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狀元本天定 乾隆與和珅一起傻眼了

狀元本天定 乾隆與和珅一起傻眼了

狀元本天定(維基百科)

古代科舉考試,是多數讀書人出官入仕的唯一途徑,而科舉考試中的狀元,更是萬眾仰慕的佼佼者,他們的一些故事頗有傳奇色彩。

文簡公王以銜,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狀元,他得狀元就有那麼一段有趣的故事。

王以銜與弟弟王以楮還是書生時,在儒林已有才名,一時儒林稱他倆為「二王」,浙江學使竇光鼐很賞識他倆。他倆中舉人後,一起參加乾隆六十年會試。竇光鼐擔任會試總裁,出題「民之所好好之」。竇光鼐當浙江學使的時候,曾在臨湖縣講學,對此節別有心得。這次考試恰好以此命題,全場只有二王的答卷與竇光鼐意見相合,答得最好。於是揭榜之日,王以楮中了會元,王以銜名列第二。那些名落孫山者憤憤不平,都說其中必有關節。

狀元本天定 乾隆與和珅一起傻眼了

和珅(維基百科)

當時和珅因為竇光鼐耿直不阿,不依附自己,思謀中傷之。聽聞傳言後大喜,立刻報告乾隆帝,說王以銜兄弟兩人答卷中都有「王道本乎人情」之語,這就是關節暗號。乾隆帝被說動了心,罷了竇光鼐官,將王以楮攆回浙江讀書,不準參加殿試。殿試那天,王以銜想起恩師獲罪,親弟被放逐,自己恐怕也前途未卜,鬱郁不得志之下,僅以淡墨答卷,草草終場,不再奢望功名。

和珅充任殿試閱卷官,正好和珅的家庭教師當年也中進士參加殿試。和珅叮囑他說:「你在殿試那天用淡墨答卷,保你中狀元。」

和珅閱卷時看見王以銜的卷子,以為一定是他的家庭教師,竟定為一甲。到唱名那天,乾隆帝閱捲髮現王以銜用淡墨答卷,頓時起了疑心:這會不會是關節暗號呢?和珅在旁邊極力揄揚說:「此人用淡墨答卷,卻能如此庄雅,比用濃墨答卷難上加難,這一定是飽學之士的手筆啊!」乾隆帝點頭稱是,於是將王以銜的卷子定為首選。

狀元本天定 乾隆與和珅一起傻眼了

乾隆帝(維基百科)

結果唱名第一人是王以銜,和珅和乾隆帝都呆了。乾隆帝扭頭看和珅,厲聲說:「這也是竇光鼐的關節嗎?這難道是朕的關節嗎?」和珅啞口無言。於是竇光鼐的冤情大白,浮言頓時銷聲匿跡。

其實,人生並不複雜,幸福也很簡單!

善良的人會受惡人的欺侮,但從因果規律看,他不會永遠被人欺侮。

惡人得到“好處”也是暫時的。

因果規律是客觀存在。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此語道破了天機,它告訴世間的芸芸眾生:

“天理昭昭,因果不爽。”

來源:人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