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與習惺惺相惜?目不識“滇”的雲南省委書記還會“進步”?

與習惺惺相惜?目不識“滇”的雲南省委書記還會“進步”?

我們專欄上篇文章《習近平和阮成發如此惺惺相惜》,向讀者和聽眾們介紹了本專欄前年五月的《“領導幹部容易讀錯的106個字”本是供習總書記禦用?》一文中,諷刺了既然習近平是那樣欣賞和器重“目不識‘滇’”的雲南省長阮成發,自然也會對北大的“白字校長”林建華惺惺惜惺惺……。

現如今的林建華雖然因為年齡原因已經不再擔任北大校長,但他的全國人大常委和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位置,至少是要坐到二零二三年三月。屆時的林建華已經是六十有八,是否還會連任一屆全國人大常委和某個專門委員會的副主任,有待觀察。

兩年多前的2018年10月下旬,林建華被正式宣告卸任北京大學校長一職之後,一篇標題為《北大校長林建華被免職的背後!》的諷刺文章在中國內地的新浪等網站上被廣為轉載,說是“在中國這所萬眾矚目的大學,三年祭酒生涯,他(林建華)留給人們的所有記憶,似乎隻有‘白字事件’上的‘鴻浩’演講。”

另外
一篇諷刺文章《領導讀錯字是一件寓教於樂的大好事》的作者寫道:最近在網絡上看見一篇題為《最容易讀錯的106個漢字——供領導秘書收藏》的文章,在列舉106個漢字的前麵有一段話:“領導講話時一旦讀錯了字是一起嚴重的事情,想必秘書也會嚇破了膽,為此,我們梳理了106個容易讀錯的字,僅供秘書參考。”但我專門查找了領導讀錯字的相關視頻看了幾遍,並沒有看出領導有多尷尬的表情,也沒有聽說過哪個領導的秘書因領導讀錯字把膽嚇破了,倒是看了很多人幫助秘書出主意的文章,有的出主意在生僻字的後邊注音,有的說用別字代替,這些辦法真的管用嗎?若按你們說的,在生僻字的後邊注音,將“立鴻鵠誌”寫成“立鴻鵠(hu)誌”,誰能保證北大林校長不會讀成“立鴻號何無胡誌”?將“滇越鐵路”寫成“滇(讀顛)越鐵路”,誰又能保證雲南的阮省長不會讀成“顛越鐵路”?把“鴻鵠誌”讀成“鴻號誌”或把“滇越鐵路”讀成“鎮越鐵路”,雖然讀錯了一個字,人們還能明白是什麽意思,真要是讀成“立鴻號何無胡誌”或“鎮讀顛越鐵路”,不僅讓人聽了當場發蒙,不知領導所雲何物不說,倘若事後明白過來,誰能保證不會有人笑死?

現如今,雖然習近平已經又把這個和自己所犯的語文錯誤一樣低級的阮省長再次提拔,而且似乎就是因為他竟然不知道雲南省的簡稱應該讀“滇”,所以偏偏就要在雲南省將他就地提拔,但難得的是,
諸如如上內容揭露“雲南省長目不識‘滇’”的諷刺文章仍然還能在中國內地的許多網站上讀到。

從常理上判斷,當年的武漢市委書記被習近平欽點出任雲南省長後的第一次公開露麵,就把“滇越鐵路”讀成“鎮越鐵路”背後的故事,應該是那份講話稿的起草人無論是本來就在雲南工作的某位秘書,還是他阮成發從武漢帶去的秘書,事先為領導考慮得再周全,也不會周全到把雲南的簡稱“滇”字後麵特別注音。

所以,當時阮成發鬧出如此荒唐的笑話之後,就連總部在北京的多維新聞網的從業者們都看不下去了,特別發表了一篇《揭雲南代省長阮成發的特別之處》,說是在年逾59歲、主政武漢8年之後,阮成發異地調任雲南副書記引外界關注。據悉,阮成發的從政生涯和別人有點不太一樣……。

首先就是他的年齡,可以說是趕上副省部級晉升正省部級的“末班車”。

……公開資料顯示,在阮成發主政武漢期間,曾獲得一般副省部級幹部少有陪同最高領導人考察的機會……。

很顯然,中共自己的媒體人是想透過阮成發在擔任武漢市委書記期間,與習近平之間發生的故事提醒讀者,這位阮成發居然能夠在59歲的年齡坎上獲得晉升,全是因為他的“伯樂”竟是總書記習近平本人。

這位阮成發出生於1957年10月,不久前被習近平就地提拔為雲南省委書記時已經年過63歲。這令筆者相起了4年前被中組部強令提前下崗的時任江西省委書記強衛。4年多前的強衛同樣也是63歲,卻被中共官媒按照中組部的統一口徑對外宣布,“因為年齡原因,不再擔任江西省委書記職務。

筆者去年十二月在本專欄連續發表了《四年前的江西省委書記強衛為何被提前下崗?》,《強衛“寸心無愧”的自辯激怒習近平
》,《未步蘇榮後塵,強衛的不幸與萬幸》和 《趙樂際當年省委書記的前後任都是“黨內巨貪”
》等四篇與強衛有關的介紹和分析文章。介紹了4年多前的2016年6月底,中共官媒新華社在報道強衛去職消息時說,強衛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省委書記職務,但這一說法立刻引發外界的強烈質疑。因此是次省委書記調整中,從青海到山西當書記的駱惠寧是62歲,強衛隻比駱惠寧大一歲。

