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周邊已經”起火” 中國對印日澳恐太過寬容?

周邊已經"起火" 中國對印日澳恐太過寬容?
10月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右一)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左二),印度外長蘇賈森(左一),澳洲外長潘恩(右二)舉行【四方安全會談】(Twitter
@Secretary Pompeo)

10月27日,美國和印度簽訂”基本交換與合作協議”(BECA),這意味著,美印已經實質上形成了一種同盟關係。今年6月15日以來,中印邊境爆發嚴重衝突,雙方關係由此陷入對抗,邊境持續膠著。中美關係持續高壓,印度對於美國的”印太戰略”已經展露出了極大興趣,由此中國將麵臨一個怎樣的外部環境,印度為何改變了一直以來的不結盟立場。圍繞以上話題《香港01》專訪了複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林民旺。此為第二篇。

01:自邊境爆發衝突以來,中印關係的惡化常常被解讀為,印度為了轉移國內應對疫情不力和士兵死亡引起的強烈民族情緒,對此你怎麽看?當下的局勢又將如何塑造未來的中印關係?

林民旺:很多人都產生了這樣的錯誤認知,認為印度對中國強硬完全是基於國內的政治需要,其實也並非如此。美日印澳四國部長級會議最早就是印度提出的,包括彈性的供應鏈網絡也是印度率先提出的。印度的目標明確,就是要拉著美國及其盟友努力把中國排除在美西方主導的所謂自由經濟體製之外。

中國是怎樣發展起來的?一方麵因為國內的思想轉變搞改革開放,另一方麵是戰略上加入了以美國為主的所謂自由、開放的經貿體係。美國現在認為中國是這個所謂自由體係的最大受益者,因此要”清理門戶”,站出來要和其他國家一道把中國踢出去。所以,美國開始試圖建立另一套經濟網絡和秩序。印度是要追隨美國的這個戰略的,印度外長表態稱,他已經感受到美國和日本與他有相同的看法,隻有歐洲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中國的威脅。現在印度就是要說服歐洲,希望促成歐洲與中國的經濟脫鉤。總體來看,其實印度的外交是很有戰略思維的,但這一點常常被中國忽視。

01:有一種觀點認為,當下中美關係加速下滑,中國外交的主要精力在於應對美國,其他國家不願意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而且由於中國國力的提升,與中國合作來往的利益更不會讓其他國家選擇加入圍堵中國的陣營。在你看來,中國當下麵臨一個怎樣的外部環境?

林民旺: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解,認為其他國家針對中國的負麵表態和舉措都是在美國的逼迫之下做出,但其實像印度、日本之類的國家對中國的威脅感甚至可能比美國更強。安倍晉三退位之後,也公開說了是他勸特朗普(Donald
Trump
)專注搞印太戰略的。中國周邊的幾個中等強國,其實到現在都沒有接受中國在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內經濟實力就超過它們的現實。一定意義上說,它們比美國更早就把中國當作頭號敵人了,但它們過去其實是避免直接大張旗鼓地與中國為敵的,因為實力不濟,也與它們自身的利益不合,所以它們更希望躲在美國背後。

過去美國並不願意直接針對中國,主要是因為中國與美國的實力差距還比較大,美國還要麵對一些次強國。克林頓總統時期,中國與美國一起,在南亞共同針對印度,奧巴馬時期甚至還提出了G2的概念。這在其他中等強國看來是很危險的一件事,美國與中國如果這樣走近,它們這些國家的戰略利益就很難得到保障,甚至會被美國犧牲掉來迎合中國。如果能把中美關係鎖定在敵對和競爭狀態,對這些國家而言是最有利的局麵,可以”借刀殺人”,藉此化解所謂來自中國的威脅。

從理論上看,中等國家、小國所采取的策略與大國肯定是不一樣的。小國在極端的情況下他們或許最終隻能在中美兩國之中選擇一方。所以,今年新加坡勸說中美不要鬥,它肯定是真心希望中美止戈的。

但像日本和印度這樣的國家,他們其實是希望中美關係惡化和”鎖定”競爭敵對狀態的,正如前麵提到,中美敵對的局麵,符合它們的根本利益。反倒是中美和解或者完全合作,可能不利於它們的戰略利益。

01:如果印度的對華戰略調整與美國的印太戰略合謀,對局勢會產生什麽樣的影響?在你看來,印度還可能會有哪些動作?

林民旺:實際上印度比美國更早對中國采取反華措施,比如在封禁中國的APP和投資等方麵,甚至還有打台灣牌背後,都是印度首先推波助瀾的,隻不過印度不敢像美國那樣做得太過火。現在存在一種觀點認為,隻要中國搞定了美國,周邊也就搞定了。但問題在於,要搞定美國,穩定中美的良性競爭關係似乎已經比較困難了。

印度在對華政策上,能”反華”的方麵,似乎能做的都做了。10月27日美國和印度舉行雙邊”2+2”對話期間,簽署了基本交流與合作協議(BECA)。該協議將使美印兩國間的地理空間信息交流成為可能,從而加強軍事行動。這是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防務協議,可以說,印度實質意義上已經是美國的盟友。

印度一方麵在經濟上與中國脫鉤,而且是能脫到什麽樣的程度就到什麽樣的程度。另一方麵鼓吹中國威脅論。澳洲和日本基本已經和印度立場一致,印度當下最重視的就是拉攏歐洲,形成某種意義上對中國的包圍。不難預料,印度接下來會繼續推動同越南、俄羅斯和韓國簽訂軍事後勤保障協議,開啟軍事共享等合作都是有可能的。

01:當印度對華政策轉向時,中國應該如何應對?中國是否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這一現實?

林民旺:如何應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印度對中國的各種政策轉變,中國目前為止都沒有任何強力的反製舉措。我認為有一個方向上的錯誤,我們似乎忽略了日本、澳洲和印度。我們現在可能需要轉變思路。過去的策略似乎是擒賊先擒王,但是,擒王根本是擒不住的。在台灣、西藏和新疆等問題上,隻要美國帶頭,日本和印度就跟隨而上。現在可能要學毛澤東主席當年的策略打蔣艦,不打美艦。美國實力太強,正麵遭遇的話很難抵擋,但是蔣介石如果敢跟著美國,那麽我們就往死裏打蔣艦,這樣其他人不敢追隨美國反華

我們現在的策略,對澳洲、日本還是印度,似乎太寬容了。一開始的時候,澳洲跟隨美國的腳步針對中國,中國就需要強勢回擊澳洲的,可以看看澳洲會怎麽反應,以及美國會不會幫忙。對印度也應當如此。當然,反製和響應的方式不一定是戰爭,有其他的很多手段都可以用。

我們總是與美國針鋒相對地反製的效果可能比較差,因為中美針鋒相對,誰也無法完全壓製住對方,而且顯然現在美國在遏製中國的問題上動力更足,美國可以操縱的涉華議題如台灣、西藏新疆等等,中國的反製措施都難以讓美國在一時之間想要”滅火”。但麵對其他國家就不一樣了,如果印度或者日本也敢玩美國才玩的遊戲,中國可以不客氣地強硬回擊。

現在的問題是,印度,澳洲等國家已經跳得很高了。如果說過去隻是星星之火的話,那麽現在火勢似乎已經大了起來,我們要撲滅肯定得投入更大的精力和成本了。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周邊已經”起火” 中國對印日澳恐太過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