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離婚率節節攀升 罪魁禍首竟是生二胎?

離婚登記處的年輕人

上海浦東新區的婚姻登記處存在冷暖分明的兩種顏色。左邊是結婚登記處,一片紅色背景,牆上掛著粉色的愛心,上書“今天,我們結婚了”;右邊的離婚登記處,白色為主,素雅安靜,人們坐在小小的圓桌子旁,一邊鬥嘴,一邊在分家析產的離婚協議書上簽字。

中國離婚率節節攀升 罪魁禍首竟是生二胎?

離婚登記處的年輕人:全職太太、二胎家庭是高危人群

同一個辦事大廳里,還有2間不足10平方米的婚姻諮詢室,每天上演著人情冷暖。最熱鬧的時候,一間諮詢室一天進出30多對夫妻。有哭著進去、摟著出來的;有綳著臉進去、哭著出來的;也有嘰嘰喳喳進場、沉默不語出場的。

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02年開始,中國的“粗離婚率”一路走高,從2002年的0.9‰升到2015年的2.8‰。在上海,2017年登記結婚58493對,離婚25509對。

90後姑娘王梅艷是這兩間婚姻諮詢室的負責人,上海睿家社工服務社總幹事。睿家服務社以每年40多萬元的價格承接了浦東新區婚姻登記處的婚姻家事公益輔導服務,主要針對那些到民政局登記離婚的夫妻。過去8年來,服務社總共接待了10萬多對夫妻(含婚內諮詢),勸和2500多對“准離婚”夫妻,勸和成功率約為6%。

而在上海面積最大、經濟發展最快的浦東新區,2017年共有11426對登記離婚的夫妻,其中3119對是80後夫妻,而在3119對中,結婚1年內離婚的有507對。“現在要關注年輕人衝動型離婚。”在上海市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中,浦東新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施泉平提出上述“新關注點”。

全職太太、二胎家庭易離婚

因為誰負責洗碗、誰負責照顧小狗、老公不能每天按時回家等瑣碎事務,90後姑娘倩倩鬧到了婚姻登記處。離婚的導火索,是一隻存放狗糧的食盆。

吃完晚餐,丈夫小羅在倩倩的指揮下,把寵物狗的食盆給洗了。洗完後,小羅沒有擦乾食盆,直接把食盆放在了沙發邊上。倩倩為此怒不可遏,“食盆要擦乾,要放在衛生間里才行”。

結婚前,倩倩像公主一樣被父母寵愛、被男友寵愛,每天下班,男友都會在公司門口準時接送;結婚後,倩倩抱怨丈夫幾乎從不按時回家,經常下班後跟朋友一起混、喝酒,很少回家吃飯。

“結婚還不到1年,因為一點兒小事,就要離婚。”睿家服務社的兼職專業志願者周興蓉每周都會到婚姻登記處值班兩天,最近幾年,她遇到的80後、90後年輕人越來越多,“女方要戀愛感,男方要獨立空間,一言不合,就要離”。

王梅艷整理了睿家最近幾年的案例數據資料發現,浦東地區的離婚人群呈現出年輕化、非理性、衝動型、懵懂型等特點。目前,離婚人群中25~29歲年齡者人數最為龐大,其次是30~35歲人群。從夫妻婚後生活的時間長短來看,結婚3~5年的離婚者最多,其次是結婚1~2年的人群。

也就是說,25~35歲、結婚5年以內的夫妻處於離婚“高危階段”。而處在這個年齡段里的全職太太、二胎家庭,則是“高危人群”。

33歲的全職太太娜娜鬧離婚時,孩子才2歲半。她追求自己的生活,每周定期出門與朋友聚會,每次聚會必埋單。她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要出去讀書進修,還打算重新找工作。

但這樣的“合理要求”卻屢次被丈夫拒絕,“你是一名幼兒園老師,出去工作能掙多少錢?還不如在家把孩子教教好”。

直到在婚姻登記處盤算家產時,她的“碼農”丈夫才發現,家裡不僅沒有1分錢存款,還欠下了6萬元債務。就連孩子幼托班上個月的學費,都是妻子問朋友借來的。“錢掙了就是要花的,留著幹嘛。”這是秉持“一定要對自己好”的全職太太的觀念。

長期與社會脫節,使得娜娜變得愛慕虛榮,愛在朋友面前撐場面,她覺得自己在家是“浪費人才”“犧牲自我”,而所有的一切,都怪丈夫、怪孩子。

全職太太中的另一個極端是,完全放棄自我。“丈夫發展得越來越好,妻子越來越失去魅力、失去性格。”王梅艷說,“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後,越來越多女性為了生二胎,選擇回家做全職太太,成為離婚高危人群。很多人在家“奶孩子”,奶著奶著,把自己搞出了抑鬱症。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