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男子花945萬買房甲醛超標致病 開發商:人道主義補償5千

花費近千萬購買一套精裝房,收房後不但處處鬧心,還因甲醛超標導致患病?近日,山東一位IT軟件工程師何先生就在網上曝光了自己買房“遭罪”的經曆。據何先生反映,2016年,他和妻子花費945萬購買了上海浦東新區錦繡前城小區的一套精裝房,交房後就發現了52處裝修問題。交房四個月後,整修期間,自己因為住進新房充當監工,居住數日後,出現鼻子出血、喉嚨發痛的症狀,後被診斷出鼻炎、咽喉炎等多種疾病。因為懷疑屋內裝修材料不夠環保,何先生找來專業機構進行檢測,顯示次臥甲醛超標,主臥、次臥、客廳TVOC(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超標。

對此,開發商上海陸家嘴(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陸家嘴集團”)認為,何先生的身體狀況及證據材料無法判斷係甲醛中毒,公司也對房屋進行了空氣檢測,並不存在甲醛等有害氣體超標情形,且何先生在房屋維修期間居住,即使因此患病也是由其自身過錯導致。出於人道主義關懷,陸家嘴集團替裝修單位代付5000元的補償金。

1659563156 495 dfc3399af765b17b419583a1563d2ebf

房屋找出52項問題,入住後突然“流鼻血”

何先生是山東淄博人,2007年畢業後獨自一人來上海打拚,成為一名IT軟件工程師。2016年,何先生和新婚妻子張女士考慮購買婚房,最終選中了浦東新區錦繡路上錦繡前城小區推出的新樓盤。“樓盤名字叫梧桐公寓,當時賣得很火,因為妻子當時懷了寶寶,為了省事我們就直接購買了精裝房,房產證上也隻寫了妻子的名字。”何先生說,2016年9月,他們與陸家嘴集團簽訂房屋預售合同,花費945萬購買一套132平方米的精裝房。根據開發商當時的宣傳,裝修全部采用高級環保材料,裝修費用高達4000元/平方米。不過,當何先生與陸家嘴集團簽訂合同時發現,合同裏麵顯示“公寓套內區域為毛坯,裝修工程款為0元。“置業顧問讓我不用管,合同都是應付上麵檢查用的,得按照毛坯賣才行,但是實際的裝修不會打折扣。”

1659563157 602 b2a9c9e4a40cff62d9924515cd08085d

2017年12月底,何先生和妻子終於盼來了正式交房,2018年1月初搬進了新房。何先生和妻子剛搬進新房時,整體感覺良好,但仔細一檢查卻發現了諸多問題。“馬桶幾乎貼牆安裝,右側空隙隻留了8厘米,連蹲都蹲不下;多處大理石破損開裂、牆麵掉漆、牆紙翹起、地板有聲響、牆麵瓷磚多處空鼓、洗衣機房無插座、兒童房插座無通電等等。”何先生經過仔細檢查,一共發現了52項裝修缺陷,用A4紙記錄了下來,並一一進行了拍照存檔。

1659563157 32 7475c227e363fcf25c41d5cbc89bc7a5

何先生隨後找到物業和開發商反映情況,直到2018年3月初,開發商才委派裝修人員對房屋進行修補。為了確保此次的整修質量,何先生決定自己住進新房充當監工。“當時屋裏一直都有氣味,但考慮已經交房四個月了,應該沒什麽問題,就自己一個人住進去了。”然而,令何先生沒想到的是,在住了數日之後,他開始出現出血、喉嚨發痛的症狀。2018年2月7日,何先生到醫院就醫,被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當時醫生稱該疾病或與甲醛等有毒氣體相關。後來,何先生陸續感覺身體有多種不適,包括鼻出血、喉嚨幹、咳嗽、氣短、呼吸困難、脫發、全身多關節疼痛、腫脹等,前往多家醫院就醫後,先後被診斷為: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肝功異常、外痔、膽囊結石、胃炎伴返流、胃腸功能紊亂、脫發、全身多發關節炎等疾病。

