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書協原副主席斂財2486萬 “書法腐敗”走向高峰

 中書協原副主席斂財2486萬 “書法腐敗”走向高峰
 

  (2012年3月24日,第28屆中國蘭亭書法節開幕式暨晉聖開筆儀式在浙江紹興蘭亭王右軍祠舉行,趙長青為書法節開筆。圖/中新)

  中書協副主席被查背後的
“書法腐敗”

  8月12日上午,山東省德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通過遠程視頻係統,一審公開開庭審理了趙長青受賄一案。官方披露的照片顯示,庭審時,滿頭灰白發的趙長青神情黯然。趙長青當庭表示認罪悔罪,該案未當庭宣判。

  趙長青現年67歲,是中國書法家協會(下稱“中書協”)原分黨組書記、原副主席。檢方指控:2006年至2019年,趙長青先後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獲批中書協會員、當選中書協理事、協調工程項目合作等方麵謀取利益,本人直接或通過他人收受12人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2486萬餘元,應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主席、廣東華人書法院院長劉佑局曾任中書協創作委員會委員,與趙長青有過多次直接接觸。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趙長青雖然時任中書協副主席,但因他還是分黨組書記,按照體製,其實是中書協的一把手。劉佑局評價,趙不懂書法,靠學術沒法和專家比較,是靠搞歪風邪氣上位的,“在趙長青主政中書協期間,把中國書壇的歪風推向了高峰。”

  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年來,各級書協官僚氣息越來越濃,人文氣息越來越淡。不少官員加入書協後,使行賄者爭相通過一擲千金“求墨寶”的方式進行“雅賄”。不少落馬官員,也都有喜歡書法的“雅好”,其中有些還是中書協會員,被外界稱為“官員書法家”。

  看似高雅清淨的書法界究竟隱藏了多少腐敗亂象?這種腐敗又該如何防治?

  斂財之道

  “頭發花白,金邊眼鏡,說話得體,如同一位儒雅溫和的長者。”這是多位與趙長青有所接觸的人對他的初步印象。

  趙長青生於1953年7月,是遼寧義縣人。他長期在黑龍江任職,曆任黑龍江團省委副書記、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聯黨組書記等職。2005年12月,任中書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秘書長。2014年4月,任中書協副主席。2018年6月,他從中書協顧問任上退休。

  過往報道稱,趙長青自幼酷愛詩書,二十多歲時即在省級、國家級報刊發表過詩歌、散文、文藝評論等。由他創作的《望大陸》《五環之花》等4首歌詞,還曾在《中華情》和2008北京奧運征歌評選活動中獲獎。

  2008年5月,中書協授予泰山“中國書法名山”稱號,並舉行授牌揭碑儀式。目前,位於泰安市天地廣場的“中國書法名山碑”上的碑文為趙長青撰文。

  2019年10月18日,趙長青受邀到遼寧省北票市大黑山景區采風創作。當日,由他帶隊的16名書畫家來此采風,並創作了50餘米的書法長卷、幾十幅書法美術作品。當時,關於他即將被查的消息甚囂塵上。十天後,傳言被坐實。

  2019年10月28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央宣傳部紀檢監察組和山東省監委發布消息稱:趙長青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央宣傳部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和山東省監委監察調查。

  劉佑局曾任中書協第五屆全國書法展評委。他稱,趙長青比較嚴重的問題出現在第九屆全國書法展上。全國書法展每四年舉辦一次,業內也稱為“國展”,被譽為中國書壇“全運會”,是全國書法界最高規格的作品展。

  2007年12月,第九屆全國書法展在廣州開幕。該屆書展由中書協、廣東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廣東省文聯、省書協協辦。這也是趙長青上任後舉辦的首屆“國展”。

  時任廣東省書協副主席張桂光曾向媒體透露,為了拿下舉辦權,時任廣東省書協主席陳紹基親自去北京商談,交了300多萬元保證金才簽了辦展合約。

  劉佑局稱,1980年第一屆“國展”時僅花費5萬元,而第九屆“國展”花費高達2500萬元,“為什麽相差這麽大?這些錢都用到哪裏去了?為什麽沒有監督和審核?”

