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牛津教授:世界須為美國大選的爭議性結果做好準備

阿什:今年的美國大選充滿了各種不確定性,世界其他民主國家應以冷靜、深思熟慮的方式對待,幫助確保選舉過程的自由公平。

牛津教授:世界須為美國大選的爭議性結果做好準備
本文作者是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教授、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 蒂莫西•加頓•阿什

在這場人們記憶裏最重要的美國大選中,所有民主國家都必須為可能出現的爭議性結果做好準備。

如果從2000年爭議性大選的混亂中吸取教訓,那麽它們應該采取非正式協調一致的立場。如果聽取國際選舉監督員的意見,那麽它們應該冷靜地等待極其複雜、分散的美國選舉體係產生明確的結果。其他民主國家謹慎明確的表態,或許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美國走向更文明的選舉過程,但在更大程度上有助於平息圍繞這場狂熱大選的國際環境。

2000年,外國領導人一片混亂。德國總統等人首先祝賀候選人小布什(George W
Bush)當選,隨後又撤回祝賀。對小布什和戈爾(Gore)的角逐做出裁決的美國最高法院花了五個星期的時間才得到清楚結果。

今天的情況比2000年還要糟糕得多。由於新冠疫情,逾半數選民正在考慮郵寄選票。即便美國有佛教般的平靜氣氛,這也會讓事情變得很困難。但美國政治和媒體格局如今極端兩極分化,雙方各執一詞,均認為對方的觀點是無稽之談。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一直在大力傳播對選舉過程合法性的不信任,尤其是對郵寄選票的不信任。他最近在Twitter發帖稱:“這將是美國曆史上最腐敗的大選!”

國際環境也不太有利。2000年,美國似乎是唯一的“超級大國”,民主在全球大獲全勝。如今,美國在全球受到威權主義中國的挑戰,世界各地都出現了民主衰退。

如果將目前的民調轉化為戰場州的選票,或許就沒有必要啟動這些應急計劃了。如果民主黨人喬•拜登(Joe
Biden)被認為在大選之夜已經在關鍵搖擺州獲勝,那麽負責任的共和黨人應該立即告訴特朗普,他必須接受這個結果。

但鑒於要求郵寄選票的民主黨選民多於共和黨選民,很有可能是特朗普在大選當晚領先,然後拜登在清點郵寄選票後反超。這種“藍移”情況可能意味著數日甚至數周的激烈爭論,從投票站到縣、市和州的選舉管理部門,再到州法庭和聯邦法庭。

在更糟糕的情況下,大選結果最終可能取決於最高法院的決定,而最高法院的法官構成本身就容易出現激烈的黨派分歧:再次上演小布什對戰戈爾的混亂局麵,但這次會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在最糟糕的情況下,爭議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1月,期間可能出現暴力、市場恐慌和全球低迷。

世界其他民主國家采取冷靜、深思熟慮的方式對於“藍移”情況至關重要。這些國家有數千外交官和記者在美國工作。美國媒體和國際媒體將密切報道這一事件,Facebook和Twitter也將竭力阻止錯誤信息的傳播。盡管事實會受到爭議,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事實。自由民主國家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堅持並捍衛這些事實。

在這方麵,他們可以依賴包括美國等57個成員國的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的選舉監督任務。30多年來,該組織執行了約370次選舉監督任務,並在美國的幫助下製訂了嚴格公正的最佳基準做法。該組織剛剛提交一份中期報告,並將在選舉日的第二天在華盛頓舉行記者招待會。

如果像2000年那樣,這一爭端由最高法院裁決,那麽全球各民主國家肯定會接受它的裁決。但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納撒尼爾•佩西利(Nathaniel
Persily)認為,在得出任何此類最終司法裁決之前,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是一萬多個相關司法管轄區的無數地方和州官員以及下級法院法官的行動。有些人會有偏見,但大多數美國人將在這個新冠肺炎、民粹主義和偏執狂盛行的時代,堅定確保這一盡管有些搖搖欲墜、但確立已久的選舉過程盡可能地自由和公平。他們值得我們默默支持。

對我們所有人來說,利害攸關。最壞情況下,這可能標誌著全球民主衰退的進一步惡化。最好情況下,它可以成為更廣泛的全球民主複興的開端,以使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至於從地球消失。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牛津教授:世界須為美國大選的爭議性結果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