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18歲女生慌了:聽力如60歲老人!

明明想好早點睡,可打開手機,劃著屏幕,時間不知不覺就溜走了,回過神來已是淩晨。

和許多年輕人一樣,18 歲的王芳(化名)也沉迷短視頻,一刷就是幾個小時,沒想到刷出了問題。

熬夜刷短視頻

耳朵出現異響

王芳是杭州某大學大一學生,最近她總覺得耳朵老有聲響,在家人的建議下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就診。聽力檢查顯示,她低頻聽力、中頻聽力都不錯,但在
4000 赫茲以上的高頻聽力卻下降了,隻有
30-40DB,是臨床上典型的噪聲性損害引起的聽力下降,下降曲線相當於五六十歲的老年人。

聽到這個結果,王芳懵了,明明平時基本接觸不到噪音,怎麽會出現 ” 聽力損傷 “?

耳鼻咽喉科周珍主任醫師經過仔細詢問後,基本找到了原因。原來上了大學後,王芳癡迷於刷短視頻,常常一刷就刷到半夜。特別是平時在寢室裏,不想外放聲音影響到同學,基本上每天都是戴著耳機睡覺,幾乎每天都刷上四個小時以上。除此之外,她習慣於入睡前聽音樂,經常聽著聽著就睡著了。在王芳看來,這是在嘈雜的寢室裏擁有私人空間的一種方式,卻不知正是這個習慣,對她的聽力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傷。

三成大學生聽力受損

耳機是罪魁禍首

” 以前聽力損傷基本上出現在中老年人群,現在這種情況卻越來越出現在年輕人身上,這些年輕人平時基本接觸不到噪音,而耳機就是罪魁禍首。”
周珍說。

事實上,大學校園已經是過度使用耳機的 ” 重災區 “。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曾對某高校 3000
多名在校大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發現,耳機的使用率幾乎接近 100%,這其中有 30% 的大學生聽力受損。

周珍表示,在一般情況下,人能感受到的舒適的音量不超過 40 分貝,但是環境噪聲往往會到 70-80
分貝左右。在嘈雜的環境裏,想要聽清楚耳機的內容,音量必須放大超過環境聲音的 30
分貝以上,背景噪聲越大,人們就習慣將耳機的音量調得越大。隻要每天聽耳機超過 2 小時,就可能會出損害耳蝸裏的毛細胞,出現聽力損害。”
毛細胞是稀缺資源,數量在出生時就確定了,損傷一個就少一個,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周珍說。

由於聽力受損屬於慢性傷害,這是一個悄無聲息的過程,一般的聽力損傷暫時不會影響到日常溝通交流,但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體現出來。這就是很多人為什麽到了中年後會出現聽力衰老的跡象。

由於常規體檢中沒有詳細的聽力檢查,一般來做檢查的常常是出現了耳朵痛或者耳鳴的情況才來檢查。如果真的發現聽力下降來做檢查,一般已經非常嚴重了。

戴耳機入睡損傷加倍

保護聽力做好幾點

如何保護好自己的聽力?周珍教大家一個 “60-60-60” 原則,即聽耳機時,音量不超過最大音量的 60%,連續聽的時間不超過 60
分鍾,外界聲音最好不超過 60 分貝。

值得特別提醒的是,除了不要在噪音很大的地方戴耳機,切記睡覺時不要戴耳機。

像王芳這樣戴著耳機睡覺對耳朵的傷害更大。這是因為枕頭很可能成為聽力損傷的幫凶,會把耳塞塞得更緊,特別是睡覺時,耳朵處於休眠狀態,所受的損害會更加明顯。

另外,頭戴式耳機對耳蝸纖毛細胞的刺激比入耳式耳機相對較小,更加安全,可以有限選擇頭戴式耳機。如果出現耳鳴、頭昏等,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