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紐時︰拜登比特朗普更反中 曾以為中國會走向民主

今年美國大選兩位候選人對中國立場的強硬程度,成為選民的重要指標。然而77歲的拜登以往立場親中,美國《紐約時報》指他要擊敗競逐連任的特朗普,甚至要變得比他更反中。

時間回到1975年4月,當時美國派出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首個國會代表團,在政壇初出茅廬、正出任參議員的拜登,作為其中一員到訪中國。他在2011年5月接見中國官員,憶述這一段往事說:”我現在仍堅信一直以來的信念,就是中國崛起不論對中國本身,抑或對美國甚至整個世界,都會帶來正麵發展。”

後來,拜登也成為中國走向國際舞台的重要人物。在2000年初他支持美國應該結束對中國最惠國待遇的審查,並實現永久性正常貿易。翌年,他以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身份率領代表團訪問中國,造就中國同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紐約時報》指出,拜登之所以支持中國崛起,是因為他相信中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同時會逐步走向自由民主,在國際層麵也會遵守國際規則。他曾指出美國是歡迎中國崛起,但成為大國後也要在”核不擴散、人權和貿易的領域遵守國際準則”。拜登一直關注中國人權問題,在六四事件後,他打算建立一個美國政府資助的媒體平台,向中國宣傳民主自由等價值觀,而這個媒體就是於1996年成立的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

然而中國崛起後沒有走向民主,反而在經濟、外交和人權等全方位變得更極權霸道,盜取美國企業技術和強推《港區國安法》等,還使得美國國內對中國反感程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7月的民調發現,73%美國人對中國持負麵看法,是近15年來最高,又有逾一半人將中國視為美國最大競爭對手。

總統大選在即,對中國越強硬越能贏得民眾支持,拜登的親中背景自然成為特朗普的追擊目標。特朗普曾稱當年美國同意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世界史上最大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災難之一”。麵對種種現實考慮,以及眼見中國崛起後,與自己對中國的一廂情願想法背道而馳,報導指拜登要由昔日親中變得反中,甚至比特朗普更反中。

拜登今年一月在美國《外交事務》雜誌(Foreign
Affairs)就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是”暴徒”,又宣稱如果當選後發現中國的確試圖壓製美國公民和企業,將會”迅速實施經濟製裁”和”確實需要對中國采取強硬手段”。同時拜登也曾指特朗普是假反中,例如指特朗普曾稱讚習近平是”了不起的領導人”,又批評特朗普與中國簽下的貿易協議”失敗”。

不過,拜登向《紐約時報》指隻要中國遵守國際規則,大家就會相安無事。他同時表示:”如果中國想徹底上改變領空和領海規則,改變一些航行自由的核心理念等等,那就會有問題出現。”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紐時︰拜登比特朗普更反中 曾以為中國會走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