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我們連說“不滿意”的權利都沒有了?

  近日,浙江桐鄉推行積分製引發不小的爭議。按照當地的規定,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表現,有加分和扣分兩部分。

加分項既包括舉報違法犯罪、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等等。扣分項包括鄰裏關係不和諧、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無理上訪、越級上訪等等。

我們連說“不滿意”的權利都沒有了?

獲得高積分的民眾,可以獲得當地政府的各種獎勵,包括服務、卡券等等。

外來人口的積分,還與子女入學掛鉤。換言之,要想孩子在公辦學校上學,家長的分很重要。

桐鄉這個積分製,比起之前蘇州的文明碼厲害多了。所謂的積分製,對民眾生活管理之細致,之繁瑣,令人歎為觀止。

對此,我當然完全不讚同,其中的道理,我在《健康碼還沒走,文明碼又來了》一文中說得很明白

人不能被分成三六九等,不能當成當作流水線上的零件管理。類似孩子就讀公立學校等待遇,是不可剝奪的權利,政府隻有保障的義務。

所以在這裏,我也不想再把道理重複一遍了。倒是桐鄉積分製中的一個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值得拿出來專門說說。

桐鄉積分製中,有一個扣分項目這樣寫道:平安三率實地測評或電話測評中,填寫或回答不安全不滿意的,每次扣1分。

我們連說“不滿意”的權利都沒有了?

什麽叫平安三率?說白了就是上級政府進行的民意調查,考核基層民眾對於當地政府工作的滿意度,涵蓋社會治安、生態環境、食品安全等內容。

我想,這些攸關民眾切身利益的工作,基層政府做得好不好,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滿意的人當然有,不滿意的同樣不在少數。

但是,憑什麽不分青紅皂白,強行要求民眾一律回答滿意?說不滿意竟然還要扣分,這未免太霸道了吧。

這難道不是公然造假,難道不是欺騙上級嗎?

桐鄉的這個做法,並不是孤立個案。最近,有一張圖在網絡上廣泛流傳,某地公開懸掛一條宣傳橫幅,橫幅赫然寫著:

您接到xxxx電話請回答:我知道!我滿意!好!

我們連說“不滿意”的權利都沒有了?

類似接到上級調查電話或問卷時,要求必須回答滿意,甚至非常滿意的例子,還有很多。

比如,杭州餘杭區政府官方賬號餘杭發布就公開發布了這一條信息

在接受浙江省 美麗城鎮滿意度調查電話調查時,要回答非常滿意,甚至還行還好都不行。

我們連說“不滿意”的權利都沒有了?

一些地方政府想讓自己的工作獲得上級認可,這樣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你要讓民眾為自己臉上貼金,是不是先尊重一下民眾的感受?

你認為你做的好,不代表民眾就一定認可,一定滿意啊。

有些時候,政府部門光玩一些花架子,甚至弄虛作假,民眾真正關心的問題卻不聞不問,這樣的事還少嗎?

其實,一個地方的治理做得好不好,關鍵不在於政府部門多努力,而是在於,作為普通人,哪怕他再卑微,敢不敢講出真話,而政府部門能不能善待真話。

用李文亮醫生的那句話說,這個社會不能隻有一種聲音。

用所謂的積分製,用扣分作為要挾,乃至想盡各種辦法,強迫所有人說同一種聲音,這是社會的倒退。

無論如何,我們不能連說不滿意的權利都沒有了!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我們連說“不滿意”的權利都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