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被野豬圍困的縣城:農民辛苦一年全白費

  • 民生

兩瓣豬蹄印深深淺淺,莊稼東倒西歪,土地像是被釘耙翻過。11月5日傍晚,安徽金寨縣懷裏村農民朱濤(化名)踩著解放鞋,一瘸一拐去地裏查看野豬來過的痕跡。他3歲那年打錯了針,一隻腳落下殘疾,隻能靠種地謀生。

“野豬有時不為吃食,就是拱,就是搞破壞。”他指向地裏的痕跡,一臉無奈。

起初野豬見人就跑,後來看到人也不躲。朱濤記得,它們曾經去後山吃竹筍,也到屋前拱田地。種下的無論是玉米、芋頭、還是紅薯、天麻,都難逃一“拱”。

僅今年8月,金寨縣政府官網的書記信箱就有5條關於野豬泛濫的居民來信。

一位居民寫到,為趕走野豬,他們放鞭炮、敲鑼鼓,插太陽能燈,還有人直接睡在地裏,都沒有效果。“一年的辛苦付出,遇到野豬就是白白忙碌。”縣林業局對此回複,“正在向上級申報獵捕野豬限額,待狩獵期後將繼續開展獵捕野豬工作。”

11月初,金寨縣發布《控製性獵捕野豬工作實施方案》,計劃由當地村民組建的20人狩獵隊,在明年1月31日前,完成目標200頭限額的野豬獵捕。

狩獵隊員將獲得10元/斤的收購補貼,隨後這些野豬將被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這不是金寨縣第一次組建野豬狩獵隊。

野豬的鼻子“有人的手臂那麽長”

“現在的野豬根本不怕人。”朱濤感慨。十月下旬的一個夜晚,他在河邊釣魚,聽到身後有聲響。他回頭,用頭戴電筒掃過。在約莫50米外,十幾隻野豬依次排開。這些豬毛色灰黃,有大有小,眼睛是綠色的。他抓起石頭扔過去,野豬不緊不慢地離開,消失在西邊的山林裏。

在地處大別山腹地的金寨縣,許多人都能說出與野豬相關的經曆。一位網約車司機在山間開車,與四隻橫跨馬路的野豬打過照麵;村民家的監控錄像裏,幾隻灰黃的身影在竹林裏若隱若現;還有一位縣城的理發師,看到到野豬從店門口跑過。

朱濤家住在梅山鎮懷裏村,背對大山,麵朝梅山水庫,有時能看到群鷹在上空盤旋。這座水庫在建成時是世界上最高的連拱壩,水麵下是朱濤曾經的家。多年前,朱濤從山腳搬到山腰,根據政策分到了零散的幾塊地,從家門口延伸到水麵。90年代,他響應國家號召退耕還林,在山上承包了土地,種上竹子。

他60歲了,這輩子第一次見到野豬,還是在新世紀的頭幾年。那年他上山采茶,看到幾個灰黃色的影子從對麵山頭掠過。獠牙尖尖長長,跑得飛快,“鼻子有人的手臂那麽長。”朱濤說。

野豬喜歡吃竹筍。那些尚未破土而出的筍,不斷被野豬翻出來,再也長不出成片的竹林。

就在四個月前,鄰村一位胡姓人家的小狗在看到野豬時,慌亂中叫了起來,被野豬咬傷。那條狗毛色灰白,性格溫和,被抱回家隻四個月。這讓朱濤和妻子感到些許驚惶。“吃了莊稼,又咬了動物,下一步會不會就是人了?”

