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霍亂時期的愛情》穿越半個世紀的愛情:願你歷經千帆歸來依然愛

摘要

歡迎關注@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一本《百年孤獨》一出現在世人眼前,就成為永恆經典,而且還讓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頒獎詞這樣寫到:”過去乃至五十年來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作品。”那永遠滴答著雨聲的馬孔多,毫不吝嗇地向人們展示了馬爾克斯的文學才…

歡迎關注@伊說說,女性成長聚集地,願你不用身披盔甲,也能抵擋萬千生活不易。

一本《百年孤獨》一出現在世人眼前,就成為永恆經典,而且還讓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獎頒獎詞這樣寫到:”過去乃至五十年來所有語言中最偉大的作品。”那永遠滴答著雨聲的馬孔多,毫不吝嗇地向人們展示了馬爾克斯的文學才情和宏大的文學素養。

都說諾獎之後再難出佳作精品,但加西亞·馬爾克斯卻在三年後,用他發自內心的創作,完成了《霍亂時期的愛情》,甚至坦言,這是他最好的作品。

《霍亂時期的愛情》講述的是年少初遇的一見鍾情,是人到中年的將就妥協,是垂暮之時的動人心魄,是歷經千帆歸來依然愛的能力。

作為讀者,在馬爾克斯極具通感表現能力的文筆下,我彷彿和女主費爾明娜·達薩一起度過了漫長而又詩意的一生,和她一起從少年人變成老人,共同體味了那單純而又複雜的愛意。

對於費爾明娜而言,這段長達半個世紀的愛情,縈繞在她的心頭,佔據著她的靈魂,同時也隨著年齡的成長,心智的成熟,漸漸糅合進她的愛情觀和為人處世。

讀者們也從她獨特、鮮明、銳利的性格中感知到,愛情實際上給予女性成長的空間,戀愛的過程實質上是生活的親自授課。

而在那個霍亂的年代裡,愛情給了人們生存的勇氣和力量,費爾明娜也用半個世紀對愛的追逐,讓我們更有理由相信,愛真的存在,幸福真的會來到。

對愛情的嚮往,並不能構成擁有愛情的必要條件

費爾明娜的童年算不上是美好的。因為自幼喪母,所以小小年紀,就跟隨著寡言少語的父親生活。

在一個家庭中,父親和母親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母親給予孩子善良和愛,父親給予孩子勇氣和執行力。

雖然,費爾明娜是自驕自傲,永遠都是昂首挺胸,目不斜視,但身為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她也是不成熟的。

她因為少了母親的教導和關愛,所以將姑媽當作母親的形象寄託者;因為沒有見過父親和母親的相處模式,所以對愛情的認知也是模稜兩可。當這樣一個涉世未深的單純少女,在收到來自追求者阿里薩多情的情書時,她肯定是慌亂且不自知的。

由於從小缺乏家庭的關愛,所以輕易的將這份對於愛情的憧憬,認作是對阿里薩的接受和喜愛,將這份對未知的美好,看作是願意與對方相伴一生的情愫。

此時的她,在面對愛情和親情時,心理上都是不成熟且想法簡單的。但從跟隨父親的一場瘋狂的”騾子”旅行回來後,她變得較之少女時代更加成熟。

對於阿里薩而言,費爾明娜仍是難以接近的女神;對於費爾明娜而言,阿里薩只是一個自己曾經思想不成熟時的愛情幻想罷了。

“可憐的人。”她看著面前青紫色面龐的阿里薩,心裡覺得萬分失望。她終於明白,高傲的自己,無法從這樣潦草的形象中,感受到愛情的震撼;自己過去對於阿里薩的”喜歡”,只是因為將其類比為愛情的幻影。她愛上的並非遞著情書的阿里薩本人,而是由阿里薩表達出來的愛意幻化成的愛情本身。

愛情是人人嚮往的,但對它的嚮往,不構成戀愛的必要關係。

假設費爾明娜堅持與阿里薩私奔,相伴一生,那麼對阿里薩沒有感情基礎的她,終究會在生活里逐漸磨去對愛的美好幻想,徒留下婚姻里的艱難和你埋我怨,而這一切始於錯誤的開始,源自於因為盲目引發的”假性戀愛”。

婚姻的幸福感相比戀愛,不看激情而是穩定

費爾明娜與烏爾比諾並非彼此相愛,兩人都是極致的利己主義。費爾明娜看到的是醫生上流的家庭;烏爾比諾看到的則是一個不會給自己丟面子的漂亮妻子。

在費爾明娜對這段華而不實的婚姻提出質疑時,烏爾比諾說,愛情里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穩定。

