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雖然韓文推廣給韓國掃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卻在事實上造成了韓國文化上的斷層,使得許多年輕人根本不懂漢字,也就無法閱讀自己的曆史書——因為它們都是用漢語書寫的。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關於漢字教育的爭論,在韓國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差不多每隔幾年就會被拿出來爭執一番。

  最近,他們又吵起來了。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報道截圖

  據韓國《朝鮮日報》12月21日報道,圍繞小學教科書是否應該並用漢字(韓漢混用)再次成為爭議焦點。

  韓國現行的《中小學教育法》第29條規定“教學用書應當使用韓文書寫”。12月2日,包括國民力量黨金睿智在內的10名國會議員發起“中小學教育法修正案”,主張在此規定的基礎上增加內容,改為“教育用圖書使用韓文書寫,但為了更容易並明確表達含義,可以根據教育部長官的命令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漢字”。

  作為韓國國會首位有視覺障礙的女性國會議員,金睿智在談及發起該修正案的初衷時表示:“韓語中有70%的詞匯是漢字詞,因此會漢字對於理解韓文是必須的。為了提高學生們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有必要韓漢混用”。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提案截圖

  對此,韓國韓文協會12月10日發表聲明,認為“教科書僅用韓文對學生正確理解內容絕無問題”,“韓文對提高學生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絕無阻礙”,“韓文專用是文字生活的表現和理解自由,是我們固有的”,“韓漢混用將原本平等的文字生活變得不平等,漢字阻礙韓國實現信息化和科學化”。

  韓國韓文協會以法律文書的頒布和發表為例,指稱韓國法律全部用的是韓文書寫,但是民眾理解和使用起來並沒有出現困難,教科書亦是如此,僅使用韓文不影響文章張力,對於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能力也絕無障礙。

  為此,韓文協會“主張在教科書中並用漢字的提案應當被擋住”。

  韓國不少網友也表示支持韓文協會的主張。有人認為,相關提案“逆潮流而動”,會將韓國社會引入到一個“前景黯淡”的未來。還有網民曬出國會現場的電子屏照片,稱現在國會中隻有6名議員還在使用漢字書寫姓名,就已經表明漢字在韓國社會越來越沒有市場。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韓國第21屆國會議員名單

  官方的回應一出,支持韓漢混用的學者不幹了 。他們紛紛出來發聲、反駁。

  韓國成均館大學中文學教授全光真表示,韓文協會所謂的“韓文專用”,其中的“專”和“用”如果不懂漢字的話,就可能產生歧義。因為韓語是表音文字,韓文的教科書隻是給學生提供聲音上的信息,這並不全麵。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全光真教授支持韓漢混用

  他指出,在小學教科書中標記漢字並不是在現行韓文文章中非要加入漢字。而是為了讓學生們了解字詞和語句的準確含義,在此基礎上標記漢字”。

  為何爭執不斷?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朝鮮半島的民族是隻有語言沒有文字的。後來,王公貴族開始使用漢字作為書寫工具。再後來,為了讓大部分朝鮮人也能用韓語書寫,半島曆史上重要的一位帝王:世宗大王於1446年創造了《訓民正音》(韓國諺文字母表),也稱諺文,現代韓語的雛形問世。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然而諺文的出現並沒有給漢字在朝鮮半島的統治地位帶來改變。諺文要通過上下文綜合來看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更多的人還是願意用漢字來交流,而諺文,在朝鮮半島長期隻作為一種輔助讀音的,類似於拚音之類的東西存在。

  這種情況又存在了幾百年,隨著日本殖民者和西方文化的引入,朝鮮民族主義興起,卻竟排斥起漢字,但又不能完全抹去漢字,因此在朝鮮半島報紙上出現了大量的漢字和諺文的混合使用。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過渡時期的漢諺混寫,很難區分

  二戰之後,半島開始一點一點地想擺脫漢文化對他們的影響,開始逐漸削減漢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出現,並且大力扶持韓語。之後韓國的著名鐵腕總統樸正熙上台了,沒錯,他就是深陷政治醜聞的韓國前總統樸槿惠的父親。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著名的鐵腕總統樸正熙

  1970年,時任總統的樸正熙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將韓國教育機構和官方文件中的漢字全部刪除。韓語作為一種拚音文字,本身還有很大殘缺,無法完美地運用於日常生活交流,不同含義而讀音相近的詞匯有很多,一個不小心就鬧出歧義。而且由於同音不同意的詞組實在太多,人們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的音譯詞。

  雖然韓文推廣給韓國掃盲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卻在事實上造成了韓國文化上的斷層,使得許多年輕人根本不懂漢字,也就無法閱讀自己的曆史書——因為它們都是用漢語書寫的。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韓國的名人名言,中國人讀起來毫無障礙

  韓國人還發現,在不使用漢字後,韓國人的識字率也下降了,在參觀自己國家的古建築時一臉懵。

  越來越多的韓國人對此產生了憂慮,廢除漢字可能非但對韓國傳統文化的扶持沒起到正麵的效果,長此以往,反而讓韓國人越來越對本國文化淡化了。於是很多人就想重新拾起漢字,以此匡正他們漏洞頗多的文字係統。

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
2000年,韓國政府要求在中小學階段推行“1800個常用漢字必修教育”,認識和掌握部分常用漢字在韓國社會取得共識。

  此後,有部分社會人士認為這還不夠,應當全麵強化漢字教育。韓國教育部2014年9月發布新的教育方針,稱將在小學和中學教科書中並列標記漢字和韓文,並開始推進相關方案的研究。但該政策遭到韓國教育界不少人士反對,認為此舉會“增加小學生學習負擔”。2018年1月,韓國教育部決定廢除該計劃,並解釋稱這是避免擴大爭議的“權宜之計”。

  縱觀曆年來的韓漢混用之爭,可以發現,在韓國支持恢複漢字的以右派(保守派)為主,反對者則是左派(進步派)。以現在的總統文在寅為例,作為進步派的他就反對恢複教材上漢字的使用。

  目前,漢字在韓國的日常生活用得極少(身份證、憲法、傳統儀式、報紙標題簡稱等),而普通人熟知的漢字數量也就一兩位數。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韓國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恰好是減少漢字使用最快的時期,使得絕大多數韓國年輕人並沒有把漢字作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相反,韓文的民族主義色彩日漸濃厚。

  事物的另外一麵則是,中國如今是韓國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進口來源國。韓國在中國有5萬多名外國留學生,成為中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地。漢字在韓國社會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教科書該不該用漢字? 韓國再次爆發激烈爭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