敲鑼、放鞭炮作用也不大

能用長刀驅趕野豬嗎?聽到這個問題,朱濤和妻子同時大叫了聲“噫”以示反對——刀的長度還沒豬鼻子長呢。他對野豬防控消極態度,“它來任它來,它拱任它拱。”朱濤說。

他和鄰居總結過,野豬到訪多在深夜。等到夜深人靜,而狗叫聲突然此起彼伏、響徹山穀時,聲音轉移的方向,就是野豬行進的方向。

自從禁止非法狩獵後,村民們可選擇的防範方法並不多。

沙河鄉的李潔(化名)見過人們敲鑼、在草繩係鞭炮。還有一些新方法,比如用錄音機把狗或人的聲音錄下來,放在田邊播放。今年年初,她聽說人的氣味可以驅豬,興致勃勃地把剛換下的衣服放到田邊,“剛開始可能有用,過幾天就不行了”。

早在1958年,安徽省農業試驗總站就發布過一篇名為《安徽山區野豬為害情況及其防治辦法》的文章,指出在安徽省境內,黃山和大別山兩個環繞的山區,危害農作物的獸類頗多,最嚴重的首推野豬。

“一般說來,一頭170斤重的野豬,一夜間能吃掉和糟蹋糧食40~50斤。因為它的食量大,又有群居習性,在水稻田內喜歡滾泥,所以野豬到了那塊莊稼地裏,所有的莊稼都被糟蹋不堪,嚴重時竟致顆粒無收。”文章介紹。

94794b564d04286f77d0becc0822bd96
文章介紹了四種防治方法:一是槍擊法;二是把鞭炮係在草繩上,放進鐵箱裏。草繩不斷燃燒,鞭炮連續爆炸,似槍聲,野豬聞之逃去;三是利用山溪流水擊竹筒;四是搭棚看守。

11月8日,金寨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蒲發光告訴九派新聞,野豬泛濫原因在於,環境得到改善、沒有虎豹等天敵,及槍支管理嚴格,法律對狩獵管控嚴格。

據《法製日報》2006年報道,2001年,安徽省就曾發文要求各地按照《安徽省實施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在確保種群穩定的情況下,在指定的地點、時間、使用合法的工具獵捕一定數量的野豬。“但由於野豬是一種比較凶猛的野生動物,攻擊力強,各地由於缺乏具有狩獵經驗的獵人以及獵槍管理嚴格等原因,野豬獵捕行動難以展開。”

到了2006年,狩獵隊的組建才落實下來。文章寫道,“安徽省16個縣(區)、112個鄉鎮設立野豬獵捕區,允許以鄉鎮或行政村為單位,配備一定數量的獵槍,實行實名配購、集中保管、需時取用的管理方式;劃定配槍狩獵野豬區域,市縣林業部門批準並公布年度獵捕野豬的限額;同時,成立專業狩獵隊,根據野豬的生物學特性及適宜狩獵季節,對野豬進行捕殺。”

金寨縣野豬狩獵隊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成立的。蒲發光回憶,2006年野豬危害嚴重,縣林業局按照縣政府的要求發布了一個控製性獵捕野豬的方針。縣裏的23個鄉鎮各發一支槍,這23個人組成狩獵隊,後來縮減為20人。

從2006年至今,金寨縣野豬狩獵隊開展過5次行動。

“狗是獵人的眼睛”

42歲的劉作農是第一批狩獵隊員,他的微信名叫“深山獵人”。

小時候,每當大雪覆蓋山林,他便跟隨父輩,帶上土槍炮,沿著雪地裏野獸的足跡,去山上找獵物。在平時的生活裏,他和妻子會張羅各種聚會,有時麻將,以及狩獵。

11月6日,他和朋友們溫了一壺酒,酒到酣處,他的臉紅紅、笑眯眯。這位獵人生活在住在距離縣城90公裏外的沙河鄉,房前屋後都是山。初冬晴好的日子,天空澄澈,陽光照得人眯不開眼。

劉作農記得,當年野豬泛濫,曾吃掉農民養的羊和雞。

那時,他對門的鄰居養有一百多隻羊,養了幾個月,越養越少。鄰居原以為是被人偷走,直到一年多後,鄰近鄉鎮的羊倌親眼看到羊被野豬吃掉。那頭豬有三四百斤重,狩獵隊將其捕獲並開膛破肚,看到成塊的羊皮和沒消化完的羊肉,這之前,“誰要是說野豬吃羊了,根本沒人相信,林業局的也不信。”