在與烏爾比諾的漫長婚姻里,費爾明娜總體上是幸福的。不僅僅體現在烏爾比諾受人追捧的上流階層,帶給她的虛榮,和用物質堆砌起來的安全感。更主要的在於,這段平平無奇的婚姻,展現出來的穩定與和諧。

費爾明娜與烏爾比諾兩人迥異突出的性格,註定在相處中會出現爭吵。但巧妙的點在於,不愉快的爭吵過後,烏爾比諾會適當撇去自己較真的態度,妥協於妻子的高傲;費爾明娜也會恰當的收起自己的尖刺,展示對丈夫的體貼。

這樣平衡的關係,與炙熱的戀愛是毫不相同的,戀愛是充滿激情的靈魂碰撞,而婚姻,是揉進柴米油鹽里的瑣碎。因此對於大部分的婚姻關係,適合和接受是前提,忍耐和包容是主流。比之談戀愛,婚姻倒更像是,學著如何去愛自己。

如果說戀愛,是男女之間理想的相處狀態,那麼婚姻,就是撕掉彼此光環之下的坦誠。它將彼此或美或丑,或高尚或卑劣的姿態,毫無保留地表達出來。

這個時候,找到那個平衡彼此的關鍵點就很重要,它意味著能否在婚姻的硝煙里全身而退,保持穩定的幸福感。當然如果雙方的關係難以平衡,這說明彼此三觀和行事觀念的不契合,那麼也沒有繼續這段虛偽婚姻的必要,而應懷揣著勇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想愛的。

再不勇敢我們就老了

在經歷了與烏爾比諾的世俗婚姻後,費爾明娜在生活的經驗里,習得了愛情的真諦:真實。

阿里薩耗費了半個世紀,熬過了情敵烏爾比諾,並在第一時間,向已是寡婦的費爾明娜告白。

性格高傲的費爾明娜,認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可在夜晚,她卻發現阿里薩佔據著心房。也是從這一刻,費爾明娜開始將少年時代印象里的阿里薩,與現在的阿里薩區別開來,將過去愛情的幻影轉換成實質的愛情對象。

費爾明娜的一生,都是帶著熱情和活力的,性子里融著直接的特質。因此在確認自己的心意後,不懼世俗的眼光,無所謂來自女兒的控訴,堅持自己心裡的想法。最後,她和阿里薩兩人乘著飄著黃旗的輪船,品味著愛情駛向遠方,許下”一生一世”的諾言。這樣的結局看著很美好,可細細想來,卻透著濃濃的哀傷。

費爾明娜與阿里薩兩人,因為彼此的不成熟和不確定,浪費了五十年的光陰去和自己較勁,最終錯過了彼此正當好的光陰。兩人再度相知相遇,都已經褪去當初十六歲的天真無瑕,誠然,雙方都更加堅定和成熟了,但是骨頭的嘎吱聲,臉上的皺紋和斑點無不暗示著這段愛情已近黃昏。

費爾明娜其實是勇敢的。她敢於在這樣年逾古稀的年紀里,追尋自己的愛情,敢於將世人的偏見踩在腳下,無視那些質疑的眼光。但這樣在愛情里的勇氣,到底來的太遲了。愛情在死亡的未知里,顯得彌足珍貴,總讓人不得已偏生感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結語

少女時期的費爾明娜,無疑是天真幼稚的,對待愛情不能觀其全貌,容易誤把一時的心動,認作是一生的幸福和婚姻;中年時期的費爾明娜,是世俗但認真的,她向現實做出聰明的妥協,但不會屈服於生活,努力用自己的熱情和態度化解,因為矛盾帶來的不虞;老年時期的費爾明娜早已擺脫過去的不成熟和有所顧忌,她帶著獨特的女性魅力和與生俱來的果敢,遵從自己的內心。

費爾明娜在這三個時期內,經歷了三段不同的愛情,她在愛情里成長,在成長的過程里學會擁有愛的能力,最後趕在遲暮未暮的年華歲月中,終於明白所謂愛情,其實就是有一人並肩白頭,認真大膽追愛。

所以,對待愛情,首先要做的是避免盲目的認同感,不要做那奮不顧身撲火的飛蛾,眼前晃動的焰苗只會模糊視線,讓你看不清愛情的實質;

其次在婚姻里,重要的是學著和對方一起成長,共同經營生活和婚姻,用穩定的關係保證幸福的基礎;

最後,只願你在人生幾十載里,懷著滿腔熱忱和勇氣,及時的尋到屬於自己的愛情,在婚姻里幸福長久,用穩定勾勒人生的美好。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霍亂時期的愛情》穿越半個世紀的愛情:願你歷經千帆歸來依然愛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