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她是民國才女,與丈夫分居多年卻不願離婚,晚年說出真相與遺憾

摘要

“我是只蝴蝶,戀愛應該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這個上僅餘一頁空白。”這是上世紀的才女蘇雪林在感嘆人生時說出的話,她的一生被包辦婚姻束縛,有心抗爭卻無力回天,只能和丈夫過著相敬如“冰”的日子。有人形容蘇雪林和丈夫張寶齡:“兩個好人,卻沒有好的婚姻。”著實讓人嘆惋。  蘇雪林出生於1897年,當時“女子無才…

「我是只蝴蝶,戀愛應該是我全部的生命,偏偏我在這個上僅餘一頁空白。」這是上世紀的才女蘇雪林在感嘆人生時說出的話,她的一生被包辦婚姻束縛,有心抗爭卻無力回天,只能和丈夫過著相敬如「冰」的日子。有人形容蘇雪林和丈夫張寶齡:「兩個好人,卻沒有好的婚姻。」著實讓人嘆惋。

蘇雪林出生於1897年,當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舊式思想還很普遍,蘇家不允許女孩讀書,當哥哥們在祖父衙署設立的私塾上學時,她只能悄悄坐在後排似懂非懂地聽著,做一個無法融入課堂的「旁聽生」。等哥哥們到學堂去了,她便只好「輟學」自學。但即便如此,聰明伶俐的蘇雪林還是掌握了許多文學知識,這為她今後的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到了1914年,在一位思想開明的叔伯幫助下,蘇雪林才得以進入學堂讀書。從此她為了升學埋頭苦讀,頂住了家中長輩的壓力,數次抗爭,才得以一路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並且在24歲那年飛往法國留學。

在法國,蘇雪林學了三年,就被家中催回了故鄉。蘇雪林回國後,家中不斷催促她完婚,對象是她素未謀面的大學老師張寶齡。張寶齡與蘇雪林其實在16歲時就已經定下婚約,但蘇雪林對這樁舊式包辦婚姻極其抗拒,曾多次拒婚,但均遭到了父親嚴厲斥責。

在法國期間,蘇雪林曾嘗試與未婚夫寫信溝通,但張寶齡是個性格嚴謹的理工男,和熱情浪漫的蘇雪林根本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兩人的通信常常以不歡而散告終。

在蘇雪林29歲那年,因為母親的懇求,她還是妥協與張寶齡結婚了。母親曾在她被祖母嚴加看管時偷偷用自己的嫁妝送她上學,對於這份恩情,蘇雪林一直銘記於心,所以她可以與父親祖母做抗爭,卻無法做到對母親的請求無動於衷。

婚後她與張寶齡有過一段短暫的甜蜜時光,張寶齡是個不錯的年輕人,儘管沉悶,卻也儘力想要讓新婚妻子開心。只是張寶齡性格毫無情趣,又不會表達,時間久了,夫妻二人就開始產生各種不可調和的矛盾。

說到底,蘇雪林始終對包辦婚姻存有心結,無法從心底接受丈夫。她的理想對象是與她一樣浪漫熱情的文人,可以與她花前月下、吟詩作對,而張寶齡只會在她感嘆月亮真圓時冷漠地來上一句:「再圓也沒有我用圓規畫的圓。」

婚後的第三年,蘇雪林自覺無法再與張寶齡繼續生活下去,於是跑去了台灣潛心研究學術。從此兩人各自領養一個孩子,各擇一城生活,名義上雖然是夫妻,實際上比陌生人還要不如。

後來,張寶齡在1960年左右因病去世,去世前他對蘇雪林愧疚懷念不已,認為自己沒有照顧好她。而蘇雪林則在回憶錄中寫道:「我也很後悔,叫他孤棲一世,不能去享受他理想中的家庭幸福,也實在覺得對不住他。」她還說因為宗教信仰和自尊心的緣故,她不願戴上「離婚女人」的帽子,才因此造就了一生的婚姻悲劇。

其實蘇雪林與張寶齡都是很好的人,只是他們的理想、信念都不匹配,張寶齡需要的是一位能夠為他洗手作羹湯的賢惠妻子,而蘇雪林一生都活在自己浪漫的文學世界之中,最終只能導致兩人一生的遺憾。

1999年4月21日,蘇雪林在台灣去世,自始至終,她與張寶齡一樣都未曾再找過別的伴侶,就這樣帶著孤寂離開了人世間,享年102歲。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她是民國才女,與丈夫分居多年卻不願離婚,晚年說出真相與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