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你被解雇了!若特朗普連任 聯邦政府或迎顛覆性變化

綜合新聞
轉載請注明出處
】據《華盛頓郵報》等多家美媒報道,特朗普在10月21日簽署了一份新的總統行政令。如果特朗普在本次大選中贏得連任,這份總統行政令將可能讓聯邦政府機構迎來顛覆性變化。

這份總統令在簽署之初並未引起外界太多關注,但如今逐漸被政治觀察者注意到其中微妙之處。

特朗普的這份總統令在現行聯邦政府雇員體係中,新設立了一個“Schedule
F”類別,並指示聯邦人事管理局指導聯邦各機構負責人對現有聯邦雇員重新分類,將部分扮演倡導政策( policy
advocating)、管理性代理(Supervisive Attorneys)、負責勞資談判(lead collective
bargaining negotiations)、規章起草、審讀員 draft
regulations or
views
)等角色的人員移入這一類別。進入這一類別的聯邦雇員將可被各聯邦部門負責人按照個人意願自主決定解雇。【閱讀特朗普總統行政令英文原文

現行的聯邦雇員體係將聯邦雇員分為三大類,包括:

1.非競爭性的特別職位/Excepted Service
主要是聯邦調查局、美國中情局、國務院等涉及國安和情報的部門。他們可以自主決定招聘標準與流程,以滿足其工作的特殊需求。

2.非競爭性的高級行政職位/Senior Excutive Service
這類工作包括總統當選後組閣的內閣成員、提名的駐外大使等,以總統的政治任命為主,體現總統及其黨派施政意誌。

3.競爭性職位/Competitive Service(Civil
Service)大部分聯邦政府的雇員都屬於這類崗位,從事各類實操性專業工作。這類崗位必須經過固定流程的公開招聘,由聯邦人事管理局負責組織、監督考試,擇優錄取。

特朗普的這項行政令將要求各聯邦機構在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的指導下將部分競爭性職位劃分到“Schedule
F”新類別之下管理。特朗普的行政令沒有明確說明哪些人、哪些職位屬於倡導政策角色(policy
advocating)等定義而需要被劃分入新的“Schedule
F”分類。但外界普遍分析,聯邦政府的許多競爭性職位,都因其專業性和對政策、決策製定的參與性而滿足這一係列寬泛的定義。許多小型聯邦機構甚至可全員劃入此類別。具體如何劃分,這將取決於聯邦政府各機構負責人對政策的解讀。而特朗普指示,聯邦人事管理局協助指導各機構完成這一工作,並對各部門的崗位分類方案有最終的審查批準權。

傳統上,聯邦競爭性職位在入職後較為穩固,在解雇時受到dual process rights的保護。而在進入新類別“Schedule
F”之後,則處於隨時可被“無理由”解雇(at will)的風險中。

共和黨內的部分支持者稱,這一行政令是特朗普對自己政治承諾的兌現和實踐。他們認為,這一新政策將有助於提高聯邦政府工作效率。他們稱,聯邦政府機構內存在大量非民選人員是不合理的,而新的分類將有助於讓民選官員更好的運轉聯邦政府,對選民負責。

事實上,提告聯邦政府運轉效率的確是特朗普一直以來的政治承諾。在2018年,特朗普也曾簽署三項總統行政令,分別指向工會的勞資談判、official
time(聯邦雇員在參與代表其同事的工會活動時,聯邦政府須向其照付工資的時間。特朗普下令將此時間縮短至人均1小時一年)、解雇規則。

特朗普的這些舉措因節省納稅人資金,整頓聯邦雇員工作態度和提高效率,收獲了許多堅持小政府原則的人的好評和讚賞。

而這一次,特朗普推出的針對聯邦雇員新行政令引發的爭議聲音逐漸響亮起來。

傳統上,競爭性職位構成了運轉聯邦政府機構的人員主體。這些專業人員所處的職位往往是不具政治性的,非黨派職位。這種職位的相對穩固性,類似於大法官的體製,意在保護聯邦雇員不受黨派政治的幹擾,僅以專業性判斷為原則,為美國的國家利益工作。當然,這是一個非常理想化的狀態。在實際操作中,兩黨白宮輪替時,都曾以各種手段在這類崗位中安插過少量自己的人馬,以避免其在白宮易主後遭裁員解雇。