  劉佑局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這屆“國展”出現了很多奇怪的現象。比如,展覽結束後,結集出版的作品集,印刷數量僅一萬冊,滿打滿算最多60萬元,但卻被做賬200多萬元;展覽場館,按市場價,場租90萬元左右就足夠,但卻花費了300多萬元;此外,總計174萬元的參評費也不知去向……

  2015年,藝術評論家、甘肅紀實作家張弓在網絡發文,實名舉報趙長青。文章列舉了他的10條“斂財”方式:把自己包裝成一流書法家,堂而皇之地賣字斂財;通過辦各種書法展覽和活動從中漁利斂財;借書法工作者加入協會的機會,大肆收受“買路”錢斂財;編造文化產業項目,騙取地方政府財政投入斂財;巧列名目從事考察活動,“敲詐”企業和地方各級機構斂財;借用中書協的人脈資源,拉幫結派,搞小團體,扮演行賄受賄掮客角色斂財;販賣書協官位給私營老板和既得利益者借機斂財等。

  該文還稱,在中書協,趙長青有一個“三人小組”。他們在趙長青的斂財之路上充當著“白手套”的角色,僅審批各地書法之鄉和書法城市,每年的收入就有幾百萬元。

  多位受訪者稱,趙長青主政中書協期間,非常熱衷於舉辦“中國書法名山”“中國書法名城”“中國書法之鄉”等評選活動。為了得到這些“招牌”,地方的主政者也樂意向其靠攏。過往報道顯示,在趙長青帶隊考察或授牌期間,地方上一般都有市主要領導、甚至省部級領導接待陪同。

  張弓稱,趙長青的書法在業界被認為水平一般,但當了中書協領導後,他一幅字的售價就提高了幾十倍。

  曾有媒體報道稱,早年趙長青的手書條幅售價隻有幾千元人民幣一幅,在書協領導任內,其作品價格飆升,最高到五六萬元一幅。國內某拍賣網站顯示,2014年趙長青一幅字曾拍出11.5萬元的高價。

  張弓稱,當時他是某知名門戶網站藝術版塊的負責人,收到很多關於趙長青的舉報材料。此後,他對很多舉報信息進行了求證調查,包括詢問了多名中書協老領導。

  他表示,公開舉報後,趙長青多次通過一些有名望的人找到他,勸其刪稿,並許諾為其出書等。“2015年,趙長青曾幾次通過中間人找到我,說要親自見麵和我聊聊。我居住在蘭州,當時甘肅省也有官員找我說情,希望我能刪帖,被我拒絕。他們便抬出曾在我老家寧夏擔任過要職的某位領導壓我。”

  2015年8月11日,蘭州警方還以北京有多人報案為由找到張弓。張弓回憶,警方稱舉報信內容為道聽途說,讓他刪稿消除負麵影響,“從下午2點一直問到晚上7點多。”最後,因沒有確切證據,問詢也不了了之。

  煤老板熱衷於當副主席

  趙長青被查後,安徽省書協原主席李士傑失聯的傳聞便不脛而走。澎湃新聞援引安徽省書法院相關負責人的話說,自2019年10月16日前後,李士傑就不在合肥,目前無法聯係。

  業內有人用“青年從戎,壯年從政,晚年從書”概括李士傑的履曆。1952年,李士傑生於安徽宿州,17歲入伍,曾參加過對越自衛反擊戰,並立下戰功。轉業後,他曆任宿州燃料公司人事股長、副經理、經理、物資局長等職務,1992年任宿縣地區商業局副局長。

  2003年,李士傑調入煤炭工業合肥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係安徽省屬國有企業),曆任該院處長、副院長、黨委書記。2009年,在中書協五屆五次理事會上,李士傑當選協會理事。2012年李士傑退休,其後組建了安徽省書法院。2013年,他當選安徽省書協主席,2019年1月卸任。

  李士傑財富的積累與煤炭領域關係密切。天眼查顯示,李士傑是安徽省物資能源有限公司等14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經營範圍涵蓋煤炭、鋼材、建築材料、書畫裝裱等領域。

  李士傑和趙長青存在多處交集。2009年5月,中書協五屆五次理事會在合肥召開,趙長青是時任分黨組書記兼駐會副主席,李士傑被增補為第五屆中書協理事,之後李士傑連續當選第六、第七屆中書協理事,與趙長青共同出席過多場活動。

