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鷹派上桌 美中下周復談難樂觀

  • 民生

20190726120753938

彭博二十四日報導,美國貿易代表萊席爾二十九日將率團赴上海,展開五月美中貿易談判破裂以來的首次當面談判,美國官員預料不會出現重大突破。彭博報導指出,在近期雙方通話中,立場較中方代表、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強硬許多的商務部長鐘山,多次被提及,他或將扮演吃重角色,確保中共鷹派觀點在談判桌上呈現。

中斷兩個月後首談改上海舉行

消息人士透露,中共要求談判會議在上海而非北京舉行,將對重要議題展開廣泛討論,但快速達成協議的機率不高;雙方對華府要求中國進行經濟結構改革,以及北京呼籲美國撤銷目前懲罰性關稅等議題,仍是立場歧異。過去幾周雙方互動焦點是在華為解禁及農產品採購,並未著墨美方希望促成的結構改革議題。

日本的日經亞洲評論星期四引述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杜大偉(David Dollar)的話說,中共選擇在上海而不是在北京舉行會談,大概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及其政府高級官員將要到海濱度假地北戴河舉行一年一度的非正式會議,磋商中國的政治經濟等重大問題,中國的重要官員都不在北京,選擇上海可以避免尷尬。

路透報導,萊席爾與美國財長努勤最近與中國談判官通話時強調,北京必須履行其採購更多美國農產品承諾。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二十三日說,「我們預計、強烈希望中國很快開始購買農產品,第一,這作為整體協議的一部分,第二,這是善意姿態」;他補充,「我們對此未能保證,但我頗為樂觀。」

商務部長羅斯在面對中國是否購買更多農產品問題時,態度保守說,「我不知道那扇大門已打開到任何重大的程度」;「總統的目標是達成適當的協議,否則就加征關稅,因此不可能判斷談判會持續多久。」他強調,「重要的是我們是否達成協議,一個真正好的協議,這比確切的時間更為重要。」

美國總統川普二十二日與華為七大美國供應商執行長會面後,同意對華為供貨申請「即時做出許可決定」;羅斯二十三日接受彭博訪問時說,目前已收到三十五家公司的五十多份申請,「預計未來幾周會有結果」,批准豁免是跨部門事務,將從國家安全的角度考量,遵循原則而行。

華盛頓多年來對北京的一個主要抱怨是,中共方面先前做出了許多的承諾但都不執行。因此,特朗普政府上台以來在中國的貿易談判時所關注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協議的執行問題。

來源:自由時報/V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