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入境中國要雙陰證明 無數中國公民受困 有家不能回

自10月29日起多個中國駐外大使館發布公告說,從大使館所在國出發及經第三國中轉的赴華人員需在48小時內兩次提供在出發國和中轉國開具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兩個陰性報告。這一限製使得在海外的人想去中國難於上青天。這種犧牲小部分人的利益來維護中國防疫成果的做法引起廣泛爭議。

在全球新冠疫情二次爆發和西方國家疫情防治失控之際,中國駐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多個國家的大使館10月29日紛紛發布最新公告,稱海外赴華人員需在離境前48小時內提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血清抗體檢測陰性雙證明。這是自實施入境強製隔離14天的防疫措施後,中國再次收緊入境限製。新赴華人員不僅要提供出發國開具的雙陰性檢測證明,經第三國中轉的人員還要在中轉國停留的有效時間內再次檢測並提供證明。麵對如此嚴格的管控,無數中國公民滯留海外,有家不能回。

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榮退教授李敦厚在接受本台采訪時說,出具兩次雙陰性檢測的規定為中國入境人員設置了相當高的門檻。他說,大部分國家還沒有在48小時內提供核酸和抗體雙檢測的能力,更不用說要求中轉的第三國在幾小時內出具證明。

“在中轉國檢測難度很高,除非說每個機場都提供檢測點,而且這個檢測速度也要很高,這其實是不容易的。有那種15分鍾的PCR病毒檢測,但不是很多地方都有這種設備。”

李敦厚說,中國要求入境人員提供兩次雙檢測陰性證明情有可原,但仍存在境外輸入風險。他認為,控製疫情應多方麵協調,而不是以相當於封城的措施將赴華人員拒之門外。

“如果擔心他在中轉的時候在飛機上感染,風險是有,但短時間內能不能檢測陽性,事實是還不知道。”

美國紐約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夏明認為中國作為人口大國,在基礎設施、衛生條件等方麵能力不足,警惕境外輸入病例是有利於預防國內疫情第二波爆發,但應在保護個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中尋找平衡點。

“中國政府長期以來政治體係最大的問題在於總是要犧牲個人、壓製個人,就是為了黨國的基業。在目前疫情的情況下,中國政府有更好的借口順勢而為,強化對老百姓自由的剝奪。”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控製疫情的同時紛紛調整入境檢疫限製,但並未限製持有效護照的公民返回本土。香港、台灣豁免居民入境,僅要求出具72小時內有效的新冠病毒陰性檢測證明和強製14天隔離。近期,兩地開放機場轉機,以分擔鄰近東亞、東南亞等樞紐機場的交通壓力。新加坡在接收國民返國的同時將於11月6日解除中國國民入境限製,入境的中國公民提供檢測陰性證明即可免除隔離。世界範圍內隻有中國為維護國內防疫成果收緊入境限製,將本國公民拒之國門之外。

夏明認為,中國為維持疫情期間的經濟恢複和增長而犧牲海外公民回國的權益代價過大。然而,中國以人治為重的政治體製注定要犧牲少數群體的利益。

“中國完全走上了集體主義、專製主義的極端,台灣、日本、韓國在平衡自由和秩序做的比較好。每個國家在整個曆史進步過程中,尤其是麵對世界級災難,大家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而這種處理方式應該考慮人類的普遍的個人價值,而不是偏執一種。”

中國大力宣傳推廣的愛國主義電影《戰狼2》中的主人公充滿自豪地說,“雖然中國護照不能保證你去更多國家;但無論你身處何處、遭遇何種危險,它都能帶你回家。”
電影台詞很美好,現實卻是非常骨感。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入境中國要雙陰證明 無數中國公民受困 有家不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