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從同情到質疑,抗癌共享廚房合夥人被稱“賣慘”“詐騙”

6891bb09073087d6cd6e683d470f2ba8

原本是一個關於“好人好事”的暖心新聞,隻過了一天,事情就有了各種版本的“反轉”。

近日,鄭州“抗癌共享廚房”負責人之一張廣兵發布告別信,稱共享廚房經營困難可能被迫關停,引發輿論關注。愛心人士捐贈的善款和物資紛紛湧來,但質疑的聲音也接踵而至。

從同情到質疑

“廣大的病屬朋友:鄭州抗癌廚房堅持九年,現今經營困難,很有可能堅持不下去了。給大家說聲對不起,因為經營九年了非常不舍,就像親手帶大的孩子一樣,誰會願意舍棄呢?非常迫不得已。因為我們每天消耗巨大,已無以為繼。”

這份動情的告別信來自位於河南省腫瘤醫院和河南省胸科醫院之間的一家“鄭州抗癌共享廚房”(下稱“共享廚房”)。根據當地媒體的報道,2014年,共享廚房合夥人之一王戰勝在菜市場經營一家糧油店,那個時候經常有患者家屬找他,想用他家的火做飯,王戰勝都答應了。久而久之,越來越多患者家屬找上門來,有人心裏過意不去,就主動拿出5元“使用費”,後來逐漸形成了這樣一個規矩。

後來,同樣在菜市場開店的張廣兵、魏興江也加入進來。2020年菜市場拆遷,3位合夥人共同盤下目前的房子,繼續經營共享廚房。
a5688dbb8648586f203b2cdd8f949319
現在的共享廚房有120平方米,50多個爐子,每天前來做飯的患者家屬有上百人。

張廣兵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己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鄭州經營共享廚房,來這裏做飯的人基本都是周邊醫院的病人家屬,廚房每餐收取來做飯的人員5元加工費,同時還會提供米、麵、油以及廚具、調料等供其使用,9年來一直未曾漲價。

告別信貼出後,立即引發大量關注和同情。愛心人士紛紛慷慨解囊,有人親自到店裏送來20萬元,還有兩位網紅博主捐了10萬元,小額的捐贈則不計其數。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人送來米、麵、油等物資。

很快,共享廚房門口堆滿了全國各地運送過來的愛心物資,後續物資還在源源不斷送來。

隨後,張廣兵撕下了“關門通知”,並發布了一條感謝視頻。

不過,事情在這個時候發生了轉折。4月13日下午,有人探訪現場後發現,“5元做一頓飯”並非實情,而是不同的菜品會被收取不同的加工費,比如排骨湯、牛肉湯這樣的菜品每道菜收費為10元,砂鍋煲湯則是15元,涼拌菜3元,燉雞蛋5元。在收費標準的表格上,右下方還有“附加服務費”,比如使用破壁機的話,費用為3元,加熱米飯的費用也是3元。

於是,有人開始質疑當事人“賣慘”“詐騙”,甚至還有人說,“共享廚房的老板開寶馬住別墅”。

麵對輿論的質疑,鄭州市金水區成立了聯合調查組,4月15日發布報告稱,“共享廚房”合夥人張廣兵家庭名下有90.2平方米小產權房一套、40.52平方米小公寓一套,分期付款購買白色馬自達3轎車一輛。社會愛心人士贈予款額579888.25元,款項保存在銀行卡、微信及支付寶中,均未支出。贈予的米麵油等生活物資正在清點中,當事人已停止接受各類社會贈予。
579fbbdb29abf5cae4fcf5dbb77417c7
早在2021年就公開募捐

有觀點認為,張廣兵等人的行為在法律上較難界定。雖然《慈善法》修訂草案中,已明確了個人救助內容,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采取公開募捐方式開展公開募捐,但可以與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開展公開募捐,募得款物由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管理。

不過,這僅限於“個人為了解決本人或者家庭的困難向社會發布的求助信息”。草案要求,求助人和信息發布人應當對信息真實性負責,不得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騙取救助。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承擔求助信息真實性審查義務。