檢測顯示甲醛超標,開發商稱報告不準確

“之前我多次參加體檢,都沒有診斷出這些疾病。我懷疑屋內裝修材料不夠環保,把情況反映給了開發商,一位負責人稱如果覺得有問題,可以讓我自己先檢測。”2018年4月28日,何先生花費2760元,在裝修公司負責人在場的情況下,委托專業環評機構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對房屋空氣質量進行了檢測。根據檢測報告顯示:依據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認定,房屋甲醛(單位標準值為≤0.10mg/m
)檢測值分別為主臥0.10mg/m ,次臥0.18mg/m ,客廳0.10mg/m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單位標準值為≤0.60mg/m )檢測值分別為主臥1.00mg/m ,次臥1.81mg/m
,客廳0.92mg/m 。經檢測,次臥甲醛超標,主臥、次臥、客廳TVOC超標。

不過,對於這份檢測報告,陸家嘴集團並不認可。陸家嘴集團回應稱,何先生在進行單方麵檢測時,將房屋關閉多日,並不符合檢測條件,對此裝修公司人員已當場提出異議。經陸家嘴公司委托,藍莘環境監測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於2018年4月25日也出具了一份房屋的室內空氣檢測報告。檢測報告依據GB50325-2010(2013版)《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製規範》、GB/T18204.2-2014《公共場所衛生檢驗方法第2部分:化學汙染物》,認定:房屋甲醛(單位標準值為≤0.08mg/m
)檢測值分別為主臥0.048mg/m ,次臥0.045mg/m ,客廳0.067mg/m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單位標準值為≤0.50mg/m )檢測值分別為主臥0.20mg/m ,次臥0.20mg/m
,客廳0.21mg/m 。檢測報告委托方為“袁工”,檢測日期為2018年4月20日—25日。經檢測,所有數值均符合標準。

1659563158 986 e219d0cd2fc37bb967c6dfa300b8ad06

對於陸家嘴集團的檢測報告,何先生同樣表達了異議,“我一開始向開發商出示我的報告,他們拒絕接受,我要求共同做檢測,同樣遭到拒絕。然後他們不知道從哪兒搞來這樣一份報告,檢測事前沒有通知過我,委托方既不是公司,又不像真實人名,也沒有說明是哪天檢測的,我懷疑這份報告造假。”

起訴法院後被駁回,收到補償款5000元

無奈之下,針對陸家嘴集團房屋甲醛、TVOC超標等問題,何先生向浦東新區人民法院進行了起訴。2018年10月10日法院立案受理,11月1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後本案轉為普通程序,於2019年2月28日、2019年10月31日進行了公開開庭審理。陸家嘴集團在法庭上辯稱,從原告(何先生)的身體狀況及證據材料無法判斷原告係甲醛中毒,原告訴稱的疾病中有部分疾病與甲醛超標無因果關係,病曆報告均為自述,因果關係需通過鑒定才能得出。即便原告存在疾病,也與被告無關,因原告對房屋存在後續裝修行為,且原告在房屋維修期間居住在內,即使原告因此患病,也是由其自身過錯導致的。為解決紛爭,房屋裝修施工單位出於人道主義關懷,希望以自有資金補償原告5000元,該款項通過被告在本案中代為支付。

因為雙方各執一詞,何先生向法院申請進行司法鑒定。2019年4月,根據何先生的申請,法院委托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就何先生所患疾病與房屋室內空氣質量超標之間的因果關係進行鑒定。2019年7月,司法鑒定科學研究院向法院出具退卷函,稱委托事項已超出該院技術條件及鑒定能力,故作退卷處理。後法院又就上述申請鑒定事項委托複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司法鑒定中心進行鑒定,他們以同樣理由出具了不予受理告知書。

1659563159 132 939b6a741390a2d1e1acc9de83a8ba94

最終,法院認為,關於房屋空氣質量是否存在超標情形,原、被告分別提交了各自單方委托的檢測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因上述兩報告均係原、被告單方委托,原、被告又互不認可對方提交的檢測報告,故本院無法對上述兩份檢測報告內容進行確認。本案受理時間為2018年10月,距被告交房之時已有10個月之久,距2018年4月原告單方委托檢測之時亦近半年,現亦無法通過技術手段確認被告交房之時或原告單方委托檢測之時的房屋空氣質量是否超標。鑒於此,原告並未舉證證明房屋存在空氣質量超標情形。此外,原告主張其所患疾病均因房屋空氣質量超標所致,但現亦無證據佐證。綜上,法院駁回了原告訴訟請求,但同意了被告自願向原告支付5000元。