批評者認為,雖然特朗普的行政令並未規定“Schedule
F”類別下的雇員在白宮換屆後如政治任命官員一樣自動離職,但賦予各機構負責人自主解雇權。各機構負責人是隨白宮政黨輪換而替換的,實際上也等同於出自政治任命的“新主”可以因政治或個人喜好的因素而隨時解雇這批聯邦雇員。這也將使處於這一類別崗位的聯邦雇員們很難再跳脫黨派政治的左右。這對聯邦政府工作的持續性、穩定性也都會造成負麵影響。

同時,批評者還提到,這一新類別劃分將影響聯邦政府在未來招募人才。批評者認為,聯邦政府的工資待遇與私營企業相比並無優勢。而長期穩定性是許多人投身聯邦工作的重要原因。如今這一新政如果實施,將打破聯邦政府工作的優勢,降低優秀人才為聯邦政府服務的意願。在稍早前,特朗普也剛剛否決了為聯邦雇員加薪的提議。

許多人最擔心的還是像主管美國防疫工作的福奇博士這樣不太受特朗普歡迎的科學家和專業人士,是否會成為“Schedule
F”類別幹掉的第一批人。

阿拉巴馬大學的法學教授Joyce Vance更直言批評,這道總統行政令可能就是為特朗普幹掉自己不喜歡的人開路,埋下伏筆。

擔心者憂慮,特朗普上任以來,許多與其意見不合的人,包括許多共和黨人都主動或者被迫離開了政府職位。在這一新政下,將有更多人因為不討特朗普喜歡而被趕出聯邦政府,讓聯邦政府行政機構內部的“check
and balance”原則失效。

美國資深行政人員協會(Senior Executives
Association)就此發聲,稱這一行政令將使聯邦政府機構不再有保持獨立/中立的可能(With this
order, there is no longer an independent civil
service
)。而美國聯邦政府退休與在職雇員協會( National
Active and Retired Federal Employees (NARFE)
Association
)則稱,該項行政令如黑洞一般,吞噬聯邦政府的競爭性職位(threatens to
form 
a
massive black hole in the center of the competitive civil service
system, swallowing it up entirely, to the detriment of government
of, by and for the people.

不管是支持該項總統令或者反對,這項行政令都不會很快生效。特朗普給聯邦政府各機構7個月時間逐步完成這一改革。這項行政令規定的第一個期限是2021年1月19日,下屆美國總統就職的前一天。

但一切都取決於這一場大選。如果拜登獲勝,一切或將就此而止。

如果獲勝的是特朗普,眾議院的民主黨人正在著手準備,以立法的形式阻擋這一行政令的實施。(江一/文)

背景閱讀:摘自維基百科

美國建國之初,聯邦政府權力小,政務寡,為聯邦政府工作的員工人數也相當少,職位相對穩定,總統可以憑一己之喜怒除授或罷黜某員。

1801年托馬斯·傑斐遜總統係統性的任命了一批共和黨人進入行政分支。

1829年安德魯·傑克遜上台,這位高舉“傑克遜主義”的總統執政第一年就開除了約900名官員而代之以自己的同黨支持者,這比其前任總統開除人數的總和還要多。這種贏家上台瓜分政府官職的模式被稱為“獵官製”。

隨著政府職能的擴大和專業性的增強,獵官製的低效和臃腫廣受詬病,1883年《彭德爾頓聯邦公務員改革法案》出台後才漸漸扭轉了這一局麵,在此之前尤利西斯·格蘭特總統在內閣中引入了績效考核體係。

1909年時,幾乎三分之二的美國聯邦政府工作人員都是擇優任用的,也即通過考試來衡量其資質。某些高級公務員職位,包括一些外交官和行政機構負責人,由政治任命者擔任。

1939年《哈奇法案》規定在職公務員不得從事政治活動。

1978年《政府倫理法案》確立了公務員的利益回避製度。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你被解雇了!若特朗普連任 聯邦政府或迎顛覆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