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三四線樓市現新變化,要回老家買房嗎?

7 月 29 日電 ( 中新財經記者 左宇坤 ) ” 老家的房子好像真的便宜了。” 在上海工作的安徽人小餘最近感受到。

人口的不斷流出和高企的庫存,讓一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在比較長的時間裏呈現供大於求的狀態。為了緩解疲態,部分三四線城市進入了政府層麵的
” 限跌令 “,和房企層麵的 ” 花式促銷 ” 並行狀態。

c2adcb841c19f23104c8c8d410313db5

資料圖:城市一景。 王曉斌 攝

” 老家的房價降了不少 “

畢業工作了五年之後,攢了一筆錢的小餘開始考慮是在上海還是老家置業的問題。

小餘在老家的中介告訴她,老家的房價降了不少。中介自己就有一套房子打算出手,是在 2016 年前後以 4000
元的單價購入的,2018 年最貴的時候漲到了 9000 元,還想等等再升值,結果去年 8000 元掛了一年沒賣出去,今年調到 7000
元,前不久又調到了 6000 元。

” 老家在 2018 年左右,房價確實漲了 2000-3000 元,但咱老家平均月收入才 4000 元,房價 8000
元很恐怖了。那段時間,開發商大量造房子,但又沒留住湧到大城市的年輕人,現在價格跌到了 2017 年甚至更低了。” 中介說。

小餘在老家的朋友也在今年終於把空置了五年的新房轉手出去。五年前 54 萬元買進,今年 56
萬元賣出,朋友一算,五年的利息虧了大概 8、9 萬元,心裏實在不舒服。

小餘問過朋友,為啥不把房子裝修租出去。朋友說,老家也沒什麽租房需求,一年租金 1.5 萬元,租五年的錢還趕不上裝修費。

” 這麽看來還是上海的房價穩,起碼不會跌。”
小餘記得五年前剛畢業時,看過一個小兩房,售價大概是兩百多萬元,現在類似的房子要四百萬元了。

房價的持續下跌也是近來不少三四線城市的隱痛。7 月 15 日,國家統計局公布 6 月 70
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牡丹江市二手房同比跌幅為 10.4%,也是唯一一個跌幅出現兩位數的城市,其 5
月二手房價的同比跌幅同樣也為 10.5%。

繼鶴崗 ” 房子跌回白菜價 ” 之後,牡丹江這一東北城市再度因為房價出了圈,市場上也有了 ” 牡丹江房價跌回 15 年前,5
萬一套房 ” 的消息。

對於房價 ” 跳水 ” 的原因,黑龍江省統計局在 2020
年發布的《牡丹江市人口發展現狀分析報》中直言不諱:牡丹江市經濟欠發達、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不盡合理、城市化水平不高,缺少能牽動全市經濟發展的大項目,導致在報酬、福利、待遇等方麵缺少吸引力,加劇了人口外流尤其是青壯年人口外流。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王小嬙對此表示,上半年一、二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在產業的支撐下,市場修複跡象顯現;三、四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依然呈現同比下滑局麵,庫存較高。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截至 2022 年 5 月底,按近 6 個月月均銷售麵積計算,三、四線代表城市出清周期 23.4 個月,較
2021 年末延長 6.1 個月,市場庫存去化壓力較大。

7ce67b1df6a5071cff70d431b0326fd0

資料圖:正在建設的住宅區。 ( 無人機拍攝 ) 中新社記者 呂明 攝

壓力下的向左走和向右走

穩住房價需要怎樣的支撐?三四線城市也開始不斷探索。

中原地產統計顯示,截至 7 月 25 月,2022 年內房地產調控已經超過 550 次,同比上漲接近
70%,房地產調控繼續刷新曆史紀錄。

其中,三四線城市在多個方向的穩樓市政策中都起到了先鋒作用。梳理發現,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發放購房補貼等硬核措施,都是由三四線城市
” 打頭陣 “,再向一二線城市遞進。但麵對始終起色不大的樓市,” 限跌令 ” 成為了其中直截了當的一招。

7 月 19 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發布通知,在取得預售許可或現售備案 10
日內一次性公示房源價格,公示價應與報備價格一致,實際成交價格不得高於備案價,同時不能低於備案價 20% 以上銷售。

7 月 4 日,廣東中山發文明確,新房售價申報 3 個月後可申報調價,每次調降幅度不超上次售價的 5%,加入 ” 限跌 ”
行列。

自 2021 年 8 月,湖南嶽陽成為了第一個出台 ” 限跌令 ” 的城市後,近一年的時間過去,陸續有 20
餘個城市加入隊伍。其中,除了個別二線城市外,包括湖南株洲、江蘇泰州、安徽安慶等在內的三四線城市仍為主力。

” 限跌令 ”
的發出本質上還是出於穩定的考慮,近年來,因為樓盤降價導致購房業主不滿的事件屢見不鮮。但麵對房企銷售困難、債務壓力大的現實,多地也出現了
” 曲線降價 ” 的花式促銷活動。

從小麥換房、大蒜換房,到西瓜換房、水蜜桃換房,農產品在這個夏天排著隊湧入樓市,但售樓處的工作人員卻直言並不需要大蒜、水蜜桃交割,農產品們也隻是房企隱性降價的
” 工具人 “。

近來,還有江西樟樹中介每賣一套房財政獎勵 1000
元,河北承德購買自住型公寓類項目可享住宅水、氣、暖價同等政策,這些創新政策同樣自樓市承壓較大的三四線城市產生。

” 房價連著地價,嚴禁開發商降價促銷以防止地價下跌成為各地政府‘限跌令’的核心內容。”IPG
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房企在去化不暢造成流動性重壓之下,不 ” 違規 ” 降價促銷,成為房企營銷新方式。

花式促銷的降價嚐試和 ” 限跌令 ”
的兜底,雖然看上去是兩個方向相反的行為出現在同樣的三四線市場中,卻出自一體兩麵的提銷售、去庫存以及穩房價初衷。

隨著門檻逐步放鬆,政策利好以及就業機會下沉,三四線城市也在期待著承接周邊大城市的產業和人口轉移,等待著一個經濟基本麵發展加快、支撐房價上升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