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兩個月悲劇發生逾二十起,溺水成青少年“頭號殺手”

隨著暑假來臨,氣溫攀升,今年6、7月間,全國已發生多起青少年溺亡悲劇,有的甚至是多人同時溺亡。據新華網報道,我國每年約有5.9萬人死於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據了95%以上,農村兒童溺死率遠高於城市。

令人痛心的是,防溺水的警示宣傳年年都有,但事故依然年年發生。溺水看起來很難禁絕,有什麽更好的辦法減少事故發生?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解決問題需要多措並舉。同時,當前教育部在提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對農村孩子來說,給他們提供暑期的去處極為重要。

兩個月全國青少年溺亡悲劇逾二十起

極目新聞記者梳理,僅僅7月,已發生多起令人悲痛的溺水事故。

7月13日,河南駐馬店6名學生在公園內溺水,在被送往醫院時已經全部確認身亡。當晚駐馬店公安局官微發布提示:防溺水!生命可貴,警鍾長鳴。

7月10日,湖南湘潭發生一起意外溺水事故。溺水5人搜救上岸後送醫均未能救活。事發後,湘潭市安委會辦公室和湘潭市教育局向社會各界,發布青少年防溺水倡議書。

7月7日,山西永濟6名放假在家的學生,在黃河邊玩耍後失蹤。當地連夜組織救援,6名孩子有5名被找到,遺憾的是均遇難,另有1人失蹤。

記者不完全統計發現,今年6月和7月,全國發生青少年溺亡悲劇逾二十起,其中多起為野泳溺水,溺亡者多為農村青少年。

6ff1c9141a18d544dc9b0cc583439b7d

教育部致全國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2018中國兒童發展指標圖集》顯示,溺水已成我國0-17歲青少年兒童傷害致死的首要原因,占兒童傷害死亡的32.5%;道路交通傷害是第二大原因,占兒童傷害死亡的29.0%。

世界衛生組織在2014年發布的《全球溺水報告》也予以了印證:全球每年會有37.2萬人溺水死亡,每小時約有42人死於溺水,且中低收入國家的溺亡率比高收入國家高三倍多。這並不是一個友善的數字,報告顯示年齡是作為溺水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全球半數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歲,1-4歲年齡段的孩子發生溺水死亡率最高,其次是5-14歲的青少年。

農村野水區域管理難度很大

十堰藍天救援隊經曆過不少溺水救援,隊長江山(化名)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他的經曆中,農村孩子的溺水事故確實多一些,“城裏的孩子玩水不方便,要遊泳一般會去專門的遊泳池,安全一點。”江山介紹,農村野外水域麵積大,管理難度也大,加上孩子們放假,家長管理力度可能偏小,這些會導致農村的溺水事故發生。

《中國兒童意外溺水調查報告》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溺亡案件有明顯的性別和地域差距,男孩溺死率是女孩的1.63倍,農村兒童溺死率遠高於城市。2000年到2005年之間,農村溺死兒童數量是城市的近5倍。從近幾年的數據看,溺亡事件在農村地區呈多發趨勢。

13b317a409b26a2765309eb36151ccc3

防溺水漫畫 圖片來源:新華社

溺水救援,對於江山的團隊是最有挫敗感的項目。“溺水發生的前四分鍾是黃金救援期,一旦時間過長,即使救活了,大腦的損傷不可逆,溺水者也可能成為植物人。”殘酷的現實是,獲悉險情後,江山團隊經常要接近一小時才能到達現場,那時隻能做打撈遺體的工作。

江山告訴極目新聞記者,政府部門和學校每年都有防溺水宣傳,但是每年現實都令人痛心,“部分孩子有僥幸心理,以為溺水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江山記得,去年夏天十堰就發生了一起青少年溺亡事故。當時七八個即將升高中的孩子相約在水庫玩耍,當中有部分人會遊泳,到下午有孩子報警稱一個小夥伴水中發生意外,警察、消防隊、藍天救援隊趕到後,已經無力回天。“我們到達現場後,其他的孩子們因為害怕,已經躲不見了。”江山後來得知,溺亡的那位孩子來自農村,平時被父母放在城裏親戚家上學。

會遊泳也不是可靠的安全保障。江山介紹,農村孩子在水邊生活可能略微懂一些水性,但知識不規範,沒有經過係統和正規的訓練,河湖水情複雜,一旦陷入暗流旋渦、被水草纏住或腿腳抽筋,往往難以自救。

“即使是專業人員,貿然下水也有危險。”江山稱,他們參與救援需要嚴格穿戴個人救護裝備,比如救生衣,如果乘坐衝鋒舟還需要佩戴頭盔,“不能說會遊泳,就可以隨心所欲。”

讓農村孩子暑期有去處極為重要

如何應對溺水威脅,世界衛生組織從社區層麵曾給出建議:通過安裝屏障來控製與水域的接觸;為學齡前兒童提供遠離水域的安全場所,並加強對兒童的監管;教學齡兒童基本的遊泳和水上安全技能;對大眾進行安全救援和複蘇等專業訓練;強化公眾安全意識並強調兒童的脆弱性。

在政策和立法方麵,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應該製定和執行安全劃船、航運和渡輪規定;建立當地和全國範圍內的良好應對能力並管理水災風險及其他危害;與其他部門共同協作防範溺水;製定國家水域安全計劃。

江山則認為,水庫可以做一定防護,大型湖泊可以專門開辟出一個安全遊泳的地方。“政府管理的免費公園,每年會有人幫忙照看,會減少一些意外事故發生。”但是江山表示,對於廣大的野外水域,依然難以有效提供防護。

“放假在家的孩子缺乏安全意識,是溺水的重要原因。”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今年暑期裏已經發生多起多名學生溺亡事件,令人痛心。與此同時,熊丙奇認為,必須思考對農村兒童的安全管理與監護問題。他說這個問題一直在提,一直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有的農村留守兒童就由爺爺奶奶等監護,老人稍不注意孩子就溜出去玩水,導致事故發生。“當前,教育部在提開展暑期托管服務,對農村孩子來說,給他們提供暑期的去處也極為重要。”熊丙奇說。

熊丙奇稱,對於留守兒童,可以設置“兒童主任”,即由村幹部、大中學生村官、學校老師、社會專業工作者等擔任的一個服務崗位,以彌補留守兒童監督照顧不足。2019年,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係的意見》,明確要求在村一級設立“兒童主任”,由村民委員會委員、大學生村官或者專業社會工作者等擔任,具體負責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兩個月悲劇發生逾二十起,溺水成青少年“頭號殺手”

相关推荐: 40萬人調查:美國大學生 對自己是美國人感到羞恥 對未來感到悲觀【編譯】

題圖:57%的自由派美國大學畢業生,不以自己是美國人自豪。 劉圓編譯,《閘道器專家》6月22日報導,最新發表的《美國大學生自由、進步和繁榮調查》(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Freedom, Progress and Flouris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