何先生不服判決,先後向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但均被駁回。

相似案件不同判決,兩種檢測標準成爭議焦點

“這種結果讓我無法接受。”何先生告訴新黃河記者,因為甲醛等超標中毒,給身體造成很大損害,留下多種後遺症,經過五年多治療仍未好轉。自己已向多個部門進行投訴。2021年10月,跟中央第六督導組反映後,案件轉辦到浦東法院教育整頓辦,但目前還沒有處理結果。此外,針對合同中顯示的“毛坯、0元裝修”這一“陰陽合同”問題,何先生也反映給了浦東新區房管局。房管局回應稱:“該房屋竣工狀態為毛坯,精裝為開發商與市民簽訂的裝修委托協議,裝修手續未報監,不在房管局協調範圍。”7月底,新黃河記者撥打陸家嘴集團詢問此事,一位工作人員稱此事需要聯係錦繡前城相關負責人龔某。記者撥打龔某電話,對方拒絕接受采訪回應此事。

1659563159 652 476386aa0e3d1f7d47ba820c33e3cc98

新黃河記者查詢發現,近年來,針對“甲醛房”糾紛的案件不少,判決結果卻大相徑庭。其中,涉及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受害人所做的檢測報告是否會被法院采納。在何先生的案件中,陸家嘴集團辯稱,何先生提供的檢測報告依據是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是當時的衛生部發布的,該標準為推薦性標準,對開發商並無強製性要求,檢測方法要求在關閉門窗12小時後進行檢測;陸家嘴集團的檢測報告依據GB50325-2010(2013版)《民用建築工程室內環境汙染控製規範》,這是住建部頒布,該標準規定的檢測方法要求在門窗關閉一小時後進行檢測即可。上述兩項檢測報告的效力等級、檢測方法不同,根據強製性標準即住建部標準,房屋空氣質量合格,不存在甲醛等有害氣體超標情形,因此不存在過錯。最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並未認可何先生出具的檢測報告。

1659563160 817 021cce2a82f620224a27332d1b9e2ff2

然而,在天津一起“甲醛房”糾紛案件中,受害者嶽女士遭遇跟何先生相似的經曆,卻最終贏得了官司。嶽女士同樣購買了一套精裝房,交房後懷疑環保不合格,於是委托專業檢測機構依據18883標準出具檢測報告,結果證實甲醛超標。然而,開發商也出具了一份依據50325標準的檢測報告,顯示符合交付標準。一審、二審法院判決認為,雙方當事人在房屋買賣合同中對於房屋交付時應達到的空氣質量標準沒有約定,因此,開發商主張的18883標準不應適用於涉案房屋的質量檢測依據不足。嶽女士提供的檢測報告可以證實房屋曾在室內空氣監測中甲醛超標,不符合雙方約定交付商品房的條件,應認定開發商違約。

“對於新裝修的場所,國家出台了跟空氣質量相關的這兩個標準,其中檢測方法、步驟、條件、指標值都不一樣。50325標準要求隻關閉門窗1小時進行檢測,18883標準則規定要關閉門窗12小時之後進行。綜合來看,18883標準明顯更適合於人居環境健康的最低標準,而50325標準則是建築工程環境汙染物控製規範。也就是說,50325標準檢測達標的房屋,按18883標準就很可能不達標,也就不符合健康人居環境的最低標準。然而,由於檢測條件的不同,往往導致按50325標準規範驗收交工交付使用的房屋,再按18883標準進行檢測又不合格的矛盾,由此產生種種糾紛案例,最終房屋業主敗訴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付建表示,從近些年屢屢曝光的室內甲醛汙染案例來看,目前相當一部分房屋的空氣質量難以讓人信任。為個體的生命健康考慮,目前法律製定與政府行政上還要跟得上民眾的訴求,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室內汙染物監測,在判罰標準上進一步予以明確,避免造成監管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