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北京製裁蓬佩奧為何等到現在?可能覺得抓到這要害

北京選擇製裁蓬佩奧等28名官員的時機選的“很深奧”,是在第46任美國總統拜登宣誓就任之後,北京時間21日淩晨。

拜登剛剛宣誓就任,北京當局發表聲明宣布,製裁包括蓬佩奧在內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政府的28官員。理由是他們“嚴重侵犯中國主權”,下令禁止他們以後進入中國,包括港澳。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19日表示,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族及其他穆斯林少數民族犯下種族清洗與反人類罪。他在聲明中譴責中國在新疆囚禁了超過一百萬維族人及其他穆斯林少數族裔,並強製他們勞動、節育,限製其宗教自由等。

中國外交部當地時間21日淩晨發表聲明稱:“過去幾年,美國一些反華政客出於一己政治私利和對華偏見仇恨,罔顧中美兩國人民的利益,策劃、推動實施了一係列瘋狂的行徑,嚴重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了中國的利益、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也嚴重破壞了中美關係”。

“過去幾年”?好幾年了,為什麽等到現在?等到特朗普離開白宮回到佛羅裏達的海湖莊園,他的國務卿蓬佩奧離職成為平民之後?

中方製裁的官員除了離任的國務卿蓬佩奧,還有前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前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及博爾頓,前次國務卿克拉赫,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波廷傑),負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前助理國務卿史達偉,以及曾到訪台灣的前衛生部長阿紮爾等,官階不低,都是前高官。前幾天與蔡英文視頻通話的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也在名單上。

可是,北京的製裁是否晚了一步,至少,有網民評論,特朗普政府裏的蓬佩奧等一幹官員全都換屆了,“昨天是國務卿,今天是平民,製裁管嘛用?”

相比之下,美國對北京官員的製裁很不一樣,實打實,都在任上,包括因強加香港國安法而於12月7日被製裁的14名中國全國人大所有副委員長,8月7日製裁的香港特首林正月娥等高官,分別是副國級的政協副主席、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正部級的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中聯辦主任駱惠寧,駐港國安公署署長鄭雁雄,香港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保安局局長李家超、現警務處處長鄧炳強等港澳辦高官。最新的有1月15日製裁的副國級的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統戰部部長尤權,駐港國安公署副署長孫青野,中共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譚耀宗,香港警務處國安處處長蔡展鵬,香港警務處國安處兩名助理處長簡啟恩、江學禮。他們統統是在任的高官,因此,他們或多或少代表著北京政權。

特朗普政府走人了,現在美國進入拜登時代了,製裁前政府的官員做什麽?有網民問,“他們想去中國旅遊嗎?他們想把子女送到中國上學嗎?他們有錢存在中國的銀行嗎?”不過,製裁令還包括28名官員的親屬,特別強調禁止他們同中國“做生意”,這一點北京方麵有可能覺得抓住了要害,這年頭,要同中國做生意的真多,難保這些官員的家屬也有想做的,那就隻好別做吧。

有分析認為,北京之所以在特朗普政府離任後才下令製裁國務卿蓬佩奧等重要官員,是因為害怕在特朗普政府離任前做,會招致更嚴厲的製裁,隻好隱忍到他們下台後才發難。北京對即將離任的、離任的還有將要上任的是有所區別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三大罵蓬佩奧“末日小醜“,她對準國務卿布林肯可沒有使用同樣的語氣,而是警告他”正確看待中國和中美關係“。

拜登政府的國務卿候選人布林肯在國會參議院1月19日舉行的聽證會上稱,盡管他並不讚成特朗普使用的所有方法,但特朗普總統對中國采取強硬姿態是正確做法。

法新社1月20日的報道說,拜登未來的部長們周二在參院聽證時對中國個個表現很強硬,這讓那些指責拜登政府對中國表現軟弱的人無懈可擊。

法新社還說,未來的國務卿布林肯還表示,“我們可以贏得與中國的競爭”。他甚至用特朗普及其親信們喜歡使用的修辭,描述超級對手中國“對美國國家利益構成最重大的挑戰”!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北京製裁蓬佩奧為何等到現在?可能覺得抓到這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