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上海一款非遺點心將失傳?生意火爆卻賺不到錢

地處江南的上海

從不缺少懂得米蒸糕的知音饕客

頂著“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頭招牌

“阿小弟桶蒸糕”

就深受不少資深食客喜愛

讓人想起年幼時偷吃灶台上蒸糕的快樂

去年

這家上海市區最後的非遺桶蒸糕

生意火爆卻麵臨虧本

不少網友都很關注

311

近日,有媒體記者又來到了阿小弟桶蒸糕門店,並見到了“阿小弟”本人——今年六十多歲的羅仁官,這家店由他和妻子宋愛華共同經營。

“在我們那叫我大名可能沒幾個人認識,說‘阿小弟’大家都知道的。”而“阿小弟”這個名字也因桶蒸糕讓更多食客們熟知。

然而,此次采訪中羅仁官卻透露:

再做三年就不做了…

或許三年後

“阿小弟”夫妻倆的這門“非遺”手藝

就要麵臨失傳

313

最忙時一天賣四五百個

淩晨兩點開做!

但七八月份不開張

不是開在沿街,而是在一個園區裏,當記者跟著導航指引尋找這家桶蒸糕店時,突然看到一塊寫著“上海市非遺項目阿小弟桶蒸糕”的紅色招牌,到了!

走進店裏,未見有人卻先聞到了陣陣米香,還帶著一絲絲甜味兒。聽到聲音,正給做桶蒸糕的羅師傅從廚房裏走出。

羅師傅告訴記者,現在屬於淡季,蒸糕就根據客人的預定按量做,保證當天蒸當天客人來取或者郵寄。

“閑的時候很閑,忙的時候根本忙不過來。”羅師傅透露,做糕最忙的要數過年和重陽節期間,很多客人不僅自己買來吃,還會送人,多的時候一天要做上四五百個,“淩晨兩點就開始準備,有時候要忙到晚上十點多。”

定桶蒸糕的客人來自全國各地,“以前可能是江浙滬的人喜歡吃這種米糕,現在還有很多安徽、北京、四川這些地方的顧客來定,我做好就給他們發過去。”羅師傅回憶,遠的地方還寄過內蒙古,擔心米糕變質走的是空運,“一塊糕運費要一百多了哦!”

雖然桶蒸糕可寄送,但卻不是一整年都能吃到的,“夏天太熱,常溫就要三十多度,爐子一開更熱了,要四十多度啦,像這種米粉一不留神就容易變質,所以七八月份是不做的。”羅師傅說。

堅守傳統工藝!

泡米、磨粉、鋪料……

必須用杉木桶蒸

在羅師傅看來,吃的東西一方麵新鮮很重要,此外就是看它的製作工藝。

“先泡米、再磨粉,磨好了之後放在盆裏加糖拌勻,醒上幾個小時等糖融化了產生水分才能開始做糕,這樣吃口才好。”羅師傅介紹,蒸糕裏的米和糖都有講究,其中米粉是大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糖則是紅糖和白糖,材料備好後就一層米粉一層糖餡再一層米粉……在這個基礎上,按照不同的口味添加小料,比如核桃紅棗、赤豆、蜜棗等。

314

一個糕味道好,除了這些食材還需要木桶的加持,“我這個糕每一塊都是要用杉木桶蒸的,這樣蒸出來的才有香味。”

羅師傅補充,蒸的時候所有材料不能一口氣都放到桶裏,要等底層的蒸熟了,再往上鋪粉、磨平後繼續蒸,一個糕要蒸上20分鍾左右。

出鍋後,先把木桶中的蒸糕扣在麵板上,揭開蒸屜紙後要噴上糖水,這一步是防止蒸糕冷卻後表麵變硬……靜置到蒸糕稍微冷卻後就可以包裝了。

包裝同樣有巧思,羅師傅選擇了用牛皮紙和麻繩包裹,“和桶蒸糕很配,我不喜歡花裏胡哨的,這樣包裝好後可以直接拎著麻繩,蒸糕也不會傾倒,拿回家還是圓的。”

口味上,賣得多的是核桃紅棗、赤豆的,羅師傅介紹,這兩款口味不會太甜,喜歡吃甜口的還會買紅糖糕,“什麽都不放,就是米粉和紅糖”,還有蜜棗的也比較甜;體型上,有大蒸糕和小蒸糕兩種選擇,大蒸糕可按斤購買,兩斤起售;小蒸糕則是按個賣,價格在50元到60元不等。

看到有顧客因為沒預定而跑空的經曆,記者來的前一天就電話預定了四分之一塊赤豆糕,真正看到時覺得個頭不大,可接過手裏,著實感覺往下一沉,相當有分量了!此前,看到一位顧客留言:“小小的一塊隨便吃點就飽了,買了一大塊解決了一周的早飯”……看來說得不無道理。

“再做三年就不做了”

食客留言:希望有接班人

桶蒸糕越做越多,征服了不少食客,而口口相傳的美味和對傳統製法的堅持讓這一點心入選“非遺”。

2013年,“桶蒸糕製作技藝”入選閔行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2015年,又入選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羅仁官的妻子宋愛華正是桶蒸糕傳承人,算到現在,夫妻倆開店做桶蒸糕已有近20年的光景。

315

然而,就在與羅師傅的采訪中,他突然聊到:“我有時候會跟那些老顧客說,你們還能再吃三年,三年後就不做了。”

羅師傅告訴記者,這個店的合同還有三年到期,沒什麽意外到期後應該就不做了,一是因為年紀大幹不動了,二是桶蒸糕不掙錢,“一個月房租就要兩萬多,還有水費、電費這些,算下來一年剩不下多少錢。”

當記者問起桶蒸糕是否有繼承人時,羅師傅很無奈:“年紀輕的不願意學這個,很吃力的,能賺多少錢?”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羅師傅的兒子目前從事設計的工作,也無意繼承這門手藝。

如果真的要“告別”桶蒸糕,最讓羅師傅放不下的,可能就是這些年結識的老顧客。說起這些來買糕的人,羅師傅十多年前的事情也記得很清楚。

“剛開始我在鄉下做糕的時候,有一對從寶山來的老夫妻,別人送他們的糕,覺得很好吃,看包裝上的地址就找來了。”據羅師傅回憶,這對老夫妻早上就坐公交過來,但是走了岔路,等到的時候已經過了12點,糕也賣沒了,為了不讓他們白來一趟,羅師傅便重啟爐灶為他們現蒸米糕,“老夫妻兩個開心的不得了”。

最近,還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過來買糕,因為耳朵聽不大清,老人隨身攜帶了一塊寫字用的白板,“要什麽口味的”,羅師傅寫了下來詢問,老人便告訴他“要赤豆的”。

在采訪時,羅師傅還接到了一個客人定蒸糕的電話,“這是安徽的一個老顧客了,做好就給她寄過去。”

桶蒸糕或“失傳”是不少“非遺”等傳統工藝麵臨的困境:誰來繼承?如何推廣?情懷與生計怎麽選?而這些問題似乎僅靠羅師傅夫妻倆的力量是無法解答的,政策的支持也是關鍵因素。”

翻看某平台上的留言,一位老顧客就對桶蒸糕的傳承表示“擔憂”:

桶蒸糕做起來比較麻煩也考究火候技術,如今年輕人都不願意學習,老板年紀大了,需要有接班人。

316

還有人稱,老人家守著傳統的做法,仿佛讓人回到了小時候淳樸的過往……

317

網友:希望傳承下去!

318

319

320

321

你吃過這種桶蒸糕嗎?

留言談談對這種老味道的回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