  2017年11月5日,知名書法家、暨南大學教授曹寶麟公開舉報李士傑涉嫌巨資賄選。曹寶麟稱,2010年第六屆中書協選舉時,李士傑並不在副主席候選人名單中,竟然半數人在選票上另添他的名字並投了票,“如果每個受賄者10萬元,250位代表就意味著他砸下了2500萬元”。

  隨後,李士傑以涉嫌誹謗將曹寶麟訴至法院。2019年1月,安徽宿州埇橋區法院公開《曹寶麟誹謗一審刑事調解書》,雙方已達成調解協議,李士傑撤訴。

  2019年3月,曹寶麟發布聲明稱:“本人從未認為所述賄選之疑屬不實言論,但對於賄選金額是否是2500萬元,本人作為一介平民,實難從容舉證。”

  劉佑局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李士傑早年曾是煤老板,後來混成了廳級幹部,又靠一路拉票當上中書協理事。“他那不叫書法,叫老幹部體。他還沒有成為中書協理事時,就競爭副主席一職。雖說沒有競選成功,但是得票卻很高。”

  劉佑局稱,當時業界廣泛傳聞,在那次換屆選舉時,李士傑為競選中書協副主席一職,向趙長青巨額行賄。

  位於合肥的中國書法大廈背後也被認為有李士傑與趙長青的影子。一篇題為《中國書法大廈的締造者——李士傑》的文章介紹,大廈是由李士傑擔任院長的安徽省書法院引資建造,經中國文聯同意、中書協批準命名、巨資打造的全國首座綜合性高層次的書法創研基地。中國書法大廈地上23層,地下2層,總高113.8米。

  2013年12月28日,中國書法大廈舉行奠基儀式,趙長青等中書協領導出席儀式。

  此外,該大廈也被業界質疑當作星級酒店經營。該大廈官網介紹,該大廈7至23樓共有客房340間,574個床位。康體中心位於大廈5樓,設有健身房、遊泳池、瑜伽室等,總麵積1600平方米,SPA(即水療)則位於大廈6樓。

  書協亂象

  在2011年1月1日,劉佑局向中書協主席團呈書退出中書協。他直言,中書協已經忘掉初心。

  劉佑局稱,他在上世紀80年代初加入中書協。當時風氣很正,他與曾任中書協主席的舒同、啟功等來往密切。“我當時經常去啟功家做客,談論的話題也都是藝術。那代人都有情懷,在書法造詣上,也肯下功夫。”

  他認為,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初,中書協就開始變味。當時各級書協都紛紛開始追求經濟利益,有些人進書協後,因為沒有傳統書法的底子,便出現了所謂的“流行書風”。

  劉佑局說,這種所謂的新書法形式,名為創新,實際都是以拙醜及粗野狂怪為主,是功利主義的集體表現。藝術創新“要有充足的理論依據,不是說歪頭歪腦就是創新,當時有些不懂書法的人,因為沒有傳統文化的基本功力,所以寫流行書風容易上手、渾水摸魚,當時出現了這種歪風”。

  劉佑局稱,之所以有人擠破頭想當選各級書協領導,根本原因還是有利可圖。原來一平尺隻有兩千元,當了書協領導後,可以躥升到幾萬元。

  他稱,更有甚者,組織所謂的“國展速成班”,給熱衷於在“國展”上獲獎的書法愛好者授課,撈取高昂授課費。其實就是教學員花錢找關係,組建關係網。“與其說是授課,不如說是教授學員怎麽投機。”

  劉佑局表示,這些年來,中書協還搞了很多專業委員會。中書協官網顯示:中書協現有40個團體會員和15000餘名個人會員,設學術委員會、篆書委員會、隸書委員會、楷書委員會等13個委員會。劉佑局認為,有些專業委員會已經被培植成“進貢”委員會,增加一個委員會就是增加一次分割利益的機會。

  在地方書協,名譽主席、副主席等“書官”也越來越多。劉佑局稱,中書協成立之初,各省書協的副主席一般也就兩三個人,最多三五個,現在很多省書協的副主席一抓一大把。

  多位業內人士稱,南方某省書協曾公開兜售副主席職務。“5萬元一個,還得有關係才能買到。後來引起很多非議,被叫停了。”