去年11月,就已經有外界媒體總結道:本月下旬剛剛發生的此次省級主要負責人職務更替的邏輯,依然是“到站下車”。其中卸任雲南省委書記的陳豪,以及卸任貴州省委書記的孫誌剛均是1954年生人,已經超過中國正部級官員65歲的退休年齡紅線,“超齡服役”一年有餘;而卸任湖南省委書記的杜家毫,以及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也已到正部級官員65歲退休年齡……。

由此可見,正常情況下,無論是省委書記、省長還是國務院及中央部委的非副國級領導人兼任的正職負責人,年滿65歲下崗,或者是“因為工作需要”而超期服役一至兩年才下崗,才是常態。而如今這次中共多個省級主要負責人同時調整過程中,與4年前強衛被迫提前“退居二線”的“與眾不同”截然相反的另類非常態就是,新晉升的數位省委書記中居然有位年滿64歲的,那就是新任湖南省委書記許達哲。

說起來,這位從航天工業轉行從政的許達哲晉升至副省部級的時間,要比年輕他的一歲的阮成發晚幾年,從國務院係統的副部長級職位上調任地方,官升一級成為湖南省長的時間是2016年9月。3個月之後
,時任武漢市委書記的阮成發也晉升一級,被習近平委以雲南省長。

我們本專欄過去的相關文章中,曾詳細介紹過中共副省部級以上官員的退休年齡規定,分別是正省部級65歲封頂,副省部級和副省部級以下都是60歲封頂。而年滿64歲後被晉升省委書記的,筆者尚未找到除這位許達哲之外的第二例。

現在需要進一步補充的是,從胡錦濤接替江澤民中共總書記職務的中共十六大之後,年過63歲了還能被從省長位置上晉升為省委書記的隻有兩例,一是1956年出生的許達哲,二是1957年出生的阮成發。

與如上這兩位分別在63歲和64歲的年齡坎兒上被晉升省委書記的阮成發和許達哲相比,四年前在63歲時即被迫“退居二線”的時任江西省委書記強衛,“真的是冤到家了”。

已經有外界媒體分析說,因為許達哲長期在航天領域任職,現已64歲,所以剛剛升任的湖南省委書記職位恐怕大概率會是他仕途的最後一站。但也有媒體人認為,既然非要趕在他64歲的當口將他從省長位置上提升至省委書記,也許是已經有了讓他在中共二十大上晉升副國級的意圖。

而筆者在近幾日才聽到的傳聞之一是,習近平和中組部已經內定許達哲在未來中共二十大召開前後接替萬鋼的中國科協主席職務,繼而在2023年3月左右召開的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上,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所以,他在二十大上也許會繼任一屆中央委員。雖然屆時他已已經66歲,但正如我們過去文章中已經介紹過的那樣,正常情況下,中共每屆全國黨代會的中央委員人選無論是繼任還是新任,都有所謂“三上四下”之說;而在任或者是擬任副國級人選則可以在此標準再延長5歲,即所謂“七上八下”。

關於許達哲的傳聞之二是,習近平政權已經計劃恢複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三院”院長享受副國級待遇,在2023年3月分別安排這“三院”的院長出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或全國政協副主席。屆時的許達哲,將以中國工程院院長身份晉升副國級。

不過筆者核對了許達哲的官方簡曆,發現他並不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所以下屆中國工程院院長無論能否享受副國級待遇,應該不會花落許達哲。除非習近平已經下令,要趕在兩年之內讓許達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我們在上個月的一篇介紹過許達哲的文章中已經舉出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前中央政治局委員兼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1947年7月出生的郭金龍是2012年7月年滿65歲的時候,被從北京市長位置上提升為市委書記的。當年10月的十七大召開時,他之所以能夠被連任中央委員,就是因為已經被內定為新任政治局委員。

與當年的郭金龍相比,被雲南百姓譏諷為“白字省長”,如今已經是“白字書記”的阮成發到明年10月左右中共二十大召開時,也是年滿65歲。

一般情況下,中共官員如果是在省長位置上因為年滿或者接近65歲而“退居二線“的話,一般隻會被安排出任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和全國政協某專門委員會的副主任委員,而從省委書記崗位上“退居二線”者,絕大多數都是進入一個全國人大的專門委員會,出任主任委員或者副主任委員。

筆者本專欄的上篇文章發表後,有網友幫助分析說,說他阮成發會在下屆全國人大的教科文衛委員會出任主任委員,似乎是有點小瞧他了。屆時的習近平犒賞他一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或者全國政協副主席的職務,不是沒有可能。

按照這位網友的說法,從省委書記崗位上直接升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吉炳軒和王東明,到下屆全國人大召開時隻會留下王東明一個。另外,從省委書記崗位上直接晉升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張慶黎、盧展工和夏寶龍,到2023年換屆時也應該不會繼續留任了。屆時這幾個職位的接替者,許達哲和阮成發也許都已經在候選名單上了。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與習惺惺相惜?目不識“滇”的雲南省委書記還會“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