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開啟美債換商品模式 這種政策改變意味著什麽?

9月3日《環球時報》的頭版發表文章:

在正常情況下,中國將逐步減持美國債務至約8000億美元。但當然,中國可能會在極端情況下出售所有美國債券,比如發生軍事衝突。

  《環球時報》在頭版文章一定是政治正確的,這代表了官方的態度。目前中國的政策相當清楚,那就是減持美債,如果形勢允許,就慢慢減持,如果形勢緊張(比如金融戰爭)那就一次拋掉。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那麽中國將有近一萬億美元可以出售,美元必然貶值。不要認為,如果中國拋售其持有的美國國債,其他外國持有者會袖手旁觀。此舉可能會對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造成衝擊,給美國和全球經濟帶來嚴重後果。

與美元有關的中國的大宗商品戰略

  幾乎所有人士都看到一個明顯的事實——中國有一個長期目標,即推動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

  盡管中國在這一目標上取得了進展,但必須承認,在短期內,人民幣不會挑戰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

  因此,人們認為,美元與人民幣之間關係的任何變化都是漸進的,而不是突然的。

  最近的事態發展極大地改變了這種觀點。中國現在正在積極儲備大宗商品和其它工業原材料,以及食品和其它農產品。

  華爾街銅分析師西蒙亨特(Simon Hunt)和中國觀察家表示:

     
 中國在3月/4月開始準備進一步的應急計劃,以防與美國的關係惡化到美國試圖關閉主要海上航線的地步。這些計劃包括在供應鏈中持有過剩的小部件和零部件庫存,這意味著需要進口更多噸的原材料、大宗商品、食品和其他農產品。這也是一個機會,可以用盡它們通過減持美國國債和擴大貿易順差而積累的部分美元。
以銅為例,它們不僅將進口足夠的銅以滿足當前的消費需求,而且還將進口600-800公噸銅以滿足其供應鏈的額外需求,另外還將進口500公噸銅用於受管製的自有庫存。這些購買行動的結果將使全球銅市非常吃緊,尤其是在未來兩年。

  有意思的是,中國實施更為激進的購買政策的時機:它與美聯儲3月底的貨幣政策變化同時出台,或者緊隨其後,美聯儲開始了一段無限通脹的進程。(如下圖)

  中國開啟美債換商品模式 這種政策改變意味著什麽?

  這條豎線將2020年分為兩部分。

  首先,市場經曆了不斷加劇的通縮,導致美聯儲在3月16日將利率降至零,然後在3月23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聲明承諾無限製的通脹。

  第二部分是由於這些變動而開始的通貨膨脹時期。隨後,標準普爾500指數扭轉了此前33%
的跌勢,開始大幅攀升,美元貿易加權指數達到峰值,此後下跌約10% 。黃金領會了這一暗示,上漲了40%
,而大宗商品價格也開始走高,迄今為止漲幅較為溫和,為20% 。

  黃金和白銀的貨幣屬性重新變得重要,標準普爾GCSI大宗商品指數最初受到 WTI
期貨交割合約4月份崩盤的壓製,但原油價格已恢複上漲。黃金和大宗商品顯然都在適應一個貨幣通脹加速的世界,經濟方麵的壞消息將進一步加速通脹。

  如果中國當時確實決定提高大宗商品和原材料的進口率,那麽,這一決定很可能不僅僅是出於地緣政治原因,而是受到了中國對美元前景的解讀。當所有大宗商品價格都在上漲時,隻有一個答案,那就是它們共有的貨幣正在喪失購買力。從時間上看,這似乎至少部分支持中國加快購買大量工農業原材料的決定。

  如果在3月23日之前有合理水平的商品庫存,中國可能會采取更為寬鬆的態度,在需要時購買更多的進口商品。但她擁有的大量儲備是美元,其中大約百分之四十投資於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大約短短的一萬億美元被貸給了貿易夥伴,主要是中東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南美洲,以及海陸絲綢之路上的夥伴。她的商品供應商欠中國的債務使得進一步保護中國免受美國幹涉變得更加困難,也許這支持了中國傾銷美元的論點。此外,我們應該補充的是,無論如何,中國可能已經對衝了部分美元風險敞口。如果是這樣的話,與銅等重要大宗商品作對比就有意義了。

  中國擁有並被欠下大量美元,這證明她的主要興趣在於穩定的美元。到了三月份,中國發現這個任務已經相當困難了。與家庭一樣,當你發現物價上漲,生活成本快速升高,家裏的現金在快速貶值的時候,你能做的就是把錢換成生活必需品。

  中國是第一個將美元用於對外購買的國家,這對美元的影響將是深遠的。中國認為自己應該將美元從貨幣變成有形的東西。其他國家和機構似乎必然會效仿,而且已經有國家在這麽幹了。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中國開啟美債換商品模式 這種政策改變意味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