  2013年1月23日,陝西省書法家協會官網公布了新一屆主席團成員。選出的領導層有62人之多,除了1名主席,其餘職位人數都多得離譜,名譽主席11名、常務副主席16名、副主席18名、顧問6名、副秘書長10名。換屆選舉大會當天,出席的陝西省書法界代表有242人,照此計算,不到4人中就有一人喜摘協會“官帽”。此外,這屆當選者中不乏官員身影。

  2014年11月,中央巡視組到陝西巡視後,在反饋意見時提到陝西領導幹部參與書畫活動過多的情況。當月,陝西省紀委、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監察廳、省民政廳召開聯席會議,提出整改意見,要求副廳級以上幹部全部退出協會。同年11月25日,陝西民間組織管理局下發清退協會內相關領導幹部的文件。此後,共有8名副廳級以上幹部辭去陝西省書協領導職務。

  一位省級書協會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很多地方的書協領導也巴不得黨政領導幹部入會,並推舉他們成為協會領導。這些領導幹部的作品水平是次要的,有了領導幹部進來,就可以提高協會影響力。協會開展活動時,也可以借助他們的權力和人脈,方便籌錢。此外,有些人加入書協,也是為了混進官員的朋友圈,書協被認為是接觸權貴的快速通道。

  還有受訪的知情者透露,有些手握協會大權的書畫家雖然自己早已暴富,還通過所謂的公益為自己撈取名聲。“有些人給某些為公益事業捐款的企業家送張作品,如果該企業家捐了百萬元,這名書畫家就說他的作品賣了百萬元,再與捐款者合影一張相片,然後在各大媒體上自我包裝。”

  “去官方化”勢在必行

  近年來,被查處的“官員書法家”不在少數。比如: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副局長魏傳忠、廣東省政協原主席陳紹基、河南省政協原副主席靳綏東、鄭州市委原書記王有傑等落馬官員都有喜歡書法的“雅好”,不少人還是中書協會員。他們落馬的原因也均涉及書法領域。他們落馬後,因失去了“雅賄”的意義,他們的作品價格也一落千丈。

  湖南省郴州原市委書記李大倫,在任時出版了《大倫書法作品集》,定價高達418元,短短幾年,他賣這本書就賺了3000多萬元。其落馬後,該作品集無人問津。

  河南省委原常委、鄭州市委原書記王有傑曾在河南省博物院舉行了個人書法作品展,並出版《王有傑書法集》。業界評估,當時他的字市場價是每平尺2000元。2007年1月19日,王有傑因受賄、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荊州中院判處死刑,緩刑二年執行。2012年10月,一家拍行通過網絡拍出一幅王有傑的書法作品,起拍價30元,在線三天無人競價,隻得流拍。

  劉佑局表示,現在書法界各種亂象說明,對這一領域腐敗的預防還比較薄弱。

  他認為,書協既是學術機構又是官方機構,所以這種複雜性給反腐敗帶來了一些不好界定的地方。中書協是正廳單位,按照相關規定,不能用影響力謀取私利,但是又不能規定他們不能售賣自己的書法作品,導致這個行業的反腐具有獨特性和隱蔽性。劉佑局說,“現在非常有必要將各級書協,從官辦轉為民辦。”

  中共十八大後,隨著反腐深入,文藝界的反腐也引人關注。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藝術家不要做權貴的奴隸。批評家不是引領市場、引導消費,而是淪為了市場的推手、金錢的奴隸。”

  2015年1月16日,中紀委網站發表了時任中紀委書記王岐山的一篇講話。王岐山說,有的領導幹部楷書沒寫好,直接奔行草,還敢裱了送人。現在有的幹部玩過了,飄飄然了,忘記了執政黨和老百姓的關係了。

  2014年12月2日,《人民日報》刊登了時任陝西省書協主席周一波的文章。文章批評某些領導幹部擠進藝術協會當“領導”,名正言順地收錢,默許“雅賄”,個別人作品低劣,卻賣得很火,實際上是利用協會領導的幌子中飽私囊。周一波還在文中,勸黨政領導幹部自覺退出協會主席團。

  有評論認為,眾多亂象的背後,說明書協組織亟須改革。中國各級書協已有三十多年的曆史,弊病已非常明顯。中國新一輪的改革號角已吹響,要把書法藝術的發展納入科學的體製,改革是必須的、別無選擇的。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中書協原副主席斂財2486萬 “書法腐敗”走向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