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俄欲選“自家人”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難產

破天荒!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被迫在星期五以無記名方式投票選舉理事會主席,之前呼聲最高的斐濟候選人被中國俄羅斯視為親西方。

法新社報道,人權理事會前任主席結束一年任期,斐濟駐日內瓦大使納紮特原本看好繼任,但中國與俄羅斯沙特阿拉伯最後一刻反對,導致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難產。據指出,中國擔心納紮特在維護人權方麵聲譽良好,會對人權紀錄惡劣的中國帶來不利影響。

普世權利組織(USG)負責人馬克.裏蒙也對法新社表示,“這幾個國家認為斐濟太親西方”。但他認為:“實質問題是斐濟非常注重人權,在人權理事會的立場很強硬。”

不過,一名匿名的中國外交官不願承認,他對法新社稱,中國並未反對斐濟候選人,“這是錯誤地理解了中方的立場”,沙特和俄羅斯也沒有回答法新社的提問。

正常情況,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主要負責會議程序,任期一年,每年由各個不同的地區輪流。今年輪到亞太地區,代表們無法達成協議。如此,人權理事會47國的代表必須在周五舉行無記名投票。

據指出,討論新一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人選時,剛開始時斐濟代表最被看好,但是中途突然發生戲劇性轉變,巴林在中國、沙特、俄羅斯支持下推出本國的候選人。

國際人權服務社(International Service for Human
Rights)執行長菲利普・林區對媒體表示:中國等國害怕斐濟主導下的人權理事會過於積極行動。

人權觀察執行長肯尼思・羅斯(Kenneth Roth)則認為,阻攔斐濟候選人當選,是為了讓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不作為。他們寧肯要一個對沙特洗耳恭聽,對人權絲毫不感興趣的像巴林這樣的國家,因為巴林也是一個嚴重違反人權的國家。

雖然中俄沙特幕後操作頻頻,但法新社報道稱,斐濟候選人最終勝出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裏蒙表示,選擇誰擔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首先應該把人權作為最基本的考量標準。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中俄欲選“自家人”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主席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