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侮辱死者被罰80萬,自嗨鍋嗨不起來了

由於一則廣告,自熱火鍋品牌“自嗨鍋”被罰80萬元。

今年2月,自嗨鍋在自家旗艦店發布了一則“致富款花蛤粉”的商品廣告,商品主圖及詳情頁麵中多次出現“標價176萬致富款花蛤粉”字樣。

這個表述針對的是此前“一女子食用自嗨鍋後死亡,家人索賠176萬餘元”事件的調侃,自嗨鍋也因此被輿論質疑侮辱死者。

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認為,該廣告嚴重傷害消費者感情,違背公序良俗,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決定從重處罰。

事實上,在如此令人不適的行為發生前,自嗨鍋早已不複當年網紅品牌的光景。

06a25bf05b47f69a073f11a7f326028a

圖/視覺中國

廣告侮辱死者?

事情還要從7個月前說起。

2022年9月,盧先生的妻子陳某網購了4盒“自嗨鍋蒜香花蛤粉”,與女兒、母親3人一起食用3盒後,都出現了嘔吐、發燒、腹瀉等症狀。其中,陳某經搶救無效死亡。

為了弄清妻子的死因,盧先生申請了司法鑒定和兩次屍檢。根據昆明醫科大學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鑒定報告,本例急性食物中毒是否由“自嗨鍋蒜香花蛤粉”的食用所導致,需辦案單位結合進一步的調查情況予以認定。

報告還指出,對於食用方法是否妥當、是否同時進食了其他變質性食物、水是否屬於變質水、是否汙染了其他未知的毒物等諸多問題,就現有掌握的材料和情況無法予以進一步明確。

盧先生表示,在與自嗨鍋協商無果後,提出賠償死者和傷者各類損失176餘萬元。

令盧先生萬萬沒想到的是,死因還沒說法,賠償還沒拿到,自己的愛人反倒被自嗨鍋編派上了。

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調查,今年2月11日,“自嗨鍋旗艦店”發布了標題為“‘致富款花蛤粉’自嗨鍋自熱火鍋夜宵自熱鍋方便網紅懶人速食”的商品廣告,在商品頁麵主圖以及詳情頁麵中多次出現“標價176萬致富款花蛤粉”字樣的圖片,並在詳情頁麵配有“女子疑吃自熱火鍋後去世?警方鑒定:不排除因食用導致急性食物中毒死亡可能家屬索賠176萬”等內容的圖片。

上述事件一經報道便迅速引發關注。3月2日,自嗨鍋下架了上述廣告,並通過官方微博發布聲明稱,經市場監督管理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及第三方機構調查檢測,產品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產品仍在正常銷售中。

違背公序良俗

不過在3月4日,自嗨鍋又發布了一則新的聲明稱,上述事件係公司旗下一家直營店運營人員非理性的情緒宣泄行為,公司對員工這種罔視社會公德、輕視文化禁忌、無視網友感情的愚蠢行為深表歉意,目前涉事人員已被辭退,公司對死者及家屬的不幸遭遇深表同情,也將繼續依法依規配合有關部門對事件真相進行全麵調查。而此前發布的聲明已被刪除。

在處罰決定書中,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鑒於當事人發布的上述廣告嚴重傷害了廣大消費者的感情,違背公序良俗,造成惡劣的社會影響並被媒體廣泛報道,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相關規定,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決定對其從重處罰,罰款80萬元。

4月18日,死者丈夫盧先生回應中國新聞周刊,當時拿到檢測報告後找自嗨鍋方麵協商,提出176萬元賠償被拒後,自嗨鍋方麵發布上述廣告,令家人“真的很氣憤”,相關負責人告知其已開除涉事員工。目前,盧先生及家人已就產品責任糾紛起訴自嗨鍋方麵,案件待開庭。

4月19日淩晨,自嗨鍋就此事再度發表致歉聲明,並表示從未想過侮辱逝者。

在聲明中,自嗨鍋披露了部分調查細節:從公司配合上海市場監管局深入調查的情況來看,相關人員承認:他們從來沒有侮辱逝者之意,更多是對逝者家屬在屍檢結果還沒出來前,就網上斷定“妻子食用自嗨鍋花蛤粉導致食物中毒”這一言行的極其不滿,對逝者家屬在事件沒有定性與定論情況下,即跟品牌方“索賠”
176萬行為的不可理喻,才非理性地用這樣偏激的方式,試圖解釋事件真相,宣泄內心憤懣。

不過自嗨鍋方麵也承認,雖然不是公司行為,但也是公司的人員所為,那公司就難逃其咎;雖然是直營店鋪未經批準的擅自發布,但公司半個多月都沒發現,那就是公司的失察。

行業迎來風口

自熱火鍋,即無需依賴電、火等能源加熱,僅需添加適量的冷水,即可實現食材燙煮的火鍋類方便食品。

近年來,自熱火鍋以其獨特的食用方式,為“加班族”、“懶人族”、“旅行者”等人群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深受消費者喜愛。特別是疫情後,自熱速食需求攀升,市場不斷擴大。數據顯示,2015-2018年,自熱火鍋市場規模由2.3億元增至44.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550.7%。

