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縣級市要辦“錢學森科技大學”:你確定這名字OK?

縣級市要辦“錢學森科技大學”:你確定這名字OK? ▲資料圖

近日, 錢學森科技大學 正在籌建的消息,賺足了輿論眼球這 別致 的命名,在國內實在是太少見了。

所以,用錢老命名的 錢學森科技大學 真的要來了嗎?

恐怕光命名獲批這環節,就得 打回重改 以人名命名大學,要承受的可不隻是 建高水平大學不必傍名人 的輿論指責,還有不合規之嫌。

━━━━━

錢學森科技大學 命名大概率通不過

湖南瀏陽要建 錢學森科技大學 ,最早是《湖南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 2020 2022 年 )
》中提出的。文件中的 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工程 部分提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支持區域內高等教育發展,推進在瀏陽市籌建錢學森科技大學 (
暫命名 ) 。

地方籌建新的大學,沒毛病,很正常。這也是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縮影,數據最有說服力根據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
年,我國共有普通高等學校 2688 所,其中本科院校 1265 所,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 4002 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51.6%。說到這,那句結論呼之欲出:我國高等教育已經進入普及化時代。

但很多地方可能會認為高校 多乎哉?不多也 ,各地新建高等學校的熱情依舊高漲。

與以往辦新的大學主要為增加高等教育資源不同,現在地方層麵新建大學,都希望 高起點 高水平
。尤其是有些欠發達地區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短缺, 高起點 新建大學也契合公眾的期待。

因此,作為縣級市的瀏陽,要籌建一所以人民科學家錢學森命名的科技大學,引起輿論關注,也就在情理之中。

但現在看,取這麽個高大上的校名, 傍 上科學大家,跟學校辦學能否 高起點 還得兩說。

從現實效果看,這所大學是 成也這名字,敗也這名字 , 成
是指成功吸引了公眾的眼球,學校還沒建成名氣先打響了;敗也是指,這校名十有八九通不過主管部門的審批。

錢學森科技大學
命名能不能得到錢老家人同意,是個很重要的因素。但就算家人同意了,也未必能過關,因為更大的難題在於,我國教育法律法規並不允許以個人姓名命名大學。

根據我國《高等教育法》以及《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設立普通本科院校要經過教育部審批,校名不冠以 中國 、 中華 、 國家
等字樣,不以個人姓名命名,不使用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學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

也許籌建者也清楚,最終想讓 錢學森科技大學 的命名成定局,並不那麽容易。事實上,當地文件中也標注了,是 暫命名 。

暫 是啥意思?就是這個命名還不是鐵板釘釘的事。

問題來了,籌建者以個人姓名命名大學,還提出以錢學森命名的設想,到底是致敬錢老卻不懂法規,還是故意想用標新立異的名字吸引關注?

不管怎麽說,將籌建的大學暫命名為錢學森科技大學,都暴露出高等教育規劃缺乏足夠的科學性。

━━━━━

給當地辦學提提建議

也許在籌建者看來,暫命名引起輿論關注,就是籌建的 良好開端 了。但從辦學角度看, 高大上 的校名並不能說明什麽。

國內不少地方的本科院校,近年來熱衷更名,從學院更名為大學,在校名中增加時髦的科技、文理、經貿等詞匯,以為這可提高學校的檔次。但很多更名行為反映了辦學理念上的
迷失 :說白了,就是不清楚自己的辦學定位,缺乏辦學的特色。

更進一步講,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各地規劃高等教育需要堅持科學性,重視內涵建設。 高起點
新建大學,校名當然也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還是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困惑傳統公辦高校發展的體製與機製問題。

也有不少人認為,這學校的籌辦者也是沒辦法,在欠發達地區和小地方建大學,就要突破傳統思維,借助名人效應、打名人牌。尷尬隻尷尬在,錢老和瀏陽沒什麽直接關係,所以有些牽強。

請恕我對此看法無法苟同。依我看,如果是想借名人效應吸引關注,那就是十分有 特色
的追名逐利思維,這不叫突破傳統思維,而是把自己限定在傳統思維裏了。

那什麽是現代思維?拿辦學來說,就是要找準定位、特色辦學。

2005 年,錢老提出著名的 世紀之問 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要回答 世紀之問
,也不是用他的名字命名大學那麽簡單。欠發達地區和小地方規劃高等教育發展,也該多去尋求辦學製度的突破,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這是回答錢老
世紀之問 、培養更多人才的關鍵。

話說回來,縣級市想辦大學,本身沒什麽不妥。我國優質高等教育資源,主要集中在發達地區和大城市,但國外不少知名大學就在小地方,甚至在鎮上,耶魯大學就是如此。這些辦在鎮上的大學,之所以能成為一流大學,成為學生向往的高等學府,源於學校的辦學製度尤其是開放的辦學理念與麵向社會的募款體係。

在瀏陽這樣的縣級市辦大學,要走出新路,也要創新辦學模式。這方麵,西湖大學可資參照。

2018
年,西湖大學成立。要說命名,其校名算不上特別突出。最初輿論關注西湖大學,是因為施一公擔任校長等,但在學校成立後,輿論關注的焦點,是該校采取基金會辦學模式,建立現代大學製度,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製。

這路子就走對了。說白了,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國內新建的大學,不論是公辦還是民辦抑或是中外合作辦學,都不能滿足於新增一所與傳統高校一樣辦學模式的大學,而要在辦學製度上進行探索、突破。

比起在拿名人名字命名上花功夫,籌辦者或許該更多地想想這些,包括辦學定位是什麽,要實行怎樣的學校治理這些可比學校命名重要多了。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縣級市要辦“錢學森科技大學”:你確定這名字OK?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