得知成立狩獵隊,彼時27歲的劉作農報了名。他通過了審核,申請到《安徽省陸生野生動物狩獵證》,在進行安全、法律知識的統一培訓後,背上槍、彈,帶著對講機和狗上了山。

隊員不允許獨自上山,兩人以上才能行動,每個人會帶上三條狗,用刀披荊斬棘,開出一條路。經過訓練的狗能識別野豬的氣味,當所有狗都叫起來時,氣氛瞬間變得緊張——野豬的位置鎖定了。

接著,獵人們兵分幾路將其包圍,再慢慢縮小包圍圈。這是為了確保,不管野豬往哪個方向,都處於其中一個隊員的射程範圍內。時機成熟,狗撲上去將其鉗製,隊員確認周圍沒有人和其他動物時,裝彈,上膛、扣動扳機。

“在山上,狗是獵人的眼睛,是獵人的腿。”講到狗,他的視線飄向門外的青山,語氣慢了下來。從參加狩獵隊至今,他買過大概三十隻狗,淘汰了十來隻,還有六隻因狩獵死去。

劉作農說,野豬在中彈時會做最後的掙紮,咬住身邊的狗。有的狗沒有天賦,看到豬叫喚兩聲就跑了,不去攆。而那些有血性的,上前便咬住野豬便不鬆口,即便被反咬也不後退,不怕死,“死去的都是最勇敢的”

966a1ef46ecb4cff8b86f06b9f4449cb老黑現在,他家裏還養著一隻名叫“老黑”的狗,它是劉作農買回來的第二批狗,已經十多歲。衰老顯而易見的,毛色變黃,眼神渾濁,聽力也退化了。

它就是劉作農口中有天賦的狗。每當主人換上狩獵時的迷彩服,它興奮異常,跳起來跑向車裏。它行走緩慢,一瘸一拐,那是因為後腿的骨頭被野豬咬壞,“會碎骨頭,沒辦法給它取出來,經常發炎”。但幸運的是,盡管各處傷口了不下100針,都沒有傷到要害。
3f18cce7eee2ff809c51d201aae26a46汪家如。圖/九派新聞
覃鈺鈺
現任狩獵隊長汪家如是一位身材挺拔的老獵人。他52歲,體重160斤,沒有小肚子。狩獵時,他每天早出晚歸,要在山上跑步20公裏。從2006年至今,他一直活躍在隊伍裏。當年,他是鎮裏的籃球隊隊長,一場能拿個十來分。因為有狩獵經驗,被鄉鎮推選去了狩獵隊。

因為熱愛狩獵,他還和妻子有過矛盾。妻子要他買小轎車,他偏偏買個皮卡。因為皮卡車的底盤高,可以隨便上坡,敞開式車廂,上山能裝狗,下山能裝豬。他喜歡狩獵的感覺,“刺激,有征服的欲望”。

“這麽多年沒發生一起事故”

蒲發光是製定金寨縣野豬獵捕方案的主要參與者。1988年大學畢業後,他一直在縣裏的林業部門工作。

11月8日,九派新聞在金寨縣林業局見到蒲發光。他自詡從事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多年,時常到山上登高望遠,心境和坐辦公室不太一樣。

他稱,在建立野豬狩獵隊上,金寨縣已經建立起一套比較規範的流程。

在槍支管理上,金寨縣的狩獵隊分東西兩個片區,由兩個派出所負責管理槍支。派出所裏有專用的房子,槍、彈分房間、專人管理。狩獵期間,早上從派出所領槍,晚上要再放回派出所存檔。獵彈使用後,要收集彈殼交至屬地公安派出所核銷。

金寨縣大山環繞,有時下了雪,獵人趕不到派出所。這時,他們要提前打電話通知派出所,有哪些人、在什麽地方、槍放哪裏、彈放哪裏。狩獵期滿,獵槍、獵彈由縣公安局統一收繳,入庫封存。

在山上,不見到野豬不裝彈,確保周圍沒人、沒其他動物了才能扣動扳機。狩獵地點也有規定。莊、學校、機關單位、鄉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都不允許狩獵。

