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神仙故事:女仙謝自然

文:秋紅

來源:正見網

謝自然的祖籍是山東兗州人。後來父親李寰帶著她們一家人來到四川果州南充縣境內居住,以務農為業。她父親李寰是個讀書人,雖家境貧寒,但家風涥朴,為人孝義,鄉里十分器重,被舉為孝廉。公元780年,當時果州刺史李端,以試秘書省校書表為從事。她母親姓胥,是邑鎮旺族之女。

謝自然從小性情聰穎怪異,不吃葷血。七歲時,母親叫她去跟隨一個叫越惠的尼姑修行。一年後,謝自然生病回家養病,病癒又回越惠處。幾月後,謝自然請求回家修行。回家後,她與父母、鄰人談話均是些神仙修道之事,而且講的話很有文彩,富有哲理又深刻。她的家在大方山下居住,大方山頂上有座古廟,廟裡供的李老君神像。謝自然要修行,專門又要禮拜老君,不願住家中,就寄居山頂廟中,她常誦《道德經》、《黃庭內篇》。十四歲時,其年九月,在吃稻米飯時,說:這些飯粒儘是些蛆蟲,我不吃了。從此她就不再吃飯粒了。她摘些皂莢煎湯服之,服後不久就大吐,象吐的痢樣,越吐越凶,把腹中的蟲類都吐出來了。這些蟲,大小、長短不等,顏色、種類各異。她就吃一些樹葉,猶食柏葉,毎天吃一枝。過了七年之後,柏樹葉也不吃了。到九年之後仍不飲水。公元787年,就是貞元三年,於開元觀詣絕粒道士程太虛,聽到謝自然之事後,曾授謝自然《五千文紫靈寶錄》。公元790年,貞元六年四月,當時韓佾調任果州刺史,他到任後,聽鄉里舉報謝自然修行絕食事,懷疑怪妄,就把謝自然找來,叫住在州衙北堂東閣房內,並閉房門窗,令人在門外日夜監守,一個多月後,韓佾帶著很多人打開房門,把謝自然放出來,見謝自然膚體宛然,聲氣朗暢。韓佾感到驚異,就據問謝自然這是怎麼回事,謝自然就把她七歲隨尼修道,十四歲見飯粒為蛆,絕食、在大方山頂修道之事告訴了韓佾。

謝自然的父親李寰去外地遊學,幾年後,回來看見謝自然修道已經絕食多日,以為是妖妄迷人,說:我家世儒風,五常之外,非先王之法,何得有此妖惑。他把謝自然關鎖堂中四十餘日才放出,見謝自然身體不但不損,而益加爽秀,李寰感到十分驚駭,也不再責怪此事。公元791年,貞元七年九月,韓佾舉轝於大方山,在山上置道壇,請程太虛在此具 《三洞錄》。同年十一月,程太虛與謝自然改徙州郭。公元793年,韓佾走,李豎調任果州史,謝自然求見李豎說:居城郭非便,原依泉石。李豎同意謝自然築室於金泉山,移自然居之。這山上有石嵌竇,水灌其口中,可澡飾形神,揮打氛澤。謝自然駐上山不久,有一四十餘歲的頭陀,衣服形貌,不類緇流,上山說:速訪真人。謝自然的家裡人都拒之,說:這裡沒有真人,頭陀只是笑。家人拜頭陀,不受謝自然之禮,施二百錢不受,反拿出一手巾給謝自然,說:今後見面時再把手巾出示為憑。說完,須臾出門,不知所終。

公元794年,貞元十年,三月三日,謝自然把居所正式設為金泉道場。

李豎信奉神佛,政事之餘常與夫人於几上誦經,對謝自然修行事,不足為怪,反而尊重。謝自然十四歲修道絕食,十三年後,她修鍊大有所獲,她的兩膝上忽有印形,小於人間官印,四壖若有古篆六字,燦如白玉。不久其印移在兩膝內,並膝側兩印相合,分毫不差。又有神力,日行二千里,或之千里,人莫知之,冥夜深室,纖微無不洞鑒,又不衣錦繡,寒不近火,暑不搖扇,人間吉凶善惡無不知者,性嚴深密,亊不出口,雖父母亦不得知,認為李豎能信奉神佛,有時稍稍告之一些修鍊中事。