顯然,共享廚房不適用上述條款。

麵對質疑,張廣兵在4月14日回應稱,愛心物資和款項已經清點出來,正在向河南省慈善總會申請公益慈善賬戶,將專款專用。

河南省慈善總會工作人員在接受《中國慈善家》采訪時表示,張廣兵確實與該會聯係過,“但目前沒有開展相關合作,還在研判中”。

上述工作人員還解釋,不存在“公益賬戶”一說,隻有相關基金賬戶,從基金設立的條款來看,首先要對基金的資金來源進行背景調查,比較複雜。

“聯合調查組介入後,目前認定愛心網友的資金不屬於‘捐贈’,而是‘贈與’。”工作人員說,至於後續會不會與共享廚房開展合作,要根據調查組最終的調查結果來決定。

不過,《中國慈善家》調查發現,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早在2021年就設立了“河南省慈善聯合總會大象客戶端公益基金共享廚房項目”進行公開募捐,2021年3月24日至2023年4月11日,陸續有愛心人士捐款。
8a2ff95bbc659ad75c2b3fb6cb02b829
該項目的詳情中寫道,鄭州市有三人合作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旁邊開了一個200平米的共享廚房,用於幫助癌症患者及家屬日常生活。店內前有一個平價蔬菜攤點兒,顧客可以自選蔬菜食材;店後有廚房可以自己做飯,56個鍋灶滿足患者及家屬同時做飯。麵、菜、一般湯類的加工費5元一鍋;店裏免費提供清洗、用水、廚具、油鹽醬醋之類的調料,早晚提供免費的稀飯;三名店主有廚藝,可以幫助不會做飯的人製作。

截至發稿時,該基金共募集資金49878.61元。收支明細顯示,2022年1月19日,該基金撥付給魏興江44200元。

也就是說,共享廚房和河南慈善總會的合作從2021年就開始了。而鄭州市金水區聯合調查組的通報也沒有平息質疑的聲音,比如通報並沒有提及共享廚房的真實收費情況,前幾年接受的愛心善款及物資情況,為什麽是“贈與”而不是“捐贈”等。
667f396d0532c719005f7d2484fe590b
沒有保障的個人贈與

由於共享廚房並沒有明確向社會“求助”,如果網友並非基於公益目的,而是基於同情、憐憫等緣由給予當事人財物幫助,屬於民事贈與,法律並未禁止,也不受《慈善法》約束,並沒有向社會公開賬目的義務,除非贈與人提出要求。

“但是,捐贈也是贈與的一種形式,《民法典》的贈與合同也提到‘普通的贈與’和‘公益目的贈與’。《慈善法》範疇的捐贈是出於救災、扶貧等目前的公益性的贈與,即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基於慈善目的,自願、無償贈與財產的活動。捐贈人可以通過慈善組織捐贈,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贈。”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律師何國科告訴《中國慈善家》。

何國科認為,共享廚房事件中,無論愛心人士的行為被定義為“贈與”,還是“捐贈”,其目的都是希望共享廚房能繼續為患者及家屬服務,很明顯是基於公益慈善目的,所以也是一種捐贈,需要履行《慈善法》中規定的義務,包括公開賬目詳情。

實際上,這種個人發起的公益活動,由於在公開透明方麵存在天然不足,一直以來飽受詬病。對於個人賬戶接收捐贈,對捐贈者沒有任何法律保障,對接收管理方來說也沒有保障,容易出現所謂的“反轉”。

根據《慈善法》規定,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者個人基於慈善目的,可以與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由該慈善組織開展公開募捐並管理募得款物。慈善組織通過互聯網開展公開募捐的,應當在國務院民政部門統一或者指定的慈善信息平台發布募捐信息,並可以同時在其網站發布募捐信息。

上述法條已經為個人參與公益指明了方向,即通過組織路徑來實現公益目的,比如通過慈善組織、民非等一般社會組織,還可以通過代管、專項基金、甚至公司來達到公開透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