自嗨鍋便是這波自熱火鍋紅利的受益者之一。資料顯示,自嗨鍋創立於2018年,創始人是曾一手打造了知名零食品牌百草味的蔡紅亮。

自嗨鍋自推出之後,通過綜藝影視植入、社交媒體種草、大V直播帶貨等方式,迅速收獲大量用戶,其運營推廣策略甚至被總結為“半個娛樂圈都在吃”。

與此同時,資本的垂青也接踵而至。企查查顯示,從2019-2021三年時間裏,自嗨鍋共完成了五輪融資,其中不乏金鼎資本、經緯創投、華映資本等明星機構,僅披露金額的三輪融資總額就超5.5億元人民幣。一輪接一輪的融資之後,自嗨鍋的估值也水漲船高,一度達到75億元。

不過進入2022年,自嗨鍋的聲量突然小了許多,也不再發布戰報。魔鏡數據顯示,2022年618天貓方便速食/速凍食品榜單中,自嗨鍋排在20位。

近日,自嗨鍋甚至傳出“賣身”的消息。

3月27日,“味精大王”蓮花健康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自嗨鍋母公司——杭州金羚羊企業管理谘詢有限公司不低於20%的股權,交易對價預計在3億至6億元之間。

按此計算,自嗨鍋估值是15億-30億元,已經遠低於曾經75億元的峰值。

通過蓮花健康的公告,我們也可以一窺自嗨鍋的經營狀況。2022年,自嗨鍋營業收入為8.20億元,淨利潤為0.28億元,這也是自嗨鍋成立以來的首次盈利。此前在2020年和2021年,自嗨鍋分別虧損1.51億元和3.18億元。

不過盈利並非因為賣得好,恰恰相反,過去一年裏,自嗨鍋有點“賣不動”了。數據顯示,2020-2021年,自嗨鍋營業收入分別為9.58億元、9.92億元。按此計算,2022年營業收入下滑近兩成。

自熱火鍋退燒

事實上,不隻是自嗨鍋,整個自熱火鍋市場的熱度都在消退。

這一點從資本的青睞程度就能看出。烯牛數據顯示,2014-2021年,自熱食品行業融資事件數量呈現波動上升態勢,2020年達到頂峰,發生融資事件10起,但2022年自熱食品行業遇冷,截至11月僅發生融資事件3起。

消費者也在逐漸審美疲勞。艾媒谘詢數據顯示,自熱火鍋的受眾麵雖廣,但消費頻率並不算高。據統計,有95.6%的中國受訪者嚐試過自熱火鍋,但每周都吃至少一次自熱火鍋的僅占20.3%,28.8%網民2-3星期吃一次,17.9%網民1個月吃一次。

而勸退消費者的因素,一方麵是價格偏貴,另一方麵則是對安全的顧慮。

艾媒谘詢數據顯示,51.6%的中國受訪者認為價格偏高是不選擇自熱火鍋的主要原因。

從本質上看,自熱速食還是屬於方便速食賽道,這是一種傳統消費需求,而非全新的消費需求。即便國人再鍾情火鍋,動輒三四十元一盒的自熱火鍋,仍然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

至於對安全的顧慮,一方麵是因為操作繁瑣、加熱包存在風險,占受訪者的48.4%,另一方麵則是擔心生產廠家資質及食品安全問題,占受訪者的45.2%。

以自嗨鍋為例,截至目前,在黑貓投訴平台上有關於自嗨鍋的投訴就有407條,涉及內容多集中在產品質量方麵,如醬油包破損泄漏變質、包裝袋破損、吃出塑料及蟲子等。

艾媒谘詢指出,自熱火鍋行業參與者過多,自熱包、食材包資料參差不齊,進一步加劇了安全隱患。

不過截至目前,中國尚未針對自熱火鍋行業出台國家性的監管政策,已有的政策要麽是從地區性及宏觀角度出發,推動自熱火鍋行業發展,要麽是圍繞自熱食品的生產規範以及安全問題。

“自熱火鍋爆紅後,整個行業存在價格高、口味還原欠缺、食品安全頻發等問題,行業仍需要統一標準來實現長久的發展。”艾媒谘詢表示。

參考資料:

商家推出“176萬致富款花蛤粉”被指侮辱死者 回應稱:係調侃,央廣網,2023-03-02;

食物中毒疑雲:死者家屬起訴獲立案,自嗨鍋就不當圖片致歉,澎湃新聞,2023-03-14;

新消費品牌“渡劫”的又一縮影:自嗨鍋尋控股方 流量造品牌神話不再,經濟觀察報,2023-04-01;

難逃網紅宿命,“自嗨鍋”們不香了?Tech星球,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