’也未必不添加化學物質,而且往往沒有食品標籤和配料表,添加物是否超標缺乏檢測和管理。”范志紅指出,從製作工藝本身來看,“傳統”或“古法”並不意味著安全。比如,有的地區習慣用含鉛配料做松花蛋、用硼砂處理米粉和粽子、用硫磺熏果脯蜜餞,他們覺得很正常,祖祖輩輩都是這麼做的,沒想過這些成分的殘留量其實極易達到危害健康的水平,在正規生產中早已被禁用。

在范志紅看來,個體作坊的衛生狀況也未必能得到保障,“根據規定,直接接觸散裝食品的人必須要定期體檢,出現傳染性疾病、痢疾腸炎等身體不適時不能上崗;操作人員也要非常注意食品製作過程中的個人衛生,比如長頭髮不能露在帽子外面,臉上不能上粉上妝,指甲不能留長;生產場所要設計合理,達到食品生產車間規定的衛生標準,牆壁材料、容器材料、包裝材料等均要符合食品相關規定,甚至上下水、衛生間的位置都需要規範。製作者的鞋子、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都要符合衛生標準,但這些細節很難在‘私家製作’中得到落實。”

此外,范志紅還提到,食品原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儲藏運輸要注意控制條件,並遵循保質期,“應當在4攝氏度保存的東西,就不能在10攝氏度保存。冷藏保存兩天就有微生物超標風險的產品,就不能兩天後還在賣。銷售時需要用冰袋保溫的食品,就不能在室溫下運輸,而且必須確認運輸過程中溫度一直保持合理範圍。”

“事實上,無論從安全性還是營養價值來說,新鮮食品都要比那些腌製品要好,但從經濟、人情和文化角度來說,也沒必要完全否定。”范志紅建議,吃加工腌製品時要控制頻次和數量,一次不要吃太多,盡量降低對身體的損害。同時,還要多吃新鮮蔬菜和五穀雜糧,通過食物搭配,使得營養更加均衡,增加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抗氧化物的攝取,減少慢性病和癌症風險。

來源:北京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