“這麽多年,我們狩獵隊沒有發生過一起事故。”蒲發光感到驕傲。

他說,縣裏上次統一狩獵,還是在2016年冬天至次年春天。將近五年過去,金寨即將開展新一輪狩獵行動。

11月初,金寨縣出台《控製性獵捕野豬工作實施方案》。方案稱,由當地村民組建的20人狩獵隊,將在明年1月31日前,完成目標200頭限額的野豬獵捕。狩獵隊員將獲得10元/斤的收購補貼,隨後這些野豬將被集中進行無害化處理。

這段時間,蒲發光1小時能接到3個谘詢電話。其中一個來自外省獵人,詢問是否能加入狩獵隊;還有一個電話來自本地鄉鎮,
稱當地野豬泛濫,請求狩獵隊優先到他們鄉鎮開展捕獵。

但狩獵隊員必須通過嚴格審核。

蒲發光說,獵人必須在狩獵區裏挑選,這是由省政府劃定的區域。他通常是有持槍和狩獵經驗的、年齡在25至60歲之間的農戶。在申請階段,個人還要寫申請書,到所在地鄉鎮人民政府、轄區公安派出所審核。派出所要檢查其有無不良紀律。

“政治不可靠、品行不端的都不允許加入。”蒲發光說,曾經遇到有狩獵經驗的人提交來申請,但因此人喜歡喝酒,他們就拒絕了。

還有人盯上了“200頭獵捕限額”和“10元/斤的收購補貼”。蒲發光說,這些人來恐怕要失望。因為狩獵行動不是每年開展,而是根據每年具體的受災情況。“如果不是因為群眾反映野豬影響到他們的生產生活,我們也不會成立狩獵隊。”前幾年就由於非洲豬瘟,縣裏暫停捕獵。

為了計算200頭野豬的限額,他們在全縣範圍內開展野豬專項調查,通過紅外相機檢測和平時的調查檢測結果估算種群數量,按照該數字10%的限額,層層上報,直到省裏,省裏還要組織五到七人的專家論證。“問你這個數是怎麽來的,為什麽要獵捕這麽多,我們要回答的。也不是報多少就能批多少。”

蒲發光介紹,202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關於全麵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明確提出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全麵禁止食用野生動物的製度。以往,狩獵得到的野豬可以自己吃或拿去賣,金寨縣的許多人都嚐過野豬的滋味,肉質緊實,土腥味很重。但今年的政策不再允許。

正因如此,金寨縣今年第一次提出了按照10元/斤標準進行收購,這筆錢會用來支付狩獵人員的勞務補貼費用。“財政也花了一大筆錢。”蒲發光說。

麵對許多人的電話詢問,蒲發光也想通過媒體強調,這是個嚴肅的事情。“狩獵的目的不是為了食用或者獲取經濟利益,而是為調控野豬種群進行的有控製地獵捕。”
84f48828a42ac01bc5e2ff78cdf30beb夜晚的金寨鄉鎮。圖/九派新聞
覃鈺鈺
幾年前,汪家如被狩獵隊員推舉為隊長,他從朋友處組下個三層小樓,作為“金寨縣惠民狩獵隊”的開會地點,每天捕獵結束,都要複盤。縣裏的上一次狩獵還是在2016年冬天至次年春天。太久沒人來,小樓裏落了厚厚的灰。現在,新的一輪狩獵行動即將開始,他把小樓打掃一新,摩拳擦掌。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被野豬圍困的縣城:農民辛苦一年全白費

相关推荐: 印度森林首次發現罕見“粉紅豹”,長著草莓色皮毛

10 日報道,印度森林官員表示,一隻長著草莓色皮毛的豹子最近在拉賈斯坦邦巴利地區被拍到,此前當地人不止一次地聲稱看到過一隻 ” 粉紅豹 “。 印度拉賈斯坦邦巴利地區的當地人聲稱,他們在阿拉瓦利山的拉納克普爾地區發現了一隻非常罕見的 ” 粉紅豹 “。據已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