公元806年,即貞元二十二年,是年九月霖雨甚,自然自金泉往南山省程君,凌晨到山衣履不濕,詰之,云:旦離金泉耳,程君甚異之。十一月九日詣州與李豎別,云:中旬的去矣!亦不更入靜室。於金泉道場白日升天〈此時是公元806年即貞元二十二年冬月二十日辰時升天〉。士女數千人,咸共瞻仰,祖母周氏,母胥氏、妹自柔、弟子李生聽到了其訣別之語,曰:勤修至道。須臾五色雲遮亘一川,天樂異香,散漫彌久,所著衣冠 ,帔簪一十事,脫留小繩床上,結束如舊。刺史李豎上表朝庭,帝聞即詔褒美之。李豎述金泉道場碑。有堂內東壁上書,記五十二字云:

寄語主人及諸卷屬,但當全身,莫生悲苦,自可勤修功德,併諸善心,修立福田,清齋念道,百劫之後,冀有善緣。〈此即暗指1200年後的正法之時,大法洪傳救度眾生之事〉早會清原之鄉,即與相見。

謝自然成仙之事當時轟動天下,在事實面前,也有人不信此事或藉此進行抨擊。唐時著名文學家韓愈就是其中一例,他聽到謝自然成仙事後,寫下了長達五百字的五言古詩《謝自然詩》(見《全唐詩、卷三百三十六〈謝自然詩〉》)他說:「果州南充縣,寒女謝自然,童埃無所識,但聞有神仙,輕生學其術,乃在金泉山,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凝心感魑魅 ,慌惚難具言,一朝坐空室,雲霧生其間,如聆笙竽韻,來自冥冥天,白日變幽晦,蕭蕭風景寒,檐楹暫明滅,五色光屬聯,觀者徒傾駭,躑躅詎敢前,須臾自輕舉,飄若風中煙,茫茫八紘大,影響無由緣,里胥上其事,郡守驚具嘆,驅車領官吏,氓俗爭相先,入門無所見,冠履同蛻蟬,皆雲神仙事,灼灼信可傳。」他把謝自然成仙之事寫得很清楚了,在事實面前,他不但不相信,他認為是:「木石生怪變,狐狸聘妖患,莫能盡性命,安得更長延,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苟異於此道,皆為棄其身,噫乎被寒衣,永托異物群。」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為了擴大影響,宣傳當地風土人情,以便招商引資,當地政府,四川省蓬溪縣宣傳部編寫了一部介紹蓬溪當地民情民俗,山川地貌的書,叫《錦繡蓬溪》書中在介紹歷史人物時就講到了女仙謝自然,作者說:據《蓬溪縣誌》記載,當時謝自然曾在蓬溪縣的城西南方向的山澗修道,說謝自然住在一條小溪邊的山澗岩洞中修道,閉目參褝打坐,有個頭陀拿支靈芝在洞外溪邊洗靈芝,見謝自然修行如此精苦,在洞外石壁上題詩一首:好個謝自然,騎鶴上青天,不看佛祖面,給爾兩金鞭。放下靈芝,轉身隨風而逝。

於是這條溪水竟因此得名謂芝溪河,該名流傳至今。芝溪河西至蓬溪吉祥鎮轉西南於遂寧新橋入涪江 ,北上穿縣城轉東北經新會鎮進入南充地區的高坪鎮流入嘉陵江。據此可知當時的蓬溪還是個邑鎮,分屬果州南充管轄,其實謝自然的家就住在現在的蓬溪縣明月鎮到回水鄉一帶,這一帶沒有金泉山這山名,只是離明月鎮不遠的西邊有座千年古剎,叫高峰山古寺,山上有唐時修建的大廟,在九十年代初,政府在山腰修起了一座全世界最大最高的老子塑像,對外宣稱是天下的老子第一道場。這一帶也沒有大方山山名,只有江蘇江寧縣秣陵鎮有座大方山,但是謝自然的祖籍是山東兗州縣,謝自然的母親姓胥,是「大邑右族」,可以推測蓬溪當時不是縣而是邑鎮,現在蓬溪縣城西,即附西鄉一帶胥姓人正是旺族,可想她母親也許就是這裡旺族之人。時代變遷,幾經滄桑,然而1200多年前謝自然成仙之事流傳至今。

(據《集仙錄》、《太平廣記、卷六十六謝自然》篇章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