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朝首腦會面兩罕見有內幕 國宴中方不見他們 隨行金正恩不帶他們

中朝首腦會面兩罕見有內幕 國宴中方不見他們 隨行金正恩不帶他們

朝鮮領導人金正恩訪問中國時,國宴中,中共兩名常委、人大委員長栗戰書與政協主席汪洋都沒有出席。有分析認為,中共看似對金正恩高規格接待,實際上留了一手,這對共產兄弟之間仍然互不信任,貌合神離。而金正恩隨行中,沒有任何軍方人員陪同,日本外相透露,朝鮮正在拚命準備下一次核試驗;美國智庫則指,朝鮮寧邊核設施內又添加了新建築工事。

汪洋、栗戰書不出席國宴有內幕

中共官媒央視3月28日報導,習近平會見金正恩,並舉辦豪華宴會款待。中方參與的人員包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及5位中共政治局委員和一位國務委員。

但外界發現,參與宴會的人員中,不包括人大委員長栗戰書和政協主席汪洋。而在過去中共會見朝鮮領導人時,人大委員長和政協主席多數都會出席。

總部在北京的中共黨媒多維新聞網分析說,栗戰書與汪洋之所以沒有出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中共堅持外交對等原則。此次隨訪的朝鮮高官,僅有崔龍海是其黨內政治局常委,而其他成員均為政治局委員,其職務不能與栗戰書與汪洋等人相比,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必要出面迎接。

但也有分析認為,此次金正恩訪問中國,未能會見包括栗戰書與汪洋在內的其他政治局常委,顯示中朝關係緊張局勢並沒有真正緩解,北京當局看似對金正恩高規格接待,實際上這對共產兄弟之間仍然互不信任,貌合神離。

在金正恩 訪問中國大陸之前,中朝關係呈冰封狀態。由於朝鮮頻頻試射彈導及核武研發,北京去年起表面加入了對朝鮮的制裁行動,朝鮮對北京的怨恨幾乎達到頂點。

2017年9月,習近平主持G20峰會前,朝鮮連發多枚中程彈道導彈,並在峰會開幕當日,進行了第六次核試驗。同年底,朝鮮官方開始宣傳中國是〝千年宿敵〞。而習近平也曾經毫不掩飾的表達對金正恩的討厭。

此前英國獨立報引述前美國駐華大使包可士(Max Baucus)的話披露,習近平非常〝痛恨〞朝鮮半島出現的不穩定局勢。他從習口中聽到〝最貶損的辭彙〞,即是當習形容金正恩時,說他就是不喜歡這個傢伙,但中方為了追求穩定局勢,不得不容忍金正恩。

金正恩 訪問中國大陸未帶軍方人員

金正恩首次〝非正式 訪問中國大陸〞3月28日結束。中朝官方有關通稿中,都只提及金正恩的兩個頭銜:朝鮮勞動黨委員長、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而通常,朝鮮官媒對金正恩的稱謂有三個,除了上述兩個外,還包括朝鮮軍隊最高司令官。

中朝首腦會面兩罕見有內幕 國宴中方不見他們 隨行金正恩不帶他們

除了金正恩稱謂少了官方頭銜,陪同金正恩 訪問中國大陸的官員也不見軍方高官。

據官方公布,金正恩主要陪同官員是朝鮮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組織指導部部長崔龍海,朝鮮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宣傳鼓動部部長朴光浩,朝鮮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國際部部長李洙墉,朝鮮勞動黨中央副委員長、統一戰線部部長金英哲、朝鮮外相李勇浩等。

而金正日曆次 訪問中國大陸,都會有軍方的人隨行。比如,金正日2000年5月首次 訪問中國大陸時,有朝鮮國防委員會第一副委員長、朝鮮軍隊總政治局局長趙明祿、朝鮮國防委員會委員、朝鮮軍隊總參謀長金永春等四名軍方高層陪同。

中朝間簽有軍事互助協議,軍方互動應是例行交流項目。外界分析,金正恩此次到訪北京,刻意忽略軍方因素,除了顯示中朝關係不比從前之外,還可能為避免同中方〝交流〞核武開發的細節。

金正恩核試驗又添新建築

3月31日下午,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在高知市發表演講,認為朝鮮顯示出了準備新一輪核試驗的動向。

他說,〝在進行了核試驗的試驗場(指朝鮮豐溪里核試驗場),從坑道里運出泥土,拚命地準備著下次核試驗。〞

30日,監測朝鮮軍事動向的美國智庫,在〝北緯38度〞(38 North)網站公布一張3月20日的寧邊核設施衛星照片。與2月25日照片比較,可見左上方出增加了一個正在興建的工事。

〝北緯38度〞指,新建築物的用途未明,但根據其室內設計及位置接近輕水反應爐,相信是用以配備與反應爐運作相關的人員和設施。

29日,美國《紐約時報》引述報告報導,根據2月25日拍攝的衛星圖像,朝鮮寧邊核試驗場一個新的輕水反應堆似乎正在上線。朝鮮官方聲稱該反應堆是供民用發電之用,但這個反應堆也可以生產用以製造核武器的鈈,並且足以每年生產達20公斤,較原有反應堆的產量多3倍。

阿波羅網李文報道

來源:阿波羅網李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