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國的混亂不是送給中國和俄羅斯的大禮

美國的政治混亂真的“對美國批評者來說是天賜之物”或是他們“難得的宣傳成功”嗎?參議院特拉華州民主黨議員克裏斯·庫恩斯(Chris
Coons)警告得對嗎?他說,美國民主製度的危機“讓世界各地的威權主義領導者的慣用伎倆產生影響”。

例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已挑戰了一些美國官員和政界人士的說法,她指出,這些人把香港抗議者描述為“民主英雄”,卻把1月6日衝擊美國國會大廈的特朗普支持者稱為“暴徒”和“極端分子”。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第一副代表德米特裏·波利揚斯基(Dmitry
Polyanskiy)在Twitter上譴責了把“獨立廣場式”進入國會大廈的抗議者被形容為“罪犯”的事實。他指的是烏克蘭2014年的反政府示威運動,運動得到了西方的大力支持。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瑪麗亞·紮哈羅娃(Maria
Zakharova)表示,衝擊國會大廈事件“已把我們的注意力再次帶到美國早已過時的選舉製度上”。

中共控製的民族主義小報《環球時報》在1月7日發表的一篇社評中宣稱,“這是美國政治製度的一次內在塌陷。”上周三,該報還就特朗普在華盛頓被彈劾一事發表了一篇題為《世界好不一樣:中國在抗疫,美國在爭權》的社評。

是這樣嗎?美國政治體係中的裂痕加深真的增加了中國和其他威權主義政權的合法性嗎?

早在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前,對美國把自己標榜為民主燈塔的爭議就已存在多年。不時有令人震驚的揭露:阿布格萊卜監獄的美國士兵虐待伊拉克囚犯或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的非法監聽監視項目。特朗普當政隻是給美國的批評者提供了更多把柄而已,包括把移民兒童關在籠子裏、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死於警察之手的心酸畫麵,以及美國醫院裏擠滿了新冠病毒疾病患者的末日場景。

近期美國表麵上的自我毀滅速度加快,也許會使中國和俄羅斯更有膽量在國際舞台上采取更自信的姿態:在聯合國和世界衛生組織,在南中國海、烏克蘭或敘利亞。然而,美國聲譽的損壞並沒有實際上增強專製國家的聲譽。這兩者之間沒有直接聯係。

誠然,我這樣認為並不是基於對媒體報道、社交媒體上的辯論或民意調查所做的持久性或係統性的分析——那需要耗費很多時間,而是基於對時事報道的初步分析,以及我對專製國家(尤其是中國)政治宣傳的研究。到目前為止,我看不出任何理由讓人相信,美國威望遭到如此沉重的打擊,會給其他國家的威權統治者的形象增添光彩。

自新冠病毒大流行暴發以來,中國的全球地位已經受損,盡管它在應對危機方麵比許多主要國家表現得都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去年秋天在14個工業化國家做的調查顯示,大多數國家的四分之三或以上的受訪者對中國持“負麵看法”,比例遠高於一年前。皮尤去年夏天做的另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受訪者對俄羅斯也一直持負麵看法。

國內的宣傳有效嗎?

中國和俄羅斯的媒體對華盛頓當前危機的報道,是為在各自國內激發民族主義情緒設計的,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以《環球時報》這個頗受歡迎的帖子為例,帖子對比了今年1月6日衝擊美國國會大廈和香港抗議者2019年7月闖入立法會大樓的照片。對帖子的這條評論得到1000多個點讚:“佩洛西大姐最愛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終於燒到她自己的辦公室了。”這裏指的是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她曾用“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來描述2019年香港人為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遇難者舉行的守夜活動,並非闖入立法會事件。該評論還說,“美國不是持有‘雙重標準’,而是根本沒有是非標準。”

同時,華盛頓發生的騷亂在中國的主流媒體和社交媒體上得到了廣泛報道,而且幾乎不受審查,這不同尋常。允許甚至促進這個信息的傳播似乎是一種宣傳招術。但這可能會通過讓中國觀眾對美國產生更多的興趣,給中國政府帶來適得其反的效果,尤其是如果美國的這個故事變成了一個關於民主製度在抗拒危險總統後得以複蘇的故事的話。

中國社交媒體上的一些討論對美國最近發生的事件進行了詳細分析,並將其與曆史進行比較。在一段可以聽到國會大廈內槍聲的視頻評論中,一名微博用戶將其描述為“列克星敦槍聲”,指的是美國獨立戰爭的開端。另一名微博用戶將一張特朗普支持者站在車頂上揮舞“讓美國恢複偉大榮光”旗幟的照片,與紀念法國1830年的七月革命的名畫《自由領導人民》做了比較。

當然,還有一個事實是,特朗普的政變企圖失敗了。大選結果已被證實無誤。他終於譴責了他的一些支持者的暴力行為,盡管來得有些遲,而且似乎不情願。現在,他再次被彈劾。

《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1月7日在微博上發帖宣稱美國的民主製度發生了內部崩潰後,一名微博用戶反駁說:“這說明美國民主製度糾錯能力強,經受住了考驗”,還說,“川普在中國的製度下就可以賴著不走了,當然中國要防止川普這樣的人上台”。

誠然,這些評論隻是零星的證據,是從更廣泛的、動態的社交媒體討論中截取的某個時刻的快照;需要在更廣泛的背景下,從更多的視角對它們做進一步的研究。但它們已經表明,中國和俄羅斯對美國政治動蕩的看法,最終可能會更多地取決於美國對危機的響應,而不是中國或俄羅斯的宣傳。

美國國會大廈受衝擊及其巨大的政治後果,對那些決心要譴責美國缺點的威權領導人來說,與其說是一個禮物,不如說是美國重建自身及其全球形象的機會。在接下來的幾周和幾個月裏,美國如何處理這場危機,將決定中國、俄羅斯和其他國家的人民最終如何看待這件事,乃至整個美國。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美國的混亂不是送給中國和俄羅斯的大禮