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機場“禁地”塔台,怎麽也成了網紅打卡地?

航空觀景既是一項公眾服務,也可以做成一門好生意

0d573fd58fa789de39c87344267abba6

文 | 《財經》實習生 鄧雨潔

編輯 | 王靜儀

3月16日是黃山屯溪國際機場塔台咖啡試營業的第三天,兩位來自汕頭的旅客,剛從“揭陽-黃山”的航班落地,拖著行李箱直奔塔台咖啡。

無獨有偶,當天傍晚臨近打烊,兩位拎著行李的旅客,剛遊玩完黃山,準備搭乘航班返回廣州,也提前到達機場,特地打卡塔台咖啡。

3月14日,在黃山屯溪國際機場的舊塔台,全國首家塔台咖啡開始試營業。在機場最高、視野最好的塔台,近距離、無遮擋地直麵跑道拍攝飛機起降,感受轟鳴聲的震撼,再來一杯咖啡,可能全國僅此黃山一家。

據介紹,不搭乘航班的普通市民也可以驅車前往,塔台咖啡對外開放。黃山機場負責人告訴《財經》,自試營業以來,塔台咖啡客流量遠超預期,日均接待顧客300人。

近年來,中國不斷湧現出極具特色的機場航空觀景設施,例如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旁的西湖園、成都雙流國際機場空港花田等優秀實踐案例。事實上,廣大旅客和航空愛好者對建設機場航空景觀設施的呼聲及期待都很高。

▲ 圖源:@是阿霜不是阿雙

▲ 圖源:@是阿霜不是阿雙

航空觀景既是一項公眾服務,也可以做成一門好生意。2022年,民航局發布《民用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指南》(下稱《指南》)指出,航空觀景有多重商業價值可挖掘,包括餐飲、零售、展覽、體驗和科普等多種活動。

如何做好打卡經濟,機場正在努力。

在塔台喝咖啡,是門好生意

塔台,是一個機場裏最高的建築,沒有之一,它的頂層配備360度的通透大玻璃,是看飛機的最佳位置,但通常裏麵都坐滿了忙碌的空中交通管製員,無關人員不得入內,也成為了大家眼裏神秘又憧憬的地點。

但現在,站在塔台看飛機的想象變為現實。點一杯特調咖啡,配以特製的登機牌杯套,坐在開闊的玻璃前,靜靜地等待一場飛機的起落,又或是一場日落,別有一番韻味。

安徽黃山屯溪國際機場有一座退役老塔台,在1989年經曆第三次改擴建後投用,在2010年被新塔台取代閑置。在2022年,為了不浪費絕美的景觀,機場將老塔台改造成一家航空主題咖啡館,重新開放給公眾。

▲ 圖源:@是阿霜不是阿雙

▲ 圖源:@是阿霜不是阿雙

“自試營業以來,塔台咖啡客流量遠超預期,日均接待顧客300人。”機場負責人對《財經》說。

3月14日,安徽黃山屯溪國際機場裏,全國首家“塔台咖啡”在上午10點正式開始試營業。據介紹,塔台咖啡分為室內和室外部分。在室內,兩麵全景玻璃直麵機場跑道,視野開闊,設有吧台、座椅等,方便顧客在玻璃前觀賞。

在室外,有300平米的露台,放置了幾張露營桌、露營凳,顧客能在飛機起降的轟鳴聲中品鑒咖啡、甜點。如果沒有碰見飛機,開闊的露台上也可以欣賞周圍白牆青瓦的徽派建築,天氣晴朗時,甚至可以遠眺黃山,看日落。

為了契合當地特色,咖啡也有特調設計,如點綴有奶蓋、堅果等的特調紅茶咖啡,取名為“雲遊黃山”,冷萃加茉莉花茶搭配橙色果醬,是“南屏晚霞”,除此之外還有“水墨徽州”“夢筆生花”等飲品,極具特色。

“舊塔台見證了我們黃山機場的曆史,看到它再次改造變成咖啡廳,可以給普通人一個近距離觀看飛機的機會,我們也很開心。”在機場工作人員阿霜看來,塔台咖啡是一次新鮮的機場商業嚐試。

▲ 圖源:黃山屯溪國際機場

▲ 圖源:黃山屯溪國際機場

開設塔台咖啡,一是將舊塔台因地製宜地利用起來,二也是為機場增加收入來源。

機場的收入由兩部分組成,最基礎的是航空性收入,包括飛機起降費、服務費等,另外是非航收入,主要包括場地出租費、零售、餐飲、廣告等。對機場來說,航空性收費標準受到政府和航站樓、跑到容量的嚴格限製,提升空間不大,但是非航業務卻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據中國民航報統計,從行業平均水平來看,雖然非航收入僅占機場收入的40%,但其總利潤占比卻高達80%。從行業整體營業收入來看,2015-2019年中國民航營業收入逐年增長,到2019年中國民航全行業實現營業收入10624.9億元,比2018年增長5.0%。

機場作為便利旅客出行的重要場所,天然地聚集了品質較高的消費者。舟車勞頓之餘喝一杯咖啡,是咖啡經濟能在機場大展身手的重要原因。據CAPSE(民航旅客服務測評)統計,僅北京大興機場就有7家星巴克、3家瑞幸咖啡以及一些茶飲品牌。

觀景之外,挖掘商業潛力

航空景觀作為機場特有的體驗形式,一直受到大眾的關注的喜愛。

2019年國慶期間,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剛投運就迎來51.8萬人前來參觀遊覽,最高日遊客數量達到10.7萬人次,是出行旅客的23倍。廣西玉林福綿機場投運後,機場周邊的小山坡由於具有良好視野,也迅速成為當地的網紅打卡點……

2022年,民航局機場司發布的《民用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指南》中提到,“要以觀賞航空器起降和運行、遊覽機場特色景觀、體驗航空文化為核心,打造具有機場特色、民航行業特色的觀景服務產品。”

中國也有不少觀景台應運而生。北京首都機場生活區的配套公園西湖園,緊挨著T3航站樓。園區西北角有較高的八角形平台,被攝影愛好者稱作“八卦台”,是拍攝飛機的最佳地點之一。

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周圍建設了空港花田和空港運動公園,作為飛機絕佳觀賞點,運動公園還配備藝術展覽館、極限運動設施、航空主題娛樂場地等配套設施,拉動空港區經濟。

有航空博主指出,目前國外大型機場在觀景設施方麵做得很好,觀景之外,還可以挖掘商業價值,帶動一係列周邊產業發展。但總體而言,中國機場的觀景設施還在起步階段,如何與商業更緊密地聯係起來,是仍需要探索的領域。

▲ 圖源:黃山屯溪國際機場

▲ 圖源:黃山屯溪國際機場

機場運營的盈利模式本質是流量經濟,和國外機場相比,中國機場的優勢恰巧在於流量和消費升級形勢下人們強大的購買力。從2017年起,上海機場業績增速明顯提高,主要是非航業務作出突出貢獻,非航收入比重由2015年的47%提升至疫情前2019年76%。

盡管有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機場零售在規劃上就存在先天不足,因為在設計上優先考慮旅客怎樣能最快離開機場,這和商業規劃是相反的。

但也有其他業內人士認為,機場效率與商業轉化沒有直接關係,隻有機場商品及營銷對旅客由足夠吸引力,才會讓旅客提早到達機場。

如何提供有吸引力的產品,是機場持續努力的方向。正如黃山機場負責人對《財經》記者介紹,塔台咖啡之後,黃山機場將繼續立足文旅融合,如投放通航旅遊觀光飛行、航空研學基地開發建設等。同時還將和機場周邊的城鎮共同打造航空文化旅遊街區。

《指南》強調,觀景服務除了以公益導向之外,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其商業價值,包括:

1、航站樓內航空觀景設施可結合其觀景屬性規劃餐飲、零售,滿足觀景者的全方位需求。同時也可以規劃航空展覽、航空體驗活動、航空教育活動等內容;

2、陸側航空觀景設施可規劃航空體驗活動、大型公共活動、策展、餐飲零售、教育培訓、休閑娛樂等內容;

3、空側航空觀景設施可以規劃航空觀光遊覽、航空開放日等體驗活動;

4、機場周邊航空觀景設施可規劃航空展覽、航空體驗活動、休閑娛樂、餐飲零售等內容。

在疫情之後,機場作為天然的流量池,如何實現創收,也許觀景經濟是未來機